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胆外科护理管理经验总结

杨义会

关键词:肝胆外科, 护理管理, 护理纠纷
摘要: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总结护理工作管理经验.方法:分析2010~2011年我科护理纠纷事故资料,对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统计,总结,并制订相对应的措施,总结有效对策.结果:2010年(措施实施前)和2011年(措施实施后)护理工作投诉的主要原因是医嘱执行不严格,技术操作执行不严格,患者病情观察不到位,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实习生带教不到位(#P<0.05),2011年护理工作投诉总例数,及各原因引起的投诉例数相对于2010年有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顾以往护理纠纷事故记录,总结主要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相应措施使护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得到解决,护理纠纷事故发生减少,患者对本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作套管针,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针管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外,便于肢体活动,患者在躁动不安时不易脱出,同时又能快速给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钢针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常规静脉输液每人每次操作时长约2-3分钟完成,而采用静脉留置针可缩短0.5-1分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可有针对性的随时进行输液治疗,已被广大护理人员及患者所采纳接受.

    作者:汪君洁;邓太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广泛,而且病程长、易复发,故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疗效欠佳.本文主要探讨中医传统康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方式,以此减少患者的痛苦,减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杨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成人急性声门上喉炎36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声门上喉炎患者的治疗措施及护理要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36例急性声门上喉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的护理等.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过精细的治疗及呼吸道护理患者呼吸平稳,疼痛消失,全部治愈出院,效果满意.结论:在护理急性声门上喉炎的患者时,呼吸道护理尤为重要,及时治疗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汪爱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5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与内镜下分析

    老年消化性溃疡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消化性溃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胃镜诊疗技术的完善,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确诊病例呈上升趋势.本文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我院胃镜室确诊的老年消化性溃疡150例与同期检出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286例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张云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吸氧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予传统入水湿化方法吸氧,实验组予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吸氧,比较两组湿化噪音影响、氧气湿化源物质内细菌生长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湿化组在受湿化噪音影响、氧气治疗源物质细菌生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无细菌生长,从传播途径上杜绝医源性肺部感染、零噪音不影响患者休息、减轻护理工作负担等优点,临床上已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区洁兰;吴瑞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在病情观察、基础护理、药物、营养、心理支持上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恢复期适当锻炼,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结果:完全痊愈20例,病情好转34例,放弃治疗6例,死亡2例.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保证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袁文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运动的方法

    各种手术后,患者常因身体虚弱、惧怕痛疼和(或)某些器官功能障碍等而不愿早期进行运动.但术后长期卧床休息,常引发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轻者使患者康复延迟,重者将导致全身肌肉萎缩、甚至留下一些永久性的后遗症.

    作者:魏秀兰;高秋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药具管理之重要性——浅探当前农村地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策略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专家学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国计划生育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基层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可促进药具品种的发展与更新,保证广大育龄群众能够用上便捷、有效、安全的避孕药具,从而满足其生育健康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在地区农村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优化当前农村地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作者:陈林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女性尿失禁的综合康复

    尿失禁严重影响着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中除了一般常规治疗外,综合的康复处置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她们身心舒适,健康生活.

    作者:刘兆丰;赵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和NO含量的变化

    目的:通过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血清ET-1、NO含量的比较,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和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法检测患者和正常人血清ET-1、NO含量的变化,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血清ET-1含量稳定,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NO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NO含量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临床诊断、治疗的实验性指标之一.

    作者:王战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穴位按压对腹部术后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对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穴位按压组各30例,均行常规术后对症治疗,穴位按压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穴位按压治疗,观察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发现,穴位按压组术后腹痛、腹胀、切口痛、呃逆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压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穴位按压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穴位按压可明显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压可有效改善腹部术后患者腹痛、腹胀等情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效果肯定.

    作者:李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门诊治疗帕金森病联合心理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在门诊治疗的病人行常规治疗并联合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月的门诊帕金森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给予观察组常规治疗并联合心理治疗,给予对照组只有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跌倒、受伤、抑郁状况及失控状态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跌倒、受伤、抑郁状况及失控状态的表现几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帕金森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并联合心理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患者跌倒、受伤、抑郁状况及失控状态的发生,有效地减慢了患者病情的发展.

    作者:孙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CT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脊柱疾病,大多由于腰肌劳损、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一侧或双侧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疼痛等临床特征[1],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射频热凝术(RFA)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方法,于2000年7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该项技术能很好地控制掌握热凝靶点与神经根的关系、热凝靶点的温度及范围,治疗过程中能极大减少损伤神经及其它结构的风险,并发症少、死亡率极低,不破坏脊椎结构及稳定性,康复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手段中发展较快的一项技术.我院自2012年1月至5月采用RFA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岚;章姝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论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意义与应用的具体措施,以便为急诊患者提供质量更好的护理.

    作者:庄会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药浸浴配合针刺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浸浴配合针刺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3月86例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应用中药浸浴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ROM)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OM的恢复强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浸浴配合针刺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金双歧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病毒由内、外两层衣壳及含11片段的双股RNA核心组成;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黏膜上皮细胞,使绒毛顶端上皮脱落,绒毛变短,脱落上皮被由隐窝新产生的上皮取代,这些新上皮细胞不够成熟,缺乏双糖酶.因此腹泻发生机制与绒毛破坏影响吸收,双糖酶缺乏及上皮细胞损伤,进入肠腔分泌.金双歧片主要含有双歧杆菌活菌,其活菌数量达每克1亿个,能有效地补充人体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调节人体肠道中的菌群平衡,具有双面调节作用.双歧杆菌可阻止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入侵和定植,并维持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肠道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同时还可激活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二者两用可以明显缩短病程,疗效好.

    作者:乔石钰;陈英;李红梅;常香云;侯春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经筋疗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初步探讨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中风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增加,它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则成为了医疗界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近20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对脑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是,对脑中风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尚存在诸多问题.如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基本治疗模式主要沿用急性期、恢复期的常规康复治疗等.本文主要探讨经筋疗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以探索出更加实用的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方案.

    作者:任国旺;王艳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等.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引进新技术<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16例,随诊316例,时间3-8个月,优良率87.9%.该手术适应于腰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易掌握的特点,术后护理上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穴位贴敷、自拟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等,病人恢复情况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代高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改良护士长夜查房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改良的夜查房模式,更好地发挥夜间值班护士长的职能,降低夜间高发时段的护理风险,提高夜间护理质量.方法:坚持每天由2名护士长值班,由护理部统一安排分组并制定夜查房轮转表,值班时间为18∶00~8∶00,查房内容由护理部以量化表格形式打印出来,值班者严格按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查房考核结果与科室护理考核和护士长工作质量考核直接挂钩.结果:改良后的护士长夜查房制度细化并规范了护理流程,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减轻了当班护士压力,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保证了护理质量及安全.

    作者:万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脓毒症患儿血糖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0例脓毒症患儿进行血糖监测,分为应激性高血糖(SHG)组和无应激性血糖(NSHG)组,同时对各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分析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50例脓毒症患儿中,死亡43例,存活107例.SHG组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NSHG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糖与疾病危险程度、器官功能障碍数目呈正相关,血糖越高、预后越差、动态观察血糖变化是掌握病情程度,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管有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