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芬芳;杨桂芬;冯娟
目的对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模式的探讨.方法2002年5月~2004年10月我科共收治长期卧床患者164例,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确定目标,围绕计划,具体实施个性化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患者不同程度恢复自理能力,无一因护理不当引起并发症,基础护理合格率由过去76%上升至95%,患者对工作满意度从85%上升至95%~98%,健康教育覆盖面在90%以上.
作者:王晓琴;曹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满意控制,易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是伴随终生的疾病,影响糖尿病治疗的因素很多,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护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由于病程长,病人易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或抑郁等不良心理,出现厌倦、沉默、烦躁、情绪低落等现象,我们通过对86例病人采取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郭庆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应用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促使护患双方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广大医护人员接受和认可.因此,加强术前患者心理观察与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紧张反应,积极面对手术.
作者:黄映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12例采用高频介导热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对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取得较好的疗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作者:曾志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静脉穿刺置管术己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静脉营养疗法、血液标本采集等,还扩展到血液透析、化疗、排除体腔积液等方面,其并发症与操作及护理有关.综述了穿刺静脉的解剖特点、佳置管长度以及穿刺点皮肤及导管护理的新进展.
作者:李志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关节表面置换术,如:人工全髋置换或人工股骨头置换.常使用骨水泥来塑型固定人工关节.因骨水泥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混合聚变中放出大量的热和能量物质,对人体的循环系统特别是心脏,有直接抑制作用.
作者:高彦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21例全麻醉术后复苏期躁动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患儿全麻醉术后复苏期的躁动特点及所带来的危害性,严密监测呼吸循环功能,掌握躁动指征:重视管道、呼吸道及输液等护理.结果121例躁动患儿因躁动造成静脉输液外渗或滑脱35例,胃管滑脱1例,导管滑脱2例,伤口出血1例,余82例躁动患儿仅安全平稳转出恢复室.结论全麻醉术后复苏期患儿躁动发生率高,危害性大,而采取各种评估及安全护理措施是患儿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的关键.
作者:陈慕瑶;李芳;罗文颖;张翠梅;郑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理新彤,又名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疾病中效果显著.我科从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理新彤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9例中,在常规做好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观察,严守用药及仪器的操作规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车梅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护理学是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护理临床教学足培养护理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教学是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护理实践的媒介.
作者:谢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临床和社区护理服务中,常常遇到一些因疾病的影响而被迫卧床的病人,且神志清醒、肥胖,其小便常需要两人以上协助,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为了减少护理人员或家属的负担,现将自制的接尿器介绍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钻研课堂教学艺术.所谓课堂教学艺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方法、技能、技巧得到艺术性运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想学,爱学的佳状态.
作者:谢冰;赵国玺;李莲;何小玲;卜让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晨交班质量的方法,保障医疗安全.方法统一制定护理晨交班检查内容及考核标准,对参观法用于护理晨交班前后90次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晨交班前后质量检查结果得分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参观法是提高护理晨交班质量快捷、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纪凤敏;赵艳青;支文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闭锁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特殊韵意识状态,常见病因为基底动脉血栓形成,表现为四肢瘫,面瘫,延髓麻痹,状如昏迷,实则意识清楚,能以瞬目及眼球运动(多为垂直运动)示意,无其他随意运动.本病致死、致残率高,预后多不佳.本文是一例恢复较好的病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均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280名军以上干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本单位及周边部队疗养院病例,按统一标准设计的表格,填写调查内容,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仍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三大杀手,分别占调查表第一、二、四位,并且三种疾病常合并存在,要引起足够重视.结论提出合理保健对策,提高军以上干部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
作者:尹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软护理技能是做一名合格护士所必须具备的心智技能,它包括人际沟通、角色适应、语言表达、人机对话等个人的基本素质,和观察、思考、判断、计划、分析等经验的积累与表达[1].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提高软护理技能与提高自身的硬技术同等重要,它有助于护士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的职业微笑,得体的言谈举止,出色的人际沟通技巧,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心理引导,使门诊病人处于接受治疗所需要的佳生理和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康复,满足病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作者:董健;赵玉娟;邹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抽液器应用于液气胸病人排气排液的效果.方法通过对传统胸穿包与一次性抽液器行胸穿排气、排液的应用对比,分析一次性抽液器的优越性.结果一次性抽液器在简化操作程序、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工作效益方面明显优于胸穿包,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一次性抽液器应用于液气胸病人排气、排液,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减少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
作者:徐祥浓;黄世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功能失调性月经紊乱(简称宫血病),是指内分泌调节系统的功能失常,从而异致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规则出血的异常表现,临床上常出现较长时间的不易自止的流血和其伴随症状.
作者:李旭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大家知道,医院是个具有多种潜在危险因素的工作环境,如生物性、感染性、物理性及化学性因素等,而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尤其是临床的医护人员,如2003年的SARS,医护人员的全人口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平均发病率的38倍[1],医护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成为目前函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已引起医院管理者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现将国内外医护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职业防护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冰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制定培训计划,举办培训班、规定自学内容、参加学术活动等,对全院护士进行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沟通与交流技巧的培训、传播手段和技巧的培训,使护士学会护理健康教育程序必须有明确的问题目标;学会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学会实施计划并加以评价.在规范健康教育程序步骤的同时,注重对护士教育能力、组织能力、传导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的培训.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教育意识和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
作者:于丽霞;刘建新;李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流产人数的增多,妇女生殖器炎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流产的患者中,许多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对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知识不甚了解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引起感染.因此对要求流产者进行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景成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