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行人员疗养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张开宇;张玮;吴峰

关键词:评价, 指标, 疗养效果, 飞行人员
摘要:建立了飞行人员疗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该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指标体系的全面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客观性进行了分析.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论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建设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本文在介绍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作为研究型综合大学的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作者对如何发挥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值得科技管理者参考.

    作者:陈文贤;张文琴;罗万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深入开展健康 教育确保人民群众健康

    目的: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发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一项措施.方法:医院加强了领导,健全完善了网络,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了一名副院长分管,成立了健康教育科,配备了一名专职人员,各科配备了兼职的健康教育宣传员.开展以社区、医院、公共场所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宣传内容包括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计划免疫等.结果:每年向市民及病员发放卫生科普宣传资料4万余份,医生查房时针对患者的相关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并使用了健教处方,覆盖面达∞%以上.各科共张贴300百多张醒目的禁烟标志,并通过办专栏等形式宣传,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结论:我院将继续按照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标准,进一步搞好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收集、分析等工作.

    作者:徐廷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宫腔镜手术的配合

    随着宫腔镜手术的发展,宫腔镜手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它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熟悉手术过程和掌握配合要领.我院从2000年11月至2001年11月开展宫腔镜手术39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蒲克春;曹明会;刘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

    简述昆明地区基本医疗保险活动一年来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成因,提出为保障医疗保险改革顺利运行的办法是:转变政府主管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的观念;加强宣传工作;增加医疗机构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等.

    作者:孙丹柯;王启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绝经后子宫出血40例分析

    绝经后子宫出血与恶性肿瘤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虽系功血的一种内膜病理改变,但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与生育期功血同等看待.为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与癌变的关系,现将我院近10年来治疗的4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刘菊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重庆市学生常见病十年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我市30所城乡中小学1992、1996、2000年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纵向观察分析.结果:视力不良、龋齿、肥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沙眼、营养不良、贫血、蛔虫得到了较好控制.结论:加强社会广泛宣传和学生健康教育,有的放矢地搞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

    作者:王青;张华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护理服务与药学服务

    国外学者于1987年提出了临床药学的新概念-药学服务,主张药师应该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展示自身在药物使用质量方面的能力(1).这标志着药房工作的另一次革命的到来.美国医院药师协会(ASHP)在其<药学服务申明>(2)中称述道:所有对于患者服务应包括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和药学服务.

    作者:孙玲艳;刘玲;祝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重度牙周病前牙前突的矫正治疗

    目的本文探讨用活动矫治器矫治成人重度牙周病所致的前牙前突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13例牙松动在Ⅱ.以上的牙周病患者均采用活动矫治的办法矫治上下前牙的前突及散在前突,改变咬颌关系及牙周状况.结果:13例患者矫治后均取得正常的外貌形态及咬颌关系,牙周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用活动矫治器矫治方法解除重度牙周病患者的上下牙前突及牙间间隙,改善牙周症状,恢复美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金玉;胡建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发性血气胸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发性血气胸的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方法对20例自发性血气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手术,8例保守成功.出血为胸壁粘连带断裂所致,气胸为肺大疱或结核病灶破裂所致.结论自发性血气胸的病理基础为带小血管的纤维索断裂,应充分引流,及时止血,防止休克.

    作者:杨继承;钱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早期妊娠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手术所引起的疼痛长期危害受术者的身心健康.为了减轻受术者的痛苦,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取了宫颈注射及宫颈浸润麻醉止痛法,取得了较显著的临床效果,现将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焦茹芳;胡爱华;孟庆香;姜振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孕妇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孕妇宫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定性PCR技术对随机选取的108例胎膜早破和100例同期正常产妇的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组UU或CT的阳性率为72.22%,其中UU阳性率60.19%,CT阳性率16.67%,两者混合感染率4.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显著升高;在UU或CT阳性者中,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阴性者.结论孕妇宫内UU、CT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其检测对临床预防胎膜早破,减少产褥病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波;蒋天伦;郑世菊;杨利华;府伟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护理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实施整体护理,关键在于护理人员观念转变及素质提高.护理查房是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工作质量及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下面谈谈我院护理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蔡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K3治疗胆绞痛 (附118例报告)

    医院19999年8月-2001年9月运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K3治疗急性胆绞痛11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烽;张新平;谭祥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刺加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外感风邪侵犯面部经脉,使气血运动受阻,面部经脉失于濡养而致[1].现代医学认为,面瘫是急性病毒感染和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水肿至神经受压,产生面神经炎所致[2].

    作者:刘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B超观察宫内节育环及其临床应用

    B超显像法观察宫内节育环(以下简称IUD)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B超可以直接观察宫内IUD的形态、位置与子宫腔、子宫壁肌层的关系,并可进行必要的测量,明确宫内IUD是否离开子宫腔(脱落)或能否起到避孕效果.一旦发现IUD有异常变化,则可及时处理,以保证其避孕效果.

    作者:阎利勤;魏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在高原地区开展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初步体会

    目的:评价在高原条件下开展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1月至2001年11月,对31例先天性心脏病在常温和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2-38岁,体重9-46kg.9例ASD均施行直接缝合术,VSD中8例直接缝合,14例行补片修补术.结果:术后均未出现低心排、灌注肺、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术后7-12天均痊愈出院.结论:高原地区开展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以明显减轻或避免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素芝;张胜天;肖颖彬;朱雁;郭灵常;陈忠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改良 Ncks法瓣环扩大成形后行儿童主动脉瓣置换术一例报告

    患儿,女,10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胸骨左缘第2~4肋间连续性机器样Ⅲ~Ⅳ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周围血管征阳性,右上肢血压115/40mmHg.心电图提示左、右室增大,以右室大为主.胸部x-光检查示双肺纹理较粗,轻度肺充血征象,主动脉结较宽,肺动脉段凸去,心尖向左下扩大.心脏超声提示: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动脉脉瓣狭窄(重度)并关闭不全(重度).

    作者:李亚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小板体积变化分析

    通过动态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外周循环血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变化,探讨其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陈熊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社区居民吸烟与疾病关系调查分析

    吸烟是不良生活方式中危害大的一个[1].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明确指出,吸烟是一种自己招来的缓慢残害自己和他人的疾病.为了了解静安区居民吸烟现状及吸烟所致危害,我们对社区居民吸烟情况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为社区控烟提供依据,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作者:陈茂芳;寿涓;卫志华;杨明健;李志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硫苯妥纳诱发支气管痉挛致心跳骤停的抢救(附三例报告)

    例1男,24岁,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0.1、阿托品0.5mg,硫苯妥纳300mg、氟芬1剂、司可林100m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顺利.听双肺呼吸音时发现胸部有红斑,双肺闻及哮呜音,心率120次/分.控制呼吸时气囊阻力很大.静注地塞米松20mg,氨茶碱0.25,呼吸囊阻力减小,双肺呼吸音清晰.术中麻醉偏浅时病人出现躁动,即2%硫苯妥纳120mg静注,2分钟后病人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血氧饱和度由98%骤降到76%,心音肖失.

    作者:林素芳;肖建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

主管:

主办:香港联合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