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段爱萍;郭彩云

关键词:护士, 合理用药, 作用
摘要:在药物治疗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护士在监督合理用药、避免过敏反应、指导科学用药、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只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科学处理遇到的问题,就能发挥药物的大效能.
中国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弥漫性肝脏损害,是肝炎病人慢性进行性肝病的后阶段.病人患肝硬化后常因知识缺乏-疾病迁延不愈而且又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治疗费用昂贵等.使病人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在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

    作者:王伟;王艳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眼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

    眼科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还是某些并发症的首发和主要症状.我们就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患者进行细心观察,并根据疼痛产生的不同原因进行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童爱华;张孝红;王正玲;高玉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严重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肢体疼痛感染、溃疡坏疽,多发于下肢、足趾、足底所以称为糖尿病足.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因此加强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对减少糖尿病史的发生率及截肢率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刘伟艳;潘彦霞;朴桂香;朱孝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士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在药物治疗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护士在监督合理用药、避免过敏反应、指导科学用药、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只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科学处理遇到的问题,就能发挥药物的大效能.

    作者:段爱萍;郭彩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生命该怎样结束--让我们关注临终关怀

    如何让生命的终旅途走得尊严,越来越成为现代医学需要考虑的命题.

    作者:李湘红;宋幼君;郭联;李亚青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护理措施

    目前吸入皮质激素已作为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因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疾病.吸入皮质激素治疗需要较长的一个过程.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病人不能很好地遵从医嘱,不能定期随诊,不能坚持正规地吸入皮质激素,使发病率近年呈现上升趋势,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病人健康教育工作,并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从而真正达到长期有效控制哮喘的目的.

    作者:贾如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护理110例

    气压弹道碎石术是在输尿管镜下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机进行碎石的一种腔内碎石新技术.是目前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梅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插胃管常见困难的护理体会

    自2002年1月~2004年11月,我科共行经鼻腔插胃管482人次,其中60例不能一次顺利插入,须改进方法,经2~3次的重复,方能插入.现将插胃管过程中的常见困难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毛勇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例妊娠急性脂肪肝病人的护理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并发症,是以妊娠晚期发生肝细胞脂肪浸润,急性肝衰竭为特征的的疾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可降低孕妇病死率[1].由于其病程短、病情恶化快,对疾病的密切观察与前瞻性护理便成为护理的关键.我院于2003年12月收治一例妊娠急性脂肪肝、双胎患者,经过多方精心抢救、治疗和护理,终转危为安,母子三人平安出院,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邢淑红;李建维;田瑞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出现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PICC置管是静脉输液的有效途径,特别适用于需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不仅减轻病人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了外周血管,保证化疗及过程的顺利结束.

    作者:姚美清;胡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愈急性脊髓外伤性瘫痪验案

    廖某,男,42岁,住院号3568.简介:1981年6月11日赴宴归途突跌入小溪人事不省,路人发现抬当地医院抢救.四小时后苏醒,已全身瘫痪、失语、二便闭涩.翌日汽车急转本院外科住院.

    作者:王起槐;曾晓芳;陈旭辉;苏林梅;胡耿;温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通过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护理,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对82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原因分析:母体方面因素、胎盘脐带因素、胎儿因素、分娩产程护理不当等,并实施具体的措施.结果本组分娩923例中有82例新生儿窒息,其中轻度窒息59例,重度窒息23例,新生儿窒息牢为8.8%,死亡率为2.8%.结论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原因,进行系统护理,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孔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学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许多问题,如重专业,轻人文;理论与实践脱节:不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等.本文初步探讨了我国高等护理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有利于实用型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强化急诊科护生急救技能训练

    掌握急救技能,是护生实习急诊科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也是急诊科临床带教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科总结了带教120名护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孝芬;潘彦霞;刘伟艳;朴桂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三腔气囊管临床操作及护理技术

    上消化道大出血尤其是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的临床急危症.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的配合抢救治疗,细致地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病人的重要环节.同时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插管后的密切观察细致护理是达到预期止血效果的保证.

    作者:杨红;赵海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人员意外伤害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护理人员作为医疗一线的有生力量,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中,不时遭受着意外伤害的威胁.如何有效地减少护理人员这方面的职业危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正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作者:马玉凤;张淑萍;高惠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应用套管针的护理

    套管针又称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宜穿破血管等优点,其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所以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一般选用上肢的肘部静脉、腕部静脉和下肢的大隐静脉.但在四肢伤残、失血性休克和心脏骤停者肢体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可采用颈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

    作者:邹翠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精神异常的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进入监护室监护,由于手术创伤、环境改变、睡眠紊乱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精神异常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其发生原因,加强预防护理,以减轻精神异常的发生.

    作者:何彩勤;梁宝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化疗患者的静脉保护方法

    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大都通过静脉进行,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保护静脉的关键是避免药液渗出血管外.我科经常收治肿瘤病人行静脉化疗,无一例外渗,现将我科在临床中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爱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医理论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将贯穿于整个整体护理,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利于疾病的顺利康复及避免身心疾病的发生.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论治[1].运用中医这一独特的理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更易于发现其心理问题及予以适当的护理措施,符合我国的国情,病人易于接受,继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护理杂志

中国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