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扬利;曾敏;李伟;蒙绪卿;符秀虹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所述,中国人口结构从1964年的年轻构架(老龄人口比重<4%),一路“变老”,到2014年底,老龄人口约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成为世界上首个老龄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1]。人口老龄化是科技进步的产业结果,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包括社会经济分配、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障体系等等。老年人常伴有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如何给予更好的治疗及管理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将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指南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风险管理做简要探讨。
作者:拓西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认知域指数得分(cognitive domain index score,CDIS)对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诊断效力。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就诊的老年人152例,其中认知正常者94例(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障碍者58例(MCI组;混合型35例,遗忘型23例)。按照CDIS的评分方法计算MoCA记忆指数(MoCA MIS)、执行力指数(MoCA EIS)、视空间能力指数(MoCA VIS)、语言能力指数(MoCA LIS)、注意力指数(MoCA AIS)、定向力指数(MoCA OISA),比较两组对象的MoCA总分及各个指数评分,并绘制ROC曲线,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的方法观察不同指数量表方法对MC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的差异。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边角采用χ2检验;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观察不同指数量表对MCI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正常组MoCA总分、视空间、命名、注意、计算、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及MoCA MIS、MoCA EIS、MoCA VIS、MoCA LIS、MoCA AIS、MoCA OISA评分分别为27.0±1.9、4.4±0.9、3.0±0.2、2.9±0.3、2.8±0.5、2.1±0.8、1.8±0.4、4.0±0.9、5.9±0.4、13.5±2.0、12.1±1.1、6.6±0.7、5.0±0.8、15.4±1.9、5.9±0.4,MCI组分别为22.2±3.1、3.5±1.3、2.8±0.5、2.7±0.6、2.7±0.6、1.8±0.7、1.7±0.6、1.3±0.3、5.4±0.9、7.8±3.4、10.9±1.7、5.9±1.1、4.6±0.9、13.5±2.8、5.4±0.9,混合型MCI者分别为20.8±2.8、2.8±1.0、2.7±0.5、2.5±0.6、2.6±0.7、1.7±0.8、1.6±0.7、1.2±1.2、5.2±1.0、7.7±3.2、10.0±1.4、5.4±1.1、4.5±1.0、12.4±2.8、5.2±1.0。MCI组与正常对照组间除计算、语言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MoCA总分、各分项评分、各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09、4.508、2.639、3.256、1.991、13.845、3.380、11.626、5.002、4.299、2.962、4.500、3.380,P<0.05或0.01);混合型MCI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oCA总分、各分项评分、各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63、8.291、2.303、3.548、2.132、2.357、2.066、12.336、3.668、10.104、8.309、5.753、3.133、5.898、3.668,P <0.05或0.01)。MoCA MIS对MCI的诊断效力与MoCA总分相当,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个指数的AUC均明显小于MoCA总分/MoCA MIS。MoCA总分在25分时,灵敏度达88.3%,特异度达到84.5%;MoCA MIS取11分为界值时,灵敏度达到91.5%,特异度达89.7%,均略高于MoCA总分。结论 MoCA指数可以很好的反映患者相关认知域受损情况,对临床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作者:潘晓东;周辰;何一然;刘雅玲;尹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快,老年患者逐年增加,临床医师的接诊量也随之增长。这些老年患者不仅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和老年综合征,而且还存在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随着增龄和各器官系统的逐渐老化,老年人会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许多被认为“老化”的症状,可能就是老年疾病和潜在问题的不同表现,甚至可能是老年患者功能丧失前的早期唯一表现。随着增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具有多病共存、多系统功能障碍、多种老年综合征的表现、多药应用或多种老年问题出现的老年疾病特点,为了给老年患者以确切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使其尽早康复、及时回归社会与家庭,就决定了要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制定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治疗、康复和护理计划,促进老年患者功能状态的改善,提高其生存质量和健康期望寿命。
作者:董碧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12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发布的房颤指南(以下简称2012 ESC指南)的统计数据[1],估计发达国家房颤患病率为1.5%~2.0%,患者平均年龄75~85岁,且患病率有持续升高的趋势。在我国,根据2004年的发布数据,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作者:姜河;耿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 inhibitors,PPIs)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至今已二十余年,显著改善了酸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结局,对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由于其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处方量与日俱增。但近年来,PPIs过度使用(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的问题日益突出[1-2],潜在的不良反应也备受重视[3]。PPIs是老年人的常用药物之一,老年人共病多且经常多重用药,药物间相互作用几率大[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老年患者科学、合理应用PPIs也尤为重要。为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消化学组和《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老年病、消化病和临床药理学专家,制定了本共识,供广大老年病科和全科医师应用PPIs时参考。
作者: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与年龄增加呈正相关,且多项研究证实BPH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前列腺疾病[1],其症状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并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目前较为公认的关于BPH临床进展的内容包括: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加重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大尿流率进行性下降、反复血尿、反复尿路感染、膀胱结石、急性尿潴留以及肾功能损害等。BPH虽为一种良性疾病,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相关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出现急性尿潴留的BPH患者,其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可达27.3%[2]。故《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应使用特异性危险因素来评估BPH疾病进展风险[3],其中年龄、前列腺体积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ifc antigen,PSA)水平是三大主要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作为新增加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
作者:侯银静;秦明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头孢唑肟是广谱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大多数G+/G-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酚胺酶稳定,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临床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过敏反应上,导致溶血性贫血的报道少,因此临床上出现头孢唑肟致溶血性贫血常被误诊。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高龄老年患者因使用头孢唑肟导致溶血性贫血后被误诊为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扬利;曾敏;李伟;蒙绪卿;符秀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N末端B型钠尿钛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其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测定患者入组时和6个月后血清NT-proBNP水平,并随访1年,分析NT-proBNP水平及其变化与患者并发症、死亡发生的关系,以及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3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1)有、无并发症透析患者的原发病、血管通路及NT-proBNP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0、5.293,Z=-2.374、-2.787;P<0.05或0.01),其余各相关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性别、年龄、原发病、血管通路、透析龄、基线及6个月后NT-proBNP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为因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各因素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关(均P>0.05)。(2)存活透析患者与死亡透析患者的原发病、血管通路及NT-proBNP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2、5.911, Z=-4.447、-5.086;P<0.05或0.01),其余各相关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性别、年龄、原发病、血管通路、透析龄、基线及6个月后NT-proBNP为自变量,以是否死亡为因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通路、透析龄、基线及6个月后NT-proBNP与死亡风险有关(P<0.05或0.01)。(3)半年内NT-proBNP的升高幅度<1000 ng/L的患者,其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高于升高幅度≥1000 ng/L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05)。(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T-proBNP≥5000 ng/L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较NT-proBNP<5000 ng/L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4,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其升高幅度与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呈正相关。
作者:陈海燕;姜埃利;魏芳;王立华;王喆;孙桂江;庞海燕;于海波;王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疗水平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在延长,目前人类的平均寿命已达84岁有余。因此,现今高龄长者所面对的问题,与以往的问题也截然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高龄长者常合并有多重慢性病,也因此常面临多重就诊与用药的问题。而高龄长者也常有一定比例的失能问题,无法自我照顾与生活。老年人的疾病表现常不典型,在疾病早期可能很难查出病因易被忽视,至病情进展为急重症时才得到重视。另外,老年人的疾病症状也常被低估,甚至很多老年人将部分症状归因于年纪大或多次主诉未得到响应,因此认为主诉无用而不愿意进一步沟通。此外,临床诊断时,医师也常只注重严重或明显的异常表现,容易忽略老年人的多重问题。
作者:周明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PTE是常见的PE类型,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PTE与DVT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部位的两种表现形式,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PE是常见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超过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老年人群是PE的高危人群, P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老年PE患者往往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漏诊率、误诊率、病死率均较高[1-2]。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科学规范化的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本文现就老年PE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阐述,以期进一步提高老年人PE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陈磊;吴剑卿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