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孙莹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护理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后腹腔镜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中的广泛应用,其术前心理护理、血压监测以及术后管道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极大的帮助.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逐渐丧失随意运动的能力.左旋多巴一直是治疗PD的有效的基本药物,多巴丝肼(美多芭)是代表药物之一.随着PD情的进展,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的加剧,即使长期服用大剂量多巴丝肼,症状改善不明显[1],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32例PD患者,采用多巴丝肼与普拉克索联合应用进行治疗,观察二种药物联用的效果.

    作者:王继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笔者自拟的中药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尖锐湿疣的诊疗与预防

    目的:本人经二十多年近千例总结,探索尖锐湿疣{CA}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方法,尤其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亦作了探讨,总的思路是: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以中西医结合手段,外治为主,内治为辅的原则.发挥中医特色,其优势在于:从整体观念出发,注意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结合,注意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CA治疗后的复发,且毒副作用小.西医治疗CA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较快去除表面疣体,不足之处是创伤性和毒副作用大,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所以,中西医结合防治CA的研究表明,具有收效快,治愈率高,复发低等优点.

    作者:王玉兰;丁平;谢立辉;韩正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吸氧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予传统入水湿化方法吸氧,实验组予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吸氧,比较两组湿化噪音影响、氧气湿化源物质内细菌生长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湿化组在受湿化噪音影响、氧气治疗源物质细菌生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无细菌生长,从传播途径上杜绝医源性肺部感染、零噪音不影响患者休息、减轻护理工作负担等优点,临床上已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区洁兰;吴瑞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

    小儿肌性斜颈是多种因素所致的患儿胸锁乳突肌纤维样变性,挛缩,推拿常为首选.其手法多种多样,诸医家各有特点,但也不外乎局部按摩、点穴和牵拉.推拿能改善局部血运,缓解或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使肿块消散和吸收,恢复颈部的正常活动功能.从治疗结果看,本病治疗愈早愈好,所需疗程越短.

    作者:陆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给予阿昔洛韦针静脉滴注.两组均以7次为1个疗程,治疗满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好转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刺络拔罐对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促进疱疹痊愈和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作用,疗效理想,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柴文卿;江和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后腹腔镜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中的广泛应用,其术前心理护理、血压监测以及术后管道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孙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内普生联合少腹逐淤汤加减治疗痛经的45例临床分析

    现就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5例痛经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1].临床表现: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昏厥.

    作者:李连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骨不愈合

    肱骨干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后均会有骨折不愈合发生,常因长期的内或外固定导致局部骨质疏松,软组织及骨质条件差,使再次手术时使用加压钢板固定变得很困难.我们应用带锁髓内钉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19例肱骨干骨折不愈合,临床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司志军;王树海;石蛟;付国权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产后出血19例患者出血原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由于人工流产及多胎妊史增多,造成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本组19例,手术治疗1例,阴道分娩18例.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可以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黄燕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温馨护理提高剖宫产妇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馨护理对剖宫产妇舒适度的影响,旨在提高产妇舒适度.方法:对来我医院产科住院的90例剖宫产妇实施温馨护理为实验组,观察记录产妇舒适度情况,与同期设为对照组的9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剖宫产妇相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意义.结论:对剖宫产妇实施温馨护理,提高了剖宫产妇身心舒适度和产科服务质量.

    作者:李雪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观察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38例中显效30例,占78.95%,有效5例,占13.16%,无效3例,占7.9%,总有效率92.1%.对照组30中显效12例,占40%,有效8例,占26.67%,无效10例,占33.33%,总有效率66.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硝酸甘油不失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米娜瓦尔·司拉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0.83%,治疗组总有效率94.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效果较好.

    作者:查天兰;潘雷;王蔚盺;张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直线偏振光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腱、腱鞘、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的一种慢性损伤性炎症.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肩部疼痛,并可向颈部和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患部畏风寒,肩关节呈不同程度僵直,手臂上举,外旋后伸等动作均受限[1].我科采用直线偏振光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邓昕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耳穴埋豆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4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验组予耳穴埋豆治疗,每日每穴位按压五次,每次半分钟.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发作持续的时间及心电图改变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的时间及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丽芬;谢幸华;潘惠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循证护理贯穿于胃镜检查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BN)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工作理念,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护理,笔者统计本院2011年6月-12月作胃镜检查患者4846例,实施循征护理,让他们更好地配合检查,安全成功率100%,无一例意外,无一差错、纠纷.

    作者:马志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诊救治程序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程序各个环节中环环相扣实现一体化的方法,评价急诊救治过程中程序一体化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不同阶段两种急救模式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346例和实验组372例,并总结统计相关数据做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诊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的例数、现场急救成功例数、转运成功的例数、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的例数、收入ICU或专科病房两小时内死亡的例数,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救治程序形成有效一体化管理是保障急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仕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采用改良小夹板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采用改良小夹板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0年间收治的81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1例,年龄在53-78岁之间,女性40例,年龄在58-85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小夹板外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81例患者中,观察组44例,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2%,对照组37例,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8.4%.结论:在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疾病时,采用改良小夹板外科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松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秋冬季腹泻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秋冬季腹泻患者8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副作用发生,对照组粒细胞减少、血胆红素水平升高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秋冬季腹泻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显著改善了预后,不良反应少,明显提高了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毛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无痛分娩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痛分娩,对照组给予正常分娩,观察两组患者在焦虑程度、疼痛评分、产程进展、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程度、疼痛评分、产程进展均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可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减轻产妇焦虑、加快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新生儿健康分娩,是一种有效的分娩方式.

    作者:李学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