邓益民
目的:探讨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4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根据老年患者结石的部位及疾病程度采取了不同的手术,主要有胆囊造瘘、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胆肠吻合等,主要是以吻合术居多.手术的麻醉方法是全麻或硬膜外麻醉.结果:本组4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35例患者的疗效显著,7例患者有效,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有5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经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老年胆结石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建立在准确诊断上.在具体的手术过程中,要熟练准确地操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丁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热敷配合手法治疗腰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自拟中药方研粗末装布袋,加热,并热敷患处并配合中医手法治疗.结果:用中药热敷配合手法治疗腰椎病,总有效率达96%以上.结论:中药热敷配合手法治疗腰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易行.
作者:张晓宇;马蔭璐;李禄;张少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讨论1例多个病灶致失读症、失语症及失用症同时存在的病例特点、康复评价方法及康复效果.
作者:李晁金子;芦海涛;张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加强临产妇的心理护理就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临产妇分娩前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提出了对其心理护理的对策.
作者:黎惠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5S护理服务模式护理,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满意度、治疗积极性等.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高于对照.结论: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中的综合应用效果好,对于促进患者痊愈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茶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胎膜早破孕妇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6例实施护理干预的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胎膜早破孕妇,其中自然分娩76例,剖宫产40例,围产儿死亡2例,新生儿存活116例,存活率98.3%.结论:对胎膜早破孕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妊娠成功率,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袁会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引发各种病状的原因和预防策略.方法:通过对45例急诊留观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相应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有明显好转.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更要对他们进行健康生活的指导,只有将药物治疗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作者:邓益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腹腔镜解剖.当今腹腔镜解剖研究主要集中在:①特殊的临近解剖结构的类型;②特殊的手术平面以及解剖标志物.了解系统腹腔镜解剖可以为外科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手术过程,而这将使腹腔镜外科医生在练习中受益匪浅.
作者:赵力挽;陈取;姜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的卧床老年患者经鼻腔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符合生理要求,可保护肠粘膜细胞及其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源性感染,改善和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然而,鼻饲的同时容易发生误吸、腹胀、腹泻、便秘、堵管、脱管、鼻粘膜损伤等并发症,应特别注意.我科自2010年6月~2011年10月为9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鼻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秀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除服用临床降压药治疗以外,结合社区的医疗,在社区中展开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高血压病的防治.结果:社区45例高血压患者血压逐渐下降,防病意识明显提高,发病率也明显的降低.结论:加强社区护理是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并有效的缓解和控制高血压病情,大大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张孝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为了评价B超对输尿管的诊断价值,我对近两年来我院B超检查诊断并经外院手术取石以及体外震波碎石证实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B超诊断的方法及如何提高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万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疗效,它不仅可以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减慢传导,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同时具有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和轻度Ⅰ及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减低窦房结自律性;具有选择性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小剂量静注胺碘酮可以避免发生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有效.
作者:李云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9例,年龄分布为46.5±13.6岁,研究人群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为12例,行走伤为9例,坠落伤为7例,碾压伤为2例.按照Schatzker对患者骨折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显示Ⅰ型为9例,Ⅱ为7例,Ⅲ型为7例,Ⅳ型为3例,Ⅴ型为3例,Ⅵ型为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仰卧位进行治疗,硬脊膜外麻醉.依照患者手术前X线、CT及临床检查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对研究人群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术后半年内痊愈,未出现切口不愈合、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平均活动度为109°,小活动度45°,大活动度为145°.对患者采用Rasmussen评分显示疗效为优为14例,占46.67%,良为15例,占50.00%,差为1例,占3.33%,优良率为96.67%.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朱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美氏整脊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伴有冠心病症状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的胸椎后关节紊乱症伴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90例,分为美氏整脊手法治疗组(A组),中药外敷组(B组).患者治疗结果按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A组临床治愈34例(75.6%)、好转10例(22.2%)、无效1例(2.2%),治愈率75.6%.B组治愈19例(42.2%)、好转23例(51.1%)、无效3例(6.7%),治愈率42.2%.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美氏整脊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伴有冠心病症状的治疗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作者:黄超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院自2001年至2010年,共收治阑尾炎61例,其中:误诊26例,误诊率为42.6%,本组列为误诊者,是指门诊治疗36小时未确诊者,或入院24小时内未确诊者,或术前诊断为其它外科疾病而术中确诊者,26例均经手术证实.
作者:杨永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西药对症处理基础上,将1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川芎嗪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应用)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各87例,两组于治疗15天后观察患者的疗效、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言语障碍和肢体瘫痪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显著.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智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和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自愿、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以甘露醇、速尿、能量合剂等药物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组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0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 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并发症,占2.0%,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占16.0%,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隆文;张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的病因及其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诊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钙水平,探讨其病因并分析血钙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低钙血症49例,发生率为(61 3%),其中无症状低钙血症32例(40.0%),明显低钙血症临床表现17例(21.3%).单纯口周和指(趾)尖麻木或针刺感6例(7.5%),同时具有手足抽搐表现11例(13.8%).给予支持对症及口服和(或)静脉补充钙治疗后1~5d缓解,平均3.7±1.2d.甲状腺癌术后血钙水平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P>0.05),与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损伤及二次手术负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高,与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损伤及二次手术负相关.
作者:李远松;徐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34例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探讨几种高龄患者使用的临床麻醉方式,尽大的努力把高龄患者在临床麻醉中面临的风险降到低.方法:对34例65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施行临床麻醉.结果:在施行临床麻醉的3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全身麻醉效果,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体征非常平稳,只有1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的症状.23例患者施行了椎管内麻醉,其中只有2例的临床效果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其余21例临床麻醉的效果都在预期的范围之内.结论:由于高龄患者独特的身体机能构成,要求在术前一定要对其身体各方面情况做好充分的了解及评估,处理一系列可能影响手术的症状,大限度上确保高龄患者能够安全的度过临床手术麻醉期.
作者:文海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治疗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儿精神状况好转、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肝脏回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收缩、舒张更加有力,心输出量增加,心脏功能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病情重,进展快,在治疗方面,应分秒必争,积极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李东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