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继成;葛跃华;包承群;卜晟彬;池华升;陈小锋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脑卒中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中医综合护理.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3d、入院1个月、入院3个月时评价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入院1个月和3个月时BI评分和FMA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景华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寻找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护理与病情观察经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诊断为胎盘早剥的孕妇23例为观察对象,对她们进行精心护理与观察.主要的护理措施有基础护理、严密观察产妇情况、阴道出血的观察、胎儿胎心监护、预防感染的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通过给于本组孕妇23例以有效的护理观察,降低了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危害,预防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23例孕妇无1例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严密观察胎盘早剥孕妇病情,给予精心护理,有效地护理促进了产妇早日康复,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仝荣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肛门白斑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30例患者采用肛周封闭加手术治疗为治疗组,并设30例艾洛松外敷为对照组.并定期随访.结果:2组总有效率3月后为80%、50%,6月后为76.7%、33.3%.结论:肛周封闭加手术治疗肛门白斑,疗效较佳.
作者:高素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结肠癌并发梗阻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结肠急症手术的85%.对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由于其临床特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临床处理的分歧较多,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我院自2003-2009年共收治梗阻性左半结肠癌60例,现将其外科治疗情况分析如下.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患者行术中肠道灌洗,左半结肠癌根治Ⅰ期切除吻合术,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饮食,无吻合口漏发生及死亡病例.结论: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肠道灌洗,采取左半结肠癌根治Ⅰ期切除吻合术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佟兴强;李雪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的中医治疗与护理方法,用于指导中医临床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方法:对47例患者采用中医剌络放血和雷火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膳食护理,皮肤护理,辩证护理等中医护理措施.结果:我科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47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剌络放血加雷火灸治疗与中医护理后,治愈41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8%.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中医疗法配合中医护理措施对治愈带状疱疹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学文;秦少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0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治疗组用本科自制中药养阴方,研碎成粉,用醋调成干湿适度泥状,搓成扁豆大小药丸,贴敷特定的曲池穴等,每日一次,7日为一疗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穴位贴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且能保持血压的稳定性.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作为高血压辅助治疗,达到降压作用.
作者:周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所选的28例脊髓损伤患者资料,对其在入院后及术后对心理、呼吸道、泌尿系统、体位、预防褥疮、饮食调节等进行临床护理及系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对2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规范护理4个月之后进行Barthel评分,评分结果显示为66.35±13.56,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经过治疗后1年有17人可以使用轮椅、支具或是拐杖自理,总有效率达到64.23%.结论: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有规律的护理,不但可以避免患者损伤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及早恢复正常生活,增强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泽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从本校2009级护理专科学生中随机抽取1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人,实验组在临床实习前进行2周的模拟医院仿真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训练模式.出科后统一进行考试.结果实验组各项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模拟医院,仿真训练可使学生缩短临床适应期,并且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作者:程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64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常规和激励机制管理,使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对比两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两组护士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人群,说明护士大多存在一定负面心理状态,实验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激励机制管理能改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结论: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不但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可以缓解护理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谢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置管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作者:张道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是治疗直肠癌的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外科新技术,与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术中肿瘤受挤压小,肠道干扰小,病人术后痛苦少、下床活动早、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1].对于恶性肿瘤手术,除了无菌技术外,无瘤技术更为重要.外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不断强化无瘤观念,高度重视无瘤技术操作,为预防术中医源性肿瘤的播散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在腹腔镜下施行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105例,现将应用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锦萍;陈信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采取个性化舒适护理方式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12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舒适护理方式,记录患者满意度、手术成功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2%的心理症状发生率要远低于对照组16%的发生率,观察组4%的并发症发生率要远低于对照组18%的发生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50例患者的自信心、满意度和手术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采取个性化舒适护理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手术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熊细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改良的夜查房模式,更好地发挥夜间值班护士长的职能,降低夜间高发时段的护理风险,提高夜间护理质量.方法:坚持每天由2名护士长值班,由护理部统一安排分组并制定夜查房轮转表,值班时间为18∶00~8∶00,查房内容由护理部以量化表格形式打印出来,值班者严格按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查房考核结果与科室护理考核和护士长工作质量考核直接挂钩.结果:改良后的护士长夜查房制度细化并规范了护理流程,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减轻了当班护士压力,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保证了护理质量及安全.
作者:万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温馨护理对剖宫产妇舒适度的影响,旨在提高产妇舒适度.方法:对来我医院产科住院的90例剖宫产妇实施温馨护理为实验组,观察记录产妇舒适度情况,与同期设为对照组的9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剖宫产妇相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意义.结论:对剖宫产妇实施温馨护理,提高了剖宫产妇身心舒适度和产科服务质量.
作者:李雪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证候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58例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进行推拿配合神阙灸治疗.结果:58例经2-12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3],有效率达100%.结论:推拿配合神阙灸能温中散寒,健脾益气,和胃止痛,能有效治疗因脾胃虚寒引起的长期脘腹胀痛、痞满不舒,不思饮食、手足不温等症.该疗法治疗过程舒适无痛苦,病人容易接受,也无不良反应且疗效可靠,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化验单或报告单的结果常常用(+)、(-)来表示.这里的(+)、(-)并不是数学计算时加、减的符号,而是用来表示结果的阳性、阴性.有的人不太了解(+)和(-),阳性和阴性的实际意思,弄不清它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廖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龈炎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碘甘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实验者明显过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细菌抗菌效果显著,是治疗牙龈炎的较好的药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通过对进行介入灌注化疗的病人采取系统周密的护理计划,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脑疝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经早期观察、降颅压治疗及正确护理,9例患者恢复良好,生活基本自理,占29.0%;不同程度的残疾10例,占32.3%;3例处于植物状态,占9.6%;9例因脑疝死亡,占29.0%.结论:正确观察与护理有利于脑疝的预后.
作者:李秀红;詹乐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指战员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非手术治疗的膝关节损伤的指战员20例,给予本体感觉训练、理疗按摩、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受伤指战员康复前后的患侧及健侧膝关节位置觉测试和膝关节功能进行总体评分.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患侧的位置重现的平均偏差变小,不同角度的偏差也变小,康复初期健侧平均偏差及各组偏差均小于患膝(P<0.01);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初向比较,患侧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不稳定单项评分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膝关节受伤的指战员的康复治疗中,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关节稳定性的恢复有促进的作用.
作者:李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