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硬化症1例

朱宏梅;王金环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 结缔组织疾病
摘要: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累及内脏器官的系统性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本病在结缔组织中仅次于红斑狼疮而居第二位.患者以女性较多,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发病年龄以20~50岁多见.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共30例,以上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均为股骨近端不同程度粉碎性骨折,以上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采取解剖学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组30例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为15~24个月,平均时间为15.4±5.1个月;除了1例女性患者因发生严重骨质疏松,骨折处骨折线没有完全显示,其余29例患者骨折良好愈合29例,骨折愈合良好率为96.7%;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无髋关节发生髋内翻、无关节僵直,没有出现钢板松动和断裂、螺钉脱落和断裂等并发症.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评分,优2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内固定坚固,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利用骨折愈合,减少关节僵硬发生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莲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9例,年龄分布为46.5±13.6岁,研究人群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为12例,行走伤为9例,坠落伤为7例,碾压伤为2例.按照Schatzker对患者骨折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显示Ⅰ型为9例,Ⅱ为7例,Ⅲ型为7例,Ⅳ型为3例,Ⅴ型为3例,Ⅵ型为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仰卧位进行治疗,硬脊膜外麻醉.依照患者手术前X线、CT及临床检查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对研究人群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术后半年内痊愈,未出现切口不愈合、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平均活动度为109°,小活动度45°,大活动度为145°.对患者采用Rasmussen评分显示疗效为优为14例,占46.67%,良为15例,占50.00%,差为1例,占3.33%,优良率为96.67%.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朱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严重创伤性休克院外急救体会

    严重创伤性休克病人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常常可死于现场或转运途中,死亡率高.因此及时、准确、快速的现场救治和妥善转送,可显著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刘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失眠症6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合用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选用百会、印堂、涌泉、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为穴针刺,留针 30 min,每天 1 次,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愈25 例,占40.32%;显效 18例,占29.03%;有效12例,占19.35%;无效7例,占11.29%;总有效率88.71%.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方法安全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罗昌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术中的配合及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术中配合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观察6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网篮取石的围术期情况.结论:术中熟练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祁君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社区糖尿病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治疗方法.方法: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心理、运动、自我监测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对糖尿病认知程度显著提高,血糖控制理想.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指导可有效地控制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发症显著减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卞文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气囊、催产素引产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研究米索前列醇、气囊、催产素三种引产方法在足月妊娠中应用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我院90例足月单胎头位妊娠,无宫缩延期妊娠,BishoP评分≥5分的孕妇,将其随意分成A、B、C三组,分别应用米索前列醇、气囊、与催产素引产,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气囊组和催产素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阴道分娩总产程明显短于气囊宫颈扩张组和催产素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临床中必须严格掌握好使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严格掌握好使用催产素的浓度及速度.足月妊娠引产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比气囊宫颈扩张和催产素更安全、有效.

    作者:韩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李丽芸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撷要

    高龄不孕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兼有血瘀、肝郁、痰湿等证侯,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李丽芸教授提出以肾为根本的助孕方法,从补肾填精、补肾调肝、健脾益肾等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秀驰;邓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路径在肠息肉摘除术前后的护理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息肉摘除术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肠息肉摘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相关护理和健康教育过程.比较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显著减少,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均有提高.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肠息肉摘除术患者进行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4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肠内营养针对性护理,从患者营养计划完成情况、创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计划完成情况及创口愈合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营养指标,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迅速康复.

    作者:詹彩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动洗胃机洗胃术的护理

    洗胃术是将胃管插入患者胃内,反复注入和吸出一定量的液体,以冲洗并排出胃内容物,减轻避免吸收读物的胃灌洗方法.洗胃法分为口服催吐和电动洗胃机洗胃法两种.我科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经电动洗胃机洗胃术患者26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凤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手术于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7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其中50例采用保守治疗,20例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保守治疗的痊愈率为84.0%显著高于手术组的65.0%,P<0.05.且保守治疗组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手术是粘连性肠梗阻不得已的选择,保守治疗的效果要优于手术治疗,病情较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邢术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皮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比较

    目的:对比经皮桡动脉与经皮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护理特点差别.方法:根据介入途径不同将我院255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分为经股动脉组(125例)与经桡动脉组(130例),对比与观察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桡动脉组在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迷走神经反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后的效果基本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PCI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平均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曾笑霞;徐志奇;邓月银;江海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患者1950例临床护理观察分析

    人工流产不是避孕的方法,而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妇女的生殖健康.故行人工流产时要注意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尽量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操作者必须掌握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护理人员对受术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安慰,使其能正确对待、积极配合手术.

    作者:王金星;张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病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的:充分开发利用病案信息.方法: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探入挖掘和科学地利用病案信息资料,从中提取出更多有用的病案信息.结果:为卫生经济、决策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以及医疗保险,公、检、法等方面的服务.结论:病案资料信息的开发利用是科技发展的需要,决策管理的有利依据.是目前病案资料管理工作的一个新方向.

    作者:左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脑中频治疗仪的临床应用进展

    阐述电脑中频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利用工作原理治疗深静脉血栓、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慢性炎症、尿潴留等一系列临床疾病.得出结论,电脑中频治疗仪值得推广,可在临床各个领域广泛使用.

    作者:唐敬之;徐静娟;王红粉;王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运动疗法治疗体育院校学生腰肌劳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治疗体育院校学生腰背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患有腰背痛的学生为实验组,运用脚后抬、身体下压、体侧屈和转体等身体练习的方法对腰背部的肌肉进行拉伸.另外2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按摩手法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0例(占43.5%),显效12例(占52.2%),无效1例(占4.3%).结论:运动疗法对治疗体育院校学生腰背痛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十字绣训练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十字绣训练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住院精神病患者5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予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外增加十字绣训练;治疗16周.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对康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IPROS量表评分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 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IPROS量表评分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SANS量表评分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SANS量表评分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予以口服精神病药物及常规治疗外辅以十字绣训练,可缓解及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乐于接受药物治疗,有利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而重返社会.

    作者:钟皓;云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对上皮细胞具强促分裂原活性的一种生长因子,结构上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近.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对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促进修复和保护作用.正因为如此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被人们普遍看好,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作者:周佳楠;赵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的研究

    超声心动图作为无创性技术,为临床评价心功能提供多种检测手段和指标.肺动脉高压的心功能障碍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超声可以运用多项指标检测其舒张功能异常,操作便捷、无创,重复性好,是评估舒张功能的可靠检测手段,为临床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的研究有利于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改善不良事件的预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