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腔气囊管临床操作及护理技术

杨红;赵海英

关键词:
摘要:上消化道大出血尤其是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的临床急危症.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的配合抢救治疗,细致地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病人的重要环节.同时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插管后的密切观察细致护理是达到预期止血效果的保证.
中国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男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说明加强和改进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梁明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严重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肢体疼痛感染、溃疡坏疽,多发于下肢、足趾、足底所以称为糖尿病足.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因此加强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对减少糖尿病史的发生率及截肢率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刘伟艳;潘彦霞;朴桂香;朱孝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疗养员心理问题护理分析及对策

    老年疗养员这一特殊群体在疾病的认识上,存在着社会的、家庭的和身体上的特殊性,他们一般都退出了工作的第一线,家庭上存在着与儿女之间的协调与否的特殊性,身体上一般都经过或正处于更年期,这一社会、心理、生理特点充分显示了心理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刘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人员意外伤害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护理人员作为医疗一线的有生力量,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中,不时遭受着意外伤害的威胁.如何有效地减少护理人员这方面的职业危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正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作者:马玉凤;张淑萍;高惠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插胃管常见困难的护理体会

    自2002年1月~2004年11月,我科共行经鼻腔插胃管482人次,其中60例不能一次顺利插入,须改进方法,经2~3次的重复,方能插入.现将插胃管过程中的常见困难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毛勇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三例Ⅲ度褥疮病人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症护理,是护理人员将新好的医学科学依据、临床经验及个人技能、病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应用于临床实践,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循证护理在三例Ⅲ度褥疮病人中的应用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张燕平;陈洪芳;韦春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三例情绪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康复期死亡的教训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导致心肌严重面持久的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该病是内科急危重症状之一,它来势凶险,变化快,死亡率高,在康复期如不注意情绪的调节也是致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罗雪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例妊娠急性脂肪肝病人的护理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并发症,是以妊娠晚期发生肝细胞脂肪浸润,急性肝衰竭为特征的的疾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可降低孕妇病死率[1].由于其病程短、病情恶化快,对疾病的密切观察与前瞻性护理便成为护理的关键.我院于2003年12月收治一例妊娠急性脂肪肝、双胎患者,经过多方精心抢救、治疗和护理,终转危为安,母子三人平安出院,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邢淑红;李建维;田瑞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三腔气囊管临床操作及护理技术

    上消化道大出血尤其是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的临床急危症.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的配合抢救治疗,细致地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病人的重要环节.同时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插管后的密切观察细致护理是达到预期止血效果的保证.

    作者:杨红;赵海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由于静脉瘀滞,血管损伤,及高温状态下发生的.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下肢活动,甚至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栓子脱落还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患者猝死,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均采取卧位休息,抬高患肢,抗凝、溶栓、祛聚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闻玲云;贾玉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应用套管针的护理

    套管针又称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宜穿破血管等优点,其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所以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一般选用上肢的肘部静脉、腕部静脉和下肢的大隐静脉.但在四肢伤残、失血性休克和心脏骤停者肢体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可采用颈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

    作者:邹翠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产程中特殊体位纠正异常胎位的观察研究

    枕后位和枕横位是头位分娩中常见的异常胎位[1],往往导致产程延长、胎儿窘迫而需要手术助产甚至剖宫产,增加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的机会,加重产妇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刻意的利用特殊体位对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的纠正有很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手术助产及剖宫产的机率,报告如下.

    作者:李仁兰;周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出现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PICC置管是静脉输液的有效途径,特别适用于需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不仅减轻病人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了外周血管,保证化疗及过程的顺利结束.

    作者:姚美清;胡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家庭输液时的护理

    随着社区护理的开展,家庭病床的出现,一部分患者可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治疗护理操作,静脉输液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在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服务,现将家庭输液时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田园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新生儿雾化吸入致窒息的急救护理

    雾化吸入是治疗新生儿肺炎常用的一种方法,治疗效果较好.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肺炎66例,其中行雾化吸入者48例,出现窒息者3例,典型病例如下:

    作者:潘继荣;郭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化疗患者的静脉保护方法

    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大都通过静脉进行,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保护静脉的关键是避免药液渗出血管外.我科经常收治肿瘤病人行静脉化疗,无一例外渗,现将我科在临床中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爱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成人麻疹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自1985年采用两剂的麻疹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第一针,学龄前7岁接种第二针)以来,麻疹病人较实行计划前大幅度下降[1],扬州市麻疹发病率也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仍有散发流行,且成人麻疹增多.我科自2000年5月至2004年6月共收住成人麻疹56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现将其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季玉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肠道减压灌洗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术的应用

    目的介绍能够彻底快速而又不污染术野的术中肠减压消毒方法,为急诊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提供了安全保障.方法术前插小肠导管至胃中,术中将胃中的小肠导管引导至十二指肠,逐渐将导管引入空肠上段,接吸引器低压吸引,尽可能抽尽结肠内的气体同液体.结果12例急性左半结肠梗阻的病人经肠道低压灌洗实行一期切除吻合术除一例发生并发症外都痊愈出院.结论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以其操作简单、创伤小、疗程短、护理方便、并发症少等特点深受医、护、患的欢迎,而肠道减压灌洗在此手术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袁月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士按职上岗的优势

    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护理队伍自身建设,更好的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对促进医院工作的完善和病人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雷泽萍;郭君秀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例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康复护理

    本文介绍了一例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康复护理,提出了实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语言训练、运动训练的必要性,经过康复护理,患者的吞咽困难明显改善,体现康复护理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护理杂志

中国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