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温通手法治疗肩部寒痹60例

庞中良

关键词:温通手法, 寒痹, 温经散寒, 通络止痛
摘要:肩部寒痹为肩痹的一类证型,是临床常见病症,是由于正气不足、气血亏虚,肩部感受寒邪,寒邪客于经络,痹阻气血而发病.为了寻找推拿治疗本病的有效适用手法,笔者曾运用温通手法,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治疗肩部寒痹60例,痊愈4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证实推拿温通手法对本病有着较强的适用性.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后路矫形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采用后路矫形术治疗8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相应护理.结果: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经后路矫形手术治疗后,通过精心护理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对采用后路矫形手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患者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做好体位及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同时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学红;田亚君;王学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论利尿剂新的潜在危害

    资料显示,利尿剂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随即与肼屈嗪、利血平、地巴唑等共同成为当时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曾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指南中推荐对多数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都应该首先使用利尿剂,联合使用2种以上降压药物,其方案中必须包含噻嗪类利尿剂.然而,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发现,利尿剂和一些新药比较,可能存在一定的劣势,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利尿剂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可能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一些不良的预后,或抵消降压带来的益处.而且,近年来利尿剂的一些新的潜在危险亦逐步被发现,现就此作一论述.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推拿温通手法治疗肩部寒痹60例

    肩部寒痹为肩痹的一类证型,是临床常见病症,是由于正气不足、气血亏虚,肩部感受寒邪,寒邪客于经络,痹阻气血而发病.为了寻找推拿治疗本病的有效适用手法,笔者曾运用温通手法,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治疗肩部寒痹60例,痊愈4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证实推拿温通手法对本病有着较强的适用性.

    作者:庞中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胃癌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护理体会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其特征为胃排空迟缓,其原因是正常胃调控功能异常.多见于腹部手术,尤以胃和胰腺术后多见,据文献报道妇科手术、食管手术以及心肺移植术均可出现,近年来发生有上升趋势[1,2].PGS主要表现为术后开始进食的1~2d或由流质饮食向半流质饮食过渡时,餐后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和体质量减轻等,可持续数周甚至数年.

    作者:胡雅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尖锐湿疣的诊疗与预防

    目的:本人经二十多年近千例总结,探索尖锐湿疣{CA}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方法,尤其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亦作了探讨,总的思路是: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以中西医结合手段,外治为主,内治为辅的原则.发挥中医特色,其优势在于:从整体观念出发,注意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结合,注意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CA治疗后的复发,且毒副作用小.西医治疗CA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较快去除表面疣体,不足之处是创伤性和毒副作用大,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所以,中西医结合防治CA的研究表明,具有收效快,治愈率高,复发低等优点.

    作者:王玉兰;丁平;谢立辉;韩正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能力(MBI)的影响.方法:对91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均常规给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彩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平均于病后一周内开始按康复流程进行综合康复流程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每四周一疗程,每天一次,后采用Fugl-wdfer(FUA)评分法[1]及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组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陈江华;王成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内普生联合少腹逐淤汤加减治疗痛经的45例临床分析

    现就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5例痛经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1].临床表现: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昏厥.

    作者:李连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微生物学标本采集和运送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集、运送现状.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间通过医院感染管理办深入临床,观察了各临床科室采集微生物学标本的情况.结果:发现各科在容器选择、采集时机、方法和运送过程等多个环节存在着缺陷.结论:亟需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微生物学标本采集、送检规范的知识及操作培训,改变不合理的工作程序,以提高标本采集合格率,确保标本送检质量.

    作者:林淑萍;邓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后腹腔镜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中的广泛应用,其术前心理护理、血压监测以及术后管道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孙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和NO含量的变化

    目的:通过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血清ET-1、NO含量的比较,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和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法检测患者和正常人血清ET-1、NO含量的变化,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血清ET-1含量稳定,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NO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NO含量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临床诊断、治疗的实验性指标之一.

    作者:王战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科护士如何履行告知义务

    由于心理疾病患者的特殊性,从事心理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必须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全面了解病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研究和实施对心理疾病病人科学管理的方法和制度,确保病人安全,促进医患和谐,其中如何在护理活动中正确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是安全护理的重点.

    作者:秦绪英;古倩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笔者自拟的中药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受试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2.86%,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给予硫酸镁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脏负荷,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买吐送·艾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阑尾炎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45例阑尾切除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阑尾炎患者均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在明确诊断为阑尾炎后,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应该进行手术治疗,但术前术后要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陈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析

    目的:观察分析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经验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采取全身麻醉的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5min、10min的Ramsay评分与麻醉前相比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皆比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要高.

    作者:陈晓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手法与康复治疗婴幼儿斜颈5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与康复治疗对婴幼儿斜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婴幼儿斜颈的患儿,采用手法与康复进行治疗.结果:本组59例中,临床治愈者42例(70.1%);临床明显好转者11例(18.6%);临床有效者4例(6.8%);总有效率95.5%.结论:手法与康复治疗婴幼儿斜颈的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

    作者:张利巧;闫战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靶点治疗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腿痛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改变,导致大部分成年人都患有轻重不一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以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突出的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我院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应用洪强医疗公司生产的射频治疗仪的腰椎间盘治疗电极在突出部分的病变髓核部位直接射频热凝,使突出部分的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从而使突出的髓核马上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会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女性尿失禁的综合康复

    尿失禁严重影响着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中除了一般常规治疗外,综合的康复处置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她们身心舒适,健康生活.

    作者:刘兆丰;赵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手术护理分析

    目的:对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手术护理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84例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患者当中,死亡1例患者,死亡率为1.19%,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病情较重,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配合以及做好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

    作者:张舞红;张苏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肌肉注射导致皮下组织感染探讨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后发生皮下组织感染的情况.方法: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后,针对肌肉注射所导致的皮下组织感染发生机制采取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后,感染的发生率减少.结论:在临床肌肉注射工作中,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减少或者杜绝皮下组织感染的发生.

    作者:曾凤翔;徐恒;陈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