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屏
机械通气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是重症监护病房里常用抢救措施之一.其基本目的是促进有效的通气和气体交换,使得血气结果维持在正常的范围.护理质量无疑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30例患儿临床护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使我们知道规范的小儿机械通气护理措施能提高呼吸机辅助治疗质量,缩短上机时间,提高机械通气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刘艳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0.83%,治疗组总有效率94.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效果较好.
作者:查天兰;潘雷;王蔚盺;张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声像图特征,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率.方法:对2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的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声像图特征明显,能直观的显示病变的阑尾.结论: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无创、经济的优势检查方法.
作者:黄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带蒂骨皮质复合皮瓣移植修复四肢骨折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四肢骨折外露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带蒂骨皮质复合皮瓣移植进行修复,术前、术中彻底清创受区,切取带蒂骨皮质复合皮瓣修复创面,对皮瓣的外形、血液循环和感觉进行观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治疗组的25例四肢骨折外露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24例,皮瓣坏死1例,治愈率为96.00%;对照组的25例四肢骨折外露患者中,治愈17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68.00%,可见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蒂骨皮质复合皮瓣移植在治疗四肢骨折外露上明显优于常规疗法,是修复四肢骨折外露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林伟良;潘学文;丁彦儒;韦汉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总结护理工作管理经验.方法:分析2010~2011年我科护理纠纷事故资料,对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统计,总结,并制订相对应的措施,总结有效对策.结果:2010年(措施实施前)和2011年(措施实施后)护理工作投诉的主要原因是医嘱执行不严格,技术操作执行不严格,患者病情观察不到位,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实习生带教不到位(#P<0.05),2011年护理工作投诉总例数,及各原因引起的投诉例数相对于2010年有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顾以往护理纠纷事故记录,总结主要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相应措施使护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得到解决,护理纠纷事故发生减少,患者对本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杨义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月间门诊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温针灸的方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0d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6.7%和96.7%,36.7%和90.0%,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观察组患者的压痛指数更小,握力增加的更大,关节肿胀缓解的更明显,晨僵时间更短(P<0.05).结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借鉴.
作者:董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对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评价不同方法学的检测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经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的HBsAg水平,分析三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和精密度.结果:化学发光法测定灵敏度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灵敏度高,三种方法用于低浓度HBsAg检测时,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均高,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对HBsAg阳性检出率高的特点,其优势尤其在检测低浓度HBsAg时体现更充分,值得临床作为低浓度HBsAg检测时推广应用.
作者:樊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的护理.方法:通过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后的观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和体会做相应介绍.结果:36例患儿中,除1例因分流管感染而拔除,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极为重要.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浸浴配合针刺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3月86例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应用中药浸浴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ROM)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OM的恢复强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浸浴配合针刺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表现和影响因素.方法:本次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所收治的10例轻度胃肠炎婴幼儿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实施了18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良性惊厥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随访和分析发现,轻度胃肠炎婴幼儿良性惊厥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年龄、季节等因素有关,且患者的脑髓液、血生化和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均完全症状.讨论:本次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主要发生于冬季,1至2岁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邓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宫外孕患者在早期与正常妊娠没有明显区别,但随着胚胎的长大可以穿破输卵管壁或自输卵管伞端向腹腔流产,造成腹腔内出血,甚至因失血性休克威胁孕妇的生命.所以,要尽早诊断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近年来由于超声显像在妇科的应用,为临床早期诊断宫外孕及治疗的选择和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新途径.我院自2006年7月~2007年9月应用B型超声波诊断宫外孕28例,并经手术证实.
作者:马彦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机理和手法治疗本病症机理的探究,寻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病症的方法.方法:运用三步三位手法,辅助配合内服中药、针刺治疗.结果:本组56例,总有效率81%;得到随访的34例中总有效率8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原间隙或者上下间隙椎间盘再突出,其次是术后继发的硬脊膜粘连或者非手术间隙黄韧带增厚,再次是椎体和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等;正确运用手法,辅助配合内服中药、针刺治疗是治疗本病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晏宏伟;吕慧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12年5月行肠镜检查确诊的结肠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息肉标本用行HE染色和病理形态学观察,按WHO诊断标准复查切片,观察息肉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病理类型与不典型增生、息肉体积大小与癌变率的关系.结果:息肉病理类型腺瘤型息肉61例、炎性息肉29例,增生性息肉10例.其中恶变8例,全为腺瘤型,管状腺瘤1枚,绒毛状腺瘤5枚,混合型腺瘤2例;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1例,降结肠1例,升结肠1例;8例恶变患者年龄平均(56.45±19.56)岁、息肉直径(1.86±0.45)cm均大/高于92例未恶变患者的(44.67±22.67)岁、(1.20±0.36)cm(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恶变与其组织类型密切相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因此,内镜检查对镜下所见息肉应多处多块活检,并全瘤进行病理检查.
作者:冯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可导致患者不育及低雌激素水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闭经和性器官萎缩等,患者可出现阵热多汗、面部潮红、性欲低下等不同程度的低雌激素症状,给女性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对卵巢早衰的治疗西医主要采取激素替代疗法,中医主要是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较之西医的激素替代疗法具有副作用小的优点,试验研究及临床观察显示疗效显著.卵巢功能早衰对年轻妇女是一种灾害性的生理与心理打击,在对她们给予社会上和心理上支持的同时,应给予相应的医学治疗.
作者:郑丽;袁继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体外循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广泛应用,由此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研究表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有两种机制,即坏死和凋亡,并且凋亡是重要原因.如何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已成为心肌保护的研究热点.综述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证据、可能的相关机制、参与调节的相关基因分子和信号转导、以及初步阐述目前减少心肌凋亡的方法.
作者:赵业芳;王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以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老年股骨下端骨折需手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全身麻醉,实验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期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变化明显.但实验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小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小.
作者:谢傲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发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伴发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584,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X2=2.257,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伴发冠心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逐渐丧失随意运动的能力.左旋多巴一直是治疗PD的有效的基本药物,多巴丝肼(美多芭)是代表药物之一.随着PD情的进展,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的加剧,即使长期服用大剂量多巴丝肼,症状改善不明显[1],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32例PD患者,采用多巴丝肼与普拉克索联合应用进行治疗,观察二种药物联用的效果.
作者:王继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重症药疹是严重危及生命的药物反应,常见的重症药疹包括剥脱性皮炎型、多形红斑型和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物经口服或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性反应.重症多型红斑型药疹属于重症药疹中的一型,患者全身情况严重,短期内进入衰竭状态,黏膜损害广泛而严重,广泛累及口腔、鼻、咽、眼、尿道、肛门和呼吸道黏膜,发生大片糜烂和坏死,出现严重毒血症状,若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我科2011年5月2012年7月收治23例重症多型红斑型药疹患者,经积极抢救护理,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莉;赵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者常见.加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可以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可有效防止疾病传播,而且对于治疗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解决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在抗病毒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护理.结果: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使病毒性肝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加强护理让患者予以配合,可有效防止疾病传播,而且对于治疗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