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预防的护理效果分析

许峰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体位综合症, 护理
摘要:目的:预防体位综合症和降低甲状腺患者产生呕吐、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概率.方法:选取于2002年12月至2011年5月已经完成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5例,将他们分为实验组65名,对患者进行合适的体位适应训练,对照组60名只采用普通的护理手段,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术中不适、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概率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前正确的体位训练和手术过程中适当的变换体位能够帮助手术顺利进行,极大的降低了体位综合症的发生概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创伤病人急诊急救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病人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急诊急救48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成功抢救45例,死亡3例,其中急诊抢救室死亡1例,院前死亡1例,送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达93.7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病人开展急诊急救时,采取持续的、有所预见的以及专门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陶宝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发性上消化道溃疡的病状探研

    上消化道溃疡是人类常见消化道疾病,溃疡的数量可以单个,也可多个,可发生在单一器官上也有多器官同时发生的,镜检查作为一种可靠准确的诊断手段,在对上消化道多发性溃疡的临床研究中起很大的作用,本文对上消化道多发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

    作者:曹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林氏正骨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患者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患者伴随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寰枢椎张口位X线片显示有寰椎轴线与枢椎轴线分离,齿状突向一侧偏移,并伴有头晕、眼花、头痛、耳鸣、颈项不适等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林氏正骨手法与枕颌牵引复位治疗,以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和寰枢轴线分离的变化程度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改变症状体征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对减少寰枢轴线分离程度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林氏正骨手法较枕颌牵引复位能更好地消除或减轻寰枢关节错位患者的伴随症状,并能更好地调整寰枢椎之间的位置关系.

    作者:刘兆平;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脊髓脊膜膨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9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109例患儿中,103例均治愈出院,其余6例明显好转.结论:脊髓脊膜膨出除全面、正确的早期手术及综合治疗外,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也非常关键,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胸部物理疗法在COPD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在COPD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科84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胸部物理治疗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和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4例),两组分别观察主要症状、肺部体征、治疗后PaO2、PaCO2和SaO2、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胸部物理治疗组患者血气改善明显,达到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改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胸部物理疗法简便易行,对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效果.

    作者:姜瑞花;方水秀;全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分析

    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是强调以人为本,要求实现就医者和管理者在健康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利益.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人性化管理,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者:夏顺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结合疗法治疗颈椎病301例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科自2009年4月~2011年12月采用综合疗法收治的颈椎病301例进行分析.结果:301例中痊愈110例,占36.54%;显效108例,占35.88%;有效65例,占21.59%;无效18例,占5.98%;总有效率为94.02%.结论:综合疗法是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能达到治愈颈椎病或改善颈椎病症状的目的.

    作者:李韶辉;许维华;钟志峰;姜琴;张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七叶皂苷钠对脑缺血大鼠MMP-9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脑缺血大鼠MMP-9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鼠动脉栓塞模型,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测定不同时间点鼠缺血脑组织MMP-9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鼠脑中MMP-9及mRNA表达增强.与模型组相比,小剂量治疗后脑MMP-9及mRNA表达略有下降,大剂量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脑动脉栓塞后MMP-9表达增加,呈一定时相性;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可能通过减少MMP-9的表达,抑制脑水肿的形成,具有对抗脑损伤的作用.

    作者:吴戈;万功山;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关于孕妇早产因素的临床观察分析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d)分娩者,其发生率为5%~15%[1].此时娩出的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故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早产的主要相关因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处理,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作者:尹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受教育年限作均衡性检验).实验组患者于骨折固定术后24小时由负责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做床上康复操;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在肢体疼痛消失后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于手术当日、术后1周、术后2周、1月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其下肢膝关节活动度、膝屈伸肌力、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下床时间,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实验组2周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屈伸肌力均较对照组增加明显,患者下床时间较对照组早,实验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早期的康复护理介入可协助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彭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力衰竭中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重,慢性心功能不全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血清白蛋白起到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转运血液中各种物质的功能,因此其常作为营养状况、肝功能状况及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而影响白蛋白的合成的病理状态和因素多种多样.本文就心力衰竭合并低蛋白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杜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支原体肺炎68例医学免疫功能的检验分析

    目的:以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医学中免疫功能的检验结果,为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资料,对患儿的身体指标进行检测,如: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C3等.结果:经过实施免疫功能检验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判断得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患者的IgM、IgA、IgE、C3、C4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或降低.结论:在医学临床观察中进行免疫功能检查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尽早发现病情.

    作者:袁瑞敏;李传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研究

    近年研究表明,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源性肺水肿以及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其技术、经验渐趋成熟,但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且应用效果尚有一定争议.本文对无创通气的一些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作者:杰措卓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美兰染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

    目的:术中通过在乳晕注射美兰寻找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病检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39例乳腺癌患者,先全身麻醉后,术前用美兰液4m注射于肿瘤周围及乳晕周围.由于乳腺皮内和皮下的淋巴管网丰富,而皮内皮下的淋巴管网和乳腺实质淋巴管网在乳晕区有丰富的吻合,因此将示踪剂注射于此,更易找到蓝染的SLN(sentinellymph node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 node biopsy,SLNB)SLNB的成功率将更高.[1]术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切除标本中,从肿瘤周围解剖出染色淋巴结、管,找到第一站巴结(前哨淋巴结).结果:本组39例中,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26例,检出率达66.67%活检出前哨淋巴结平均数1.76枚(0~3枚),清除腋窝淋巴结平均数13枚(7~19枚),47.1%病例仅为前哨淋巴结阳性.无一例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结论:用美兰染色方法,对手术者寻找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及清扫中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PROLIFT全盆重建技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早期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15例PROLIFT系统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探讨该方法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15例施行全盆底重建术与17例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术中时间及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盆底重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管留置时间重建组也短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PROLIFT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早期效果肯定.

    作者:王丽;郑明阳;严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家庭病床中西医康复治疗社区脑卒中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康复方法治疗社区中建立家庭病床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8例建立家庭病床的社区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采用常规内科加中西医康复方法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必要的健康宣教和康复咨询,但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Barther指数评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功能独立检查FIM、Berg平衡量表末期评定相对初期评定分数提高比率分别为171.6%、152.3%、169.9%、207.8%,对照组分别为129.0%、130.2%、130.3%、159.4%,两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家庭病床中西医康复治疗社区脑卒中患者有明显的疗效,而且方法安全.

    作者:李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针对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2012年6例老年病人跌倒的临床资料.结论: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外部因素为条件,自身因素起决定作用,医护人员及时识别跌倒潜在因素及积极有效应对是防止跌倒的关键所在.

    作者:邓四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脏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要求

    目的:探索合理的心脏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163例心脏手术后患者护理情况,观察综合护理结果.结果:163例患者临床恢复情况显示,临床治愈病例共有101例,治愈率为61.96%,临床好转病例共有59例,好转率为36.19%,死亡病例数共有3例,死亡率为1.85%.结论:对于心脏手术后患者ICU护理要求主要在于病理、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只有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到密切监护病情,使患者平稳渡过危险期,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廖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的护理

    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病人呼吸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呼吸机的应用有赖于病人的积极配合及医护人员的熟练的技术操作,也有赖于护士的自身素质和观察能力,以及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从而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效果.加强监护和护理,有助于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吕水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论基层医院感染的系统化管理

    医院感染不仅使得患者延续痛苦的折磨,增加个人和国家的费用开支,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甚至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当前,医院感染问题已经成为各大医院所共同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也逐渐成为各大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医学界进行科学研究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针对当前基层医院感染的系统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要的探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基层医院感染系统化管理的科学化.

    作者:王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