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新形势下医院废水及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

葛扣喜;徐旭东

关键词:医院废水, 医疗废物, 管理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袭击,对医院废水及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工作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充分认识到医院废水及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当前和今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医疗卫生机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文章提出,做好新形势下医院废水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一要靠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三要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四要加强医疗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实行医疗废物产业化管理,将医院废水及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的自律与维权

    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与精神病、肝炎病、手指〈肢〉创伤病人打交道的专科医院,现有职工160人,设床位150张,年收治病人1067人左右,门诊近18500人.

    作者:梅九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认知疗法对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对31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旨在提高服药依从性的认知疗法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服药依从性由61.29%提高到100%,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认知疗法对于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所帮助.

    作者:冯慧;孙荣艳;霍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后尿崩症20例临床诊治

    外伤性尿崩症是颅脑外伤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该病易引起水电解质失衡而危及生命.我们自1998年至今共收治20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建;侯松玉;陈复苏;王业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新形势下医院废水及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

    文章针对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袭击,对医院废水及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工作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充分认识到医院废水及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当前和今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医疗卫生机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文章提出,做好新形势下医院废水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一要靠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三要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四要加强医疗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实行医疗废物产业化管理,将医院废水及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作者:葛扣喜;徐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医院如何营造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以理想的人或人性的观念去关心爱护人.医院人文关怀是医院及其员工以人性、人道的观念关注、关心、关爱服务对象的感觉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化,是在一定物质条件下大限度为服务对象着想的文化.医院人文关怀还存在许多人文方面的病态.医院营造人文关怀应从物质、技术、教育、行为、内修等多个层面展开.

    作者:顾康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食管癌病变长度在内镜、钡餐和术后病理上的差异及分析(附50例报告)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病变长度在内镜、钡餐和术后病理上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手术治疗的资料完整者50例,将内镜报告长度和钡餐报告长度分别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做t检验.结果发现食管病变长度在内镜、钡餐与病理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作者认为这一差异的原因与检查手段本身的特点和检查者人为因素有关,并提出术者要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对病变长度作出合理的判断,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蔡建泽;姚立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外科危重病人呼吸道护理体会

    据有关资料报道,外科危重占住院病人的4.87%,其死亡率按损害器官不同及损害器官多少,分别达到34.2%、100%.护理在危重病人治疗及病情观察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得失举偶

    急腹症是以突然发生急性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痛是因为不通所引起的,即不通则痛.

    作者:王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未予抗凝治疗的栓塞低危房颤患者复律后栓塞情况研究

    目的:研究对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栓塞低危慢性房颤患者复律是否安全.方法:对2000年6月~2003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28例未予抗凝的慢性房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跟踪随访4周,观察出现血栓栓塞病变的情况.结果患者房颤的平均持续时间是21±23天,超声检查左房径40.5±6.5,左室射血分数53.9±6.8%.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血栓栓塞病变.结论对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栓塞低危慢性房颤患者复律是安全,出现血栓栓塞的危险性不大.

    作者:于靖;伊艳慧;王兴荣;张连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病理与临床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病理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10、TNFα和IFN,与20例正常对照比较,并分析细胞因子与临床的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因子用ELISA法测定.结果 1.RA组外周血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IL-10、TNFα和IFNγ与类风湿因子均呈正相关.2.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IL-10、TNFα和IFNγ参与了RA的免疫病理过程.

    作者:寿涛;李芹;宋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原癔症群体发作患者34例临床分析

    我院近日收治治愈一批癔症群体发作患者34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4例为在暑假期间进行军训的本地小学学生,均为女性,年龄8-14岁,平均11.5岁.

    作者:曾燕;吴彦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青海省献血者首次CMV的血清学调查

    CMV感染的特征是出现巨大的细胞,有典型的胞浆内及核内包涵体,故称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疱疹病毒的DNA病毒,分布甚广,人与其他动物均可遭受感染,引起很多疾病,并可经输血传播.

    作者:贾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在分娩镇痛中运用

    探讨孕产妇进入活跃期行穴位注射对减轻宫缩痛以及第一、二产程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初产妇采用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即穴位注射腰俞穴组,对照组即运用传统方法即助产人员出现宫缩痛常规给予按摩子宫以及放松训练,从而进行临床动态分析.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均有所提前,有统计学意义(P<0.03)应用穴注射减轻疼痛,有效率达100%.结论:穴位注射腰俞穴能减轻疼痛,缩短一、二产程,降低因不能耐受宫缩痛而要求手术的孕妇剖宫产率.

    作者:张爱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门诊药房的药品发放及合理用药

    门诊药房作为一个医院对外发放药品的窗口,要做好此工作需要掌握全面的药学知识,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有很好的服务态度,要有严谨诚实而又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

    作者:马国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尿液标本实验前后的质量控制

    现代医学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的提升越来越依赖实验室的诊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我们必须进行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是实验前、中、后的一系列完整的实验室科学管理.质量控制不应只注重实验中的质量控制,还要特别注重实验前、后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中、后三部分,许多医务人员(包括部分检验人员)只关注实验本身的质控,忽略整个质量控制.通过尿液标本实验前、后质量控制,我们不难看出,实验前、后与实验中的质量控制同等重要,它们一环扣一环,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偏差,就会使检验结果发生错误,导致临床误诊、漏诊,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使医疗质量下降.

    作者:黄维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氟伐他汀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氟伐他汀以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5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28),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X=4.86,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ACS早期应用氟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

    作者:翟为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与保健

    女患者,51岁,心电图结论注明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T波改变.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后的心电图改变而取决于供血不足的轻重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现作如下论述:

    作者:张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探讨大学生中女性的特殊心理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这一群体下日益突显.分析女性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社会大环境,应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正确引导,帮助她们消除不良心理倾向,顺利步入社会,踏上新的人生道路.

    作者:白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选择符合WHO标准,具有至少三个月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的患者10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疗程8周,复方丹参滴丸组52例,消心痛组50例,观察抗心绞痛的疗效、缺血性心电图变化、提高心律变异及降脂作用.结果①复方丹参滴丸组抗心绞痛显效率69.2%(36例),消心痛组52.0%(26例).②复方丹参滴丸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3.5%(33例),消心痛组40.0%(20例).③复方丹参滴丸组胆固醇(TC)降低21.6%,甘油三脂(TG)降低18.3%.消心痛组依次为9.6%,10.9%.④复方丹参滴丸能提高心率变异性,较好地抑制过亢的交感神经兴奋,调节病人植物神经平衡状态,减少猝死、严重心律失常等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其毒副作用很小.本研究提出,对稳定型心绞痛的长期治疗,复方丹参滴丸较消心痛更为合适.

    作者:吴万碧;郭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哮喘持续状态抢救体会

    作者用综合治疗措施抢救30例哮喘持续状态,有效率100%,无1例死亡,本文着重介绍了各种药物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

    作者:周先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

主管:

主办:香港联合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