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宋卓玲

关键词:妇产科, 护患纠纷, 原因, 预防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维权的意识增强,致使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率居高不下.妇产科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更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影响到日常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本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妇产科易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肠息肉摘除术前后的护理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息肉摘除术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肠息肉摘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相关护理和健康教育过程.比较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显著减少,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均有提高.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肠息肉摘除术患者进行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P波离散度对高血压合并房颤预测临床价值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常见有害的心律失常之一,大多数患者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且其发生率随年龄和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的增高有明显进行性递增趋势.因此了解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充分认识房颤临床相关的各个环节,从各个层次对房颤进行综合治疗,仍然是当今心血管病医生的重要课题.自从1998年Dilaveris P E等提出了P波离散度(Pd)的概念以来,并认为Pd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简单生理指标,并指出Pmax≥110ms及Pd≥40ms诊断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2%,且重复性强、可靠性高.国内学者对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就有关P波离散度的相关概念、形成及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性等作一综述.

    作者:石红梅;秦小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9例卧床老年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对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的卧床老年患者经鼻腔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符合生理要求,可保护肠粘膜细胞及其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源性感染,改善和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然而,鼻饲的同时容易发生误吸、腹胀、腹泻、便秘、堵管、脱管、鼻粘膜损伤等并发症,应特别注意.我科自2010年6月~2011年10月为9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鼻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秀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1790例患者用碘海醇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不同部位的增强扫描均获得良好影像效果.结果:在本组中发生副反应的15例,发生率0.83%.结论:高压注射器是一种简便高效的诊断器械.护理人员要加强检查中的配合,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汤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折患者术后病人心理护理100例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任务已扩大到了解患者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式,以行为科学为基础,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服务.通过对100例骨折患者不同的社会因素和心理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需求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00例骨折患者心理特点分为6种类型,实施相应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使l00例骨折患者心理压力减轻,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认真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心理平衡,精神愉快,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之间的达到良性循环,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寇小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对2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为理论知识缺乏、未严格遵守护理常规、护理人员法律观念不强.提出加强护理人员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改变服务观念,健全医院科室管理是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保证.

    作者:陈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胰岛素泵在Ⅱ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护理探究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97例II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泵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诺和笔组患者采用诺和笔3内装诺和灵30R笔芯每天早晚餐前15 min 皮下注射,观察患者治疗两周后血糖控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用HAMD和HAMA量表评价两组患者住院前和出院后的焦虑状况.结果:与诺和笔治疗组相比,胰岛素泵能更有效控制血糖(P<0.05)并显著减少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P<0.01),HAMD 和HAMA评分略低.结论:胰岛素泵和诺和笔治疗对II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均有效,但胰岛素泵降糖效果明显优于诺和笔,且更安全稳定.

    作者:孙文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研究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促进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更加合理.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的临床门诊处方1085张,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调查发现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率为39.26%,单一应用抗菌药物占总含抗菌药物处方数的80.98%,两种抗菌药物同时使用的占总含抗菌药物处方的17.6%,三种抗菌药物同时使用的占总含抗菌药物处方的0.14%;服药途径口服的抗菌药物占总处方的72.76%,进行注射给药的抗菌药物占处方的10 56%,通过外用方法治疗的抗菌药物占总处方的16.66%.结论:本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在用法用量、药物联用、品种选择、以及注射剂的溶媒选择和对喹诺酮类的药物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通过学习等方法加强对处方的质量进行干预,使临床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更能保证安全性.

    作者:本秋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5S护理服务模式护理,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满意度、治疗积极性等.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高于对照.结论: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中的综合应用效果好,对于促进患者痊愈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茶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解剖研究中的新进展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腹腔镜解剖.当今腹腔镜解剖研究主要集中在:①特殊的临近解剖结构的类型;②特殊的手术平面以及解剖标志物.了解系统腹腔镜解剖可以为外科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手术过程,而这将使腹腔镜外科医生在练习中受益匪浅.

    作者:赵力挽;陈取;姜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川芎嗪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塞8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西药对症处理基础上,将1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川芎嗪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应用)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各87例,两组于治疗15天后观察患者的疗效、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言语障碍和肢体瘫痪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显著.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智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人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麻醉方法效果比较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用药少不易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而且静脉复合用药量少,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几率;在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具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贺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8例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通过充分术前准备、完善的术中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早期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58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及护理,住院10~48d后,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采用ADL分级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其中32例(55 2%)完全恢复生活能力、18例(31.0%)恢复生活能力、4例(6.9%)扶拐能力、2例(3.4%)卧床不能自理.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患者经细致的临床护理,手术治疗成功并大程度恢复机体功能,临床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冰;王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婴儿脑损伤早期干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脑损伤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康复治疗室2008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184例脑损伤婴儿分为6个月之内治疗组及6个月以上治疗组,均采用综合干预措施,以运动功能训练为主,配合认知功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2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临床评估,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年龄在生后6个月内总有效率为99.31%,6个月以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9%.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脑损伤婴儿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早期修复作用,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罗杰平;潘革;周荣坚;韦玲玲;冯彦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指导对脑卒中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另外再给予康复指导.出院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组Fugl-Meyer、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指导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安莉;李楠;王杏微;甄景;曹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例小儿股骨干骨折双下肢悬吊牵引护理

    通过对2例小儿股骨干骨折双下肢悬吊牵引患儿的临床护理观察,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患儿对疾病、治疗的恐惧,提高患儿的遵医嘱行为.方法对行双下肢悬吊牵引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 2例患儿骨折愈合良好,无髋、膝关节活动障碍,步态正常.

    作者:黄少霞;潘晓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美氏整脊手法治疗伴冠心病症状的胸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美氏整脊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伴有冠心病症状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的胸椎后关节紊乱症伴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90例,分为美氏整脊手法治疗组(A组),中药外敷组(B组).患者治疗结果按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A组临床治愈34例(75.6%)、好转10例(22.2%)、无效1例(2.2%),治愈率75.6%.B组治愈19例(42.2%)、好转23例(51.1%)、无效3例(6.7%),治愈率42.2%.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美氏整脊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伴有冠心病症状的治疗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作者:黄超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共3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共诊断35例,诊断符合率为92.1%;漏诊3例,漏诊率为7.9%.结论:彩色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方便、无创、诊断率高,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苏日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雷火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对照组除均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外,治疗组同时给予雷火灸熏灸病变关节,治疗观察4周,观察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关节疼痛、晨僵等主要症状及主要实验室指标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雷火灸配合药物口服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作者:韦尼;侯秀娟;朱跃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频加超短波理疗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频加超短波理疗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8例,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用中频加超短波理疗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用微波治疗,一个疗程10天,三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34例患者经过治愈后,33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7.06%,对照组患者27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频加超短波理疗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确切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梁舒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