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法的改良的探讨

王晓娟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 改良, 探讨
摘要:目的是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法改良的探讨.方法是应用一种改良后的TAT脱敏疗法代替原来的注射方法.结果是1000余名外伤住院患者注射后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是运用此方法可省时省力,并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其它药物治疗时机,是可行的.
中国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体会与护理对策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比较常见的内科急诊之一,其病性危急,变化大,若不及时正确抢救,死亡率较高,而彻底清除毒物及正确应用解毒药是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关键,我院地处城乡结合处,中毒病人较多,对于抢救有机磷中毒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亚群;杨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与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据1996年调查全国60岁以上人群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率超过11.3%,其各种并发症合成为病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取决于对饮食护理,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素紊乱的慢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消渴范畴[1].在临床糖尿病分型无论那一种,均需接受饮食疗法.如何解决饮食原则上的矛盾,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62例患者实施以饮食控制为主,结合中医疗法综合饮食护理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静;杨喜忠;马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

    视网膜脱离(RD)是一种严重致盲性疾病,手术能解除玻璃体牵引,封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是处理RD的常用、有效的方法.正确、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改善术前视网膜条件、易化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病区从2003年8月~2004年8月共收治视网膜脱离患者357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秋琴;鲍鲁红;顾淑萍;刘雅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重症监护室护患关系管理的体会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景中的一种具体转换形式[1].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是护士与病人家属之间的人际关系.众所周知,重症监护室也是每家医院的重点科室,收治的都是危、重、急病人,如何做好管理,做到患者、病家、医务人员的共同满意,保证医院质量和整体病房的价值,其中融洽的护患关系就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治疗手段--它可以消除疾病造成病人的心理危机,从而造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使病人躯体恢复中收益;同时也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充满生机的护疗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心理满足,从而激发工作热情、爆发创造智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终减少投诉,提高质量满意度.

    作者:姚洁;吴国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足底部发生褥疮2例临床分析

    褥疮的易发部位多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且95%依次发生于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内外踝、足跟部[1],足底部发生褥疮则较少见.现将临床上出现的2例褥疮报告如下.

    作者:韦杨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从护理浅谈用药

    随着21世纪医药卫生飞跃发展,新药、特效药的不断问世使许多疾病得到了控制,作为临床第一线护理工作者,如何配合医生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在观察过程中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达到治疗目标,除了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需学习掌握有关知识,主动配合医生合理、安全用药,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挥佳效果.

    作者:谭爱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髓内交锁钉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体会

    笔者报道髓内交锁钉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介绍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后做好患肢护理,防止切口感染,预防褥疮护理,正确指导功能锻炼.认为应用髓内交锁钉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快,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便于肢体观察和护理.早期功能锻炼是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罗桃芝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与TCu380A宫内节育器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佳宫内节育器(IUD).方法选择需放置节育器的育龄妇女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选用MCu功能性节育器,对照组选用TCu380A宫内节育器,于放置后1、3、6、12个月跟踪随访.结果MCu功能性节育器出血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P<0.05),使用后无感染发生,对照组为0.5%,疼痛发生率为1%低于对照组的2.5%.带器妊娠率为0.5%低于对照组的1.5%,环脱落率为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P<0.05),续用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91.5%.结论 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具有出血,疼痛,感染副反应发生率低,带器妊娠率低,环脱落率低,续用率高等特点,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杨再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危科室细菌学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目的对高危科室的环境、无菌物、消毒液进行细菌学监测,发现潜在的感染危险,把感染的预防工作做在感染发生之前.方法根据2000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有关细菌学监测标准进行采样、细菌培养.对2001年月~2003年12月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Ⅱ类环境合格判断标准,随机采样样本3224份,合格率:空气98%,物表97.7%,手97.5%,使用中消毒液98.7%,水97%,无菌物品合格率100%.对超标原因进行分析,改进管理办法后,连续5次复采,标本合格率100%.结论细菌学监测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工作缺陷,针对缺陷制定安全、经济、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后,再以细菌学监测来鉴定改进效果.对积累预防感染的操作经验,有效地提高医院消毒灭菌的终末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医辩证饮食调护配合胰岛素泵治疗初发型Ⅱ型糖尿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饮食调护配合胰岛素泵治疗初发型Ⅱ型糖尿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观察病例70例予中医辩证饮食调护配合胰岛素泵治疗,治疗2周.结果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改善.结论中医辩证饮食调护配合胰岛素泵治疗初发型Ⅱ型糖尿病的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廖团;唐奇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体会

    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疗法是通过对重症肝病患者的血浆进行交换或处理,清除内毒素、胆红素等有毒物质,同时补充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凝血机制,暂时取代严重病变肝脏的功能,使其过渡至肝脏再生而康复[1].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4年7月实施人工肝治疗80例,共136次,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电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避免医患纠纷发生的体会

    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准不断增加,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是医疗护理纠纷逐渐上升.

    作者:刘淑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氯氮平副反应的护理

    2001年12月至2004年5月我院女病区,单用氯氮平治疗精神病患者438例,其中出现副反应11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滕晓红;滕晓秋;魏长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PRA阳性患者行肾移植术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PRA阳性患者行同种肾移植术的护理.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等.并对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处理和监护.结果本组共50例,其中47例获得移植肾成功,3例失败行移植肾切除术.结论通过50例的护理,主要体会:护士要有高度责任感,观察能力强,使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雪明;李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部病变的健康宣教

    糖尿病是一种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综合病变.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神经病变,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痛、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常常由于缺血、神经病变、感染三种因素协同发生作用.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积极控制血糖,防止双脚皮肤受伤及感染.

    作者:陈卫;童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抗痉挛模式在脑梗死恢复期的应用

    抗痉挛模式[1],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痉挛姿势: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足下垂内翻,在偏瘫早期我们对30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用药和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抗痉挛模式,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较后者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紫杉醇治疗肺癌67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疗效及主要毒副反应与护理特点.方法 67例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结果 67例肺癌患者治疗有效率达85.1%,无效率占14.9%,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急性过敏反应.结论紫杉醇治疗肺癌缓解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抗癌药物,但其急性过敏反应的严密观察与及时处理是保证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监护工作,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过敏反应早期症状并及时处理,是护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作者:唐裕丰;陈永红;刘丽萍;王珍怀;袁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5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儿科自2004年元月~2004年6月共收治病毒性脑炎患儿153例,是历年同期发病率高的一年,且症状不典型,现就临床观察和护理如下:

    作者:刘霞;张卓;陈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抗精神病药对血压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据报道由此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约有4%[1].有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导致患者跌伤,伴发骨折、颅脑损伤、颜面破损等.为此,护士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增加了隔阂,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护士也会为此产生负疚的心理.为了能做好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本文对抗精神病药物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并讨论其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刘亚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浅析护士的健康教育者角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这一转变使健康教育成为医院的重要职能.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增长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健康的观念处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和观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水平.多年以来,护士被认为应当在健康教育中承担主要的作用.

    作者:刘亚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护理杂志

中国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