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哮喘患儿雾化吸入不顺从性的分析及对策

丁翠;杜静

关键词:哮喘, 护理, 雾化吸入, 患儿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不顺从性的原因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9例哮喘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雾化吸入不顺从性的原因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患儿的不顺从性与患儿的年龄及家长的配合有关,不顺从性明显影响疗效.结论针对哮喘患儿雾化吸入过程中不顺从性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能提高雾化吸人对哮喘的疗效.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

    写好护理研究论文对护生和各级护理工作者来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尽管相关的书籍、文献并不少,但笔者在参与了三届护理普通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及自考生论文答辩工作后,发现很多答辩者对护理科研论文的种类、基本要求等,仍然概念模糊,思路不清,格式不明.针对答辩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就如何写好毕业论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作者:谢虹;徐淑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中医院护理质量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历代医家形成的医护一体的理论和医护兼施的医学模式,使中医护理的学科独立性受到限制,各类学校培养的护理人员以学西医为主,开设的中医课程甚少.

    作者:黄金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哮喘患儿雾化吸入不顺从性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不顺从性的原因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9例哮喘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雾化吸入不顺从性的原因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患儿的不顺从性与患儿的年龄及家长的配合有关,不顺从性明显影响疗效.结论针对哮喘患儿雾化吸入过程中不顺从性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能提高雾化吸人对哮喘的疗效.

    作者:丁翠;杜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贲门癌行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挑选合适的支架、做好内镜检查前的准备;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术后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加强病情的观察与护理,预防胸骨后疼痛、反流性食管炎、出血和穿孔、支架移位与脱落、支架阻塞与食管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例病人食管支架置入后发生支架移位,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前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对病人进行相关的知识宣教,做好术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荣加;王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强消毒员素质教育,提高供应室灭菌质量

    供应室的主要任务是对医疗器材进行清洁、消毒和灭菌包装,为医院各科室供应各种医疗用品,其工作质量是否合格,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在对供应室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也抓好软件管理,加强消毒员素质教育,提高了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潘丽娟;黄群;郑海岚;冯爱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华法令对慢性房颤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慢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为0.4%~2%,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不断升高.年龄每增加10岁,房颤发病率升高1.4倍[1].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慢性房颤是一种老年性疾病.

    作者:杨惠琼;谢崇琼;王秀琼;宋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粗针静脉穿刺改良法探讨

    手术中或急救病人时经常需要使用12~16号粗针为病人进行静脉穿刺,以输入粘稠度较高的血液,保证病人充足的循环血量.因此,快速成功的静脉穿刺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作者:项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孕产妇自理及护理新生儿能力的影响.方法孕产妇在分娩前和分娩后出院前各做1次自我护理和护理新生儿知识的问卷调查和技能评估,在此期间护士根据孕妇的情况对她们进行健康教育,后对2次知识的问卷表进行评分及用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结果孕产妇前后2次问卷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能提高孕产妇的自我护理和护理新生儿的能力.

    作者:杨明辉;宋建华;陶艳萍;侯晓梅;刘军;朱蓓;李惠萍;张京利;贺金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6例护理

    临床观察发现,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常常不是死于出血本身,而是死于出血所导致的肝昏迷和肝功能衰竭,而饮食不节、劳累、腹压增高、情绪紧张、生活护理不当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

    作者:齐青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头内回血凝集再回输的危害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尤其是长期输液者(老年病人)的应用,已是静脉给药方法的主要途径.在治疗过程中,静脉穿刺针头内回血凝集,使针头不畅,输液受阻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采取拔针重刺,观察及检测了14例针头内回血凝集后血块形成的大小变化,结合患者在心脑血管方面的病变,运用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理论,分析及阐明了血块再回输体内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危害,提出静脉穿刺针头阻塞时,护士严禁采取加压推注、挤压输液器等方法,防止血块进入体内引起栓塞.

    作者:陈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运用反馈控制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一名护理管理者必须履行的职责.我院在工作中较好地运用了反馈控制,加强了护理查房,认真督促检查、分析和总结,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黄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动脉栓塞症的认知和护理

    肺动脉栓塞症(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及误诊率都很高.在美国,该病的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我国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本文就我科1996年7月至2003年6月住院病人中诊断为PE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从琼;王秀琼;杨会琼;张宏;赵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有机磷中毒诊断失误二例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有机磷中毒病例中,曾有2例不具典型临床表现且有机磷中毒史不明确,在医院无胆碱脂酶检测手段的条件下我们采用阿托品试验终诊断为有机磷中毒,并采取了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商鹤玲;刘乃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序贯超滤透析疗法辅助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0例护理

    血液透析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它不仅适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还适用于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抢救,血脂的清除,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及难治性充血性心衰和肺水肿病人的抢救.我科于1997年12月至2001年2月利用序贯超滤透析疗法辅助治疗20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敬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分娩体位在第二产程的应用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中采用不同分娩体位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抽取160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屈髋屈膝位);对照组(采用膀胱截石位),并对产程时间、难产率及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 h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中指导产妇采用屈髋屈膝位优于膀胱截石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金芝;徐淑秀;孙雪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盆腔转移性肿瘤动脉介入化疗后会阴皮肤坏死一例护理

    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皮肤、组织溃疡坏死已为医护人员熟知.静脉化疗时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已成为一项护理操作常规.但动脉介入治疗后引起的皮肤等组织坏死则报道甚少.我科1993年1月~2004年1月,共发生1例动脉介入化疗后皮肤组织坏死.此例经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病人伤口愈合良好.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玲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的饮食护理

    脑血管疾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人常有呕吐、多汗、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在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后,更容易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加之病人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并且易发生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吕传芳;邱松;李爱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规模专科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调配

    实行弹性工作制和动态调配机动护士,建立制度化的护理运作流程,善于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对于规模小、护理工作量不均衡的专科医院是一种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的尝试.在办院时间短,毕业2年的全院护士占80%以上的情况下,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医疗护理工作.

    作者:周艳红;戴玲;黄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输液卡在消化内科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公正处理医疗事故,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法规[1].工作方面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务人员的责任更加重大.

    作者:李文芳;董淑华;张明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是致残和截肢的主要原因.我院对糖尿病足的护理,一是进行针对性护理;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护理技术,在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静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