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袁国宏
经血液传播疾病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等20多种.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中,可通过输入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等而感染他人.助产士在接产工作中所接触产妇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均是职业性感染的高危因素,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感染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加之窗口期血清学检测不出与细菌病毒相关前抗体,产妇周转又快,因此助产士成为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袁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术后疼痛是困扰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只是单纯的生理关系,而且受心理、社会环境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更早摆脱疼痛的困扰.
作者:俞可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支气管哮喘是慢阻肺的常见病之一,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机体内存在内、外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致呼吸道可逆性痉挛,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阵发性胸闷伴以哮鸣音和以呼气为主的呼吸困难.
作者:祁玉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过总结38批399例意外伤害伤员抢救经验,对成批伤抢救中的组织与救护工作进行认真探讨,认为:只有组织系统健全,制订合理抢救流程;平时训练有素,培养急诊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环节管理,保障通讯设施及急救物品的完好,才能避免抢救工作中的忙乱,提高成批伤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陈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采用中药制剂茵栀黄注射液静滴、妈咪爱口服,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对照组32例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挥了中西药各自的效果,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具有退黄迅速、缩短病程和减少住院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俐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常合并皮肤肌肉的损伤,伤情较严重,其临床治疗十分辣手,特别是围手术期的护理更难,我院近几年来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严重骨折,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及体会,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芙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在职教育,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方法按职称定量进行在职护士讲课,护长根据讲课内容要点,结合科室临床工作需要,提出问题,全体护士按照护长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抄在作业部上,护长批改作业,并作为年中、年终专科理论考核内容之一.结果培养在职护士学习兴趣,自觉学习,不断学习,本病区护士专科理论考核达标率100%.结论在不断的知识积累过程中,整体业务素质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鲁敏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24岁,系第一胎第一产过期妊娠,于2003年12月7日,早上9点钟在本市诊所行催产素催产,用10单位催产来加入10%葡萄糖500毫升静滴,滴速每分种20滴,连续使用3份计划,催产素量达30单位,产程过程中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朱作监护,于晚上11点钟顺产分娩一女婴.
作者: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我国近几年来开展的以基层卫生保健为主要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的医疗服务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肯定和赞扬.其中的护理工作,体现了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社会性的综合服务体系,更是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称赞和积极配合,使护理工作在其间发挥得较全面、完善和充实.与此同时,作为护理工作者也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还须具备全科医师的职能以及护理工作的专长,才能胜任这项服务性较强的职业.
作者:李延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现代护理学的新发展.对康复护理的重要护理对象--瘫痪患者而言,康复护理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对瘫痪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要点,提出要从疾病、心理、自我、家庭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护理.
作者:朱树英;施金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血糖控制差,对糖尿病认识不足的患者,往往需要截肢.我们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糖尿病足病人20例,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奚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恶性肿瘤己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化学药物仍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抗癌药外渗是临床静脉输注抗癌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局部组织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现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查冬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3年1月至今,已有83例老年住院患者(年龄均≥60岁),其中男性51例,女性32例,大年龄90岁,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4.8岁;高血压19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21例,慢性肝肾功能衰竭5例,脑血管意外15例,瘫痪者9例,支气管感染及其他11例.
作者:李初花;袁庆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于2004年1月9日以子宫肌瘤、右侧卵巢囊肿、失血性贫血(轻度)收住我院.入院时体温36.8℃、脉搏80次/min、血压130/80mmHg,拟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予抗感染、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否认有药物过敏史.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探讨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观察及护理要点.总结上海胸科医院心外科11例施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的手术配合方法,包括术前访视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术中观察病情演变及娴熟的手术配合.本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优良,心理状况稳定,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手术护理是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王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过对178份死亡病历护理记录质量的分析,找出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提高护士的法制意识,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作者:陶利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沟通是所有护理行为的基础,护理上的沟通是一种技术,并体现护士的主观能动力.1听取别人意见的沟通技巧尽管对方的意见与自己有分歧,但也应该耐心听取,把自己想要说的暂时放在一边.说一件事的时候要先了解对方对这件事的看法,特别是在对方表达不满时更应该这样.
作者:李惠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调查43例住院腹部外伤病人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实施心理干预.结果腹部外伤病人在应激情况下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状态.结论心理护理在突发性事件中有重要作用,护士要重视应激与健康关系理论的学习,更好地为病人实施临床心理护理.
作者:金梅宝;曹燕;陈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护理,促进病员早日康复.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选择或超选择插管进入脾动脉或其分支血管,行部分栓塞.提供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备齐器械用药,顺应医师手术,术后重点观察并发症及护理.结果脾动脉部分栓塞后3~5d血小板、白细胞明显增加,1~2周升至正常.均有暂时性肝功能损害进一部加重.其中1例死于肝Ca.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属微创手术,既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又能有效地缓解脾功能亢进.全面有效的护理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晓玲;陈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脾破裂手术中应用血液回收机自体血液回输的临床效果.方法脾破裂手术中,用北京京精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自体-2000型自体血液回收输机对12例脾破裂患者行自体血液回输,手术前后采静脉血行血常规、血生化检验.对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中平均每例回收726ml;术后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正常,病人恢复顺利.结论脾破裂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具有及时、高效、安全等特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输血方法.
作者:王金玲;袁国宏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