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妊娠急性脂肪肝病人的护理

邢淑红;李建维;田瑞华

关键词:
摘要: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并发症,是以妊娠晚期发生肝细胞脂肪浸润,急性肝衰竭为特征的的疾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可降低孕妇病死率[1].由于其病程短、病情恶化快,对疾病的密切观察与前瞻性护理便成为护理的关键.我院于2003年12月收治一例妊娠急性脂肪肝、双胎患者,经过多方精心抢救、治疗和护理,终转危为安,母子三人平安出院,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护理

    目的总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护理的经验.方法对72例10天以内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环境、喂养、保暖、消毒隔离、输液等方面加强护理.结果本组患儿60例治愈出院占83%,好转出院7倒,自动出院5例.结论加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护理,可以避免加重病情,减少并发症.

    作者:任燕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肝硬化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弥漫性肝脏损害,是肝炎病人慢性进行性肝病的后阶段.病人患肝硬化后常因知识缺乏-疾病迁延不愈而且又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治疗费用昂贵等.使病人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在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

    作者:王伟;王艳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例妊娠急性脂肪肝病人的护理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并发症,是以妊娠晚期发生肝细胞脂肪浸润,急性肝衰竭为特征的的疾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可降低孕妇病死率[1].由于其病程短、病情恶化快,对疾病的密切观察与前瞻性护理便成为护理的关键.我院于2003年12月收治一例妊娠急性脂肪肝、双胎患者,经过多方精心抢救、治疗和护理,终转危为安,母子三人平安出院,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邢淑红;李建维;田瑞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强化急诊科护生急救技能训练

    掌握急救技能,是护生实习急诊科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也是急诊科临床带教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科总结了带教120名护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孝芬;潘彦霞;刘伟艳;朴桂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插胃管常见困难的护理体会

    自2002年1月~2004年11月,我科共行经鼻腔插胃管482人次,其中60例不能一次顺利插入,须改进方法,经2~3次的重复,方能插入.现将插胃管过程中的常见困难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毛勇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由于静脉瘀滞,血管损伤,及高温状态下发生的.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下肢活动,甚至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栓子脱落还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患者猝死,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均采取卧位休息,抬高患肢,抗凝、溶栓、祛聚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闻玲云;贾玉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产程中特殊体位纠正异常胎位的观察研究

    枕后位和枕横位是头位分娩中常见的异常胎位[1],往往导致产程延长、胎儿窘迫而需要手术助产甚至剖宫产,增加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的机会,加重产妇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刻意的利用特殊体位对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的纠正有很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手术助产及剖宫产的机率,报告如下.

    作者:李仁兰;周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医理论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将贯穿于整个整体护理,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利于疾病的顺利康复及避免身心疾病的发生.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论治[1].运用中医这一独特的理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更易于发现其心理问题及予以适当的护理措施,符合我国的国情,病人易于接受,继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三例Ⅲ度褥疮病人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症护理,是护理人员将新好的医学科学依据、临床经验及个人技能、病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应用于临床实践,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循证护理在三例Ⅲ度褥疮病人中的应用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张燕平;陈洪芳;韦春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尼尔雌醇与曲马多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尼尔雌醇与曲马多联合用药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扩宫和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绝经后妇女需取环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术前5天顿服尼尔雌醇4mg,术前30min肌注曲马多100mg;对照组不用药物,手术方式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取环成功率100%,且扩宫时间明显缩短,扩宫效果与镇痛效果经X2和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尼尔雌醇可使宫颈、宫腔处于松弛状态,缩短扩宫时间,增强扩宫效果;联合应用曲马多的镇痛作用,可以减轻病人取环时的痛苦,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盘周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如何把不良的病情转达给癌症患者

    我科自2000年起对癌症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一般由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参加,负责对癌症者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激发患者的生存意识,提高肌体抗病能力,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高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成人麻疹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自1985年采用两剂的麻疹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第一针,学龄前7岁接种第二针)以来,麻疹病人较实行计划前大幅度下降[1],扬州市麻疹发病率也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仍有散发流行,且成人麻疹增多.我科自2000年5月至2004年6月共收住成人麻疹56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现将其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季玉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士按职上岗的优势

    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护理队伍自身建设,更好的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对促进医院工作的完善和病人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雷泽萍;郭君秀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应用套管针的护理

    套管针又称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宜穿破血管等优点,其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所以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一般选用上肢的肘部静脉、腕部静脉和下肢的大隐静脉.但在四肢伤残、失血性休克和心脏骤停者肢体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可采用颈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

    作者:邹翠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生命该怎样结束--让我们关注临终关怀

    如何让生命的终旅途走得尊严,越来越成为现代医学需要考虑的命题.

    作者:李湘红;宋幼君;郭联;李亚青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士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在药物治疗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护士在监督合理用药、避免过敏反应、指导科学用药、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只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科学处理遇到的问题,就能发挥药物的大效能.

    作者:段爱萍;郭彩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三腔气囊管临床操作及护理技术

    上消化道大出血尤其是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的临床急危症.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的配合抢救治疗,细致地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病人的重要环节.同时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插管后的密切观察细致护理是达到预期止血效果的保证.

    作者:杨红;赵海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眼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

    眼科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还是某些并发症的首发和主要症状.我们就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患者进行细心观察,并根据疼痛产生的不同原因进行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童爱华;张孝红;王正玲;高玉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疗养员心理问题护理分析及对策

    老年疗养员这一特殊群体在疾病的认识上,存在着社会的、家庭的和身体上的特殊性,他们一般都退出了工作的第一线,家庭上存在着与儿女之间的协调与否的特殊性,身体上一般都经过或正处于更年期,这一社会、心理、生理特点充分显示了心理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刘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男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男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说明加强和改进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梁明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护理杂志

中国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