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区洁兰;吴瑞珍

关键词:零感湿化, 零感吸氧管,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吸氧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予传统入水湿化方法吸氧,实验组予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吸氧,比较两组湿化噪音影响、氧气湿化源物质内细菌生长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湿化组在受湿化噪音影响、氧气治疗源物质细菌生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无细菌生长,从传播途径上杜绝医源性肺部感染、零噪音不影响患者休息、减轻护理工作负担等优点,临床上已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2组在注意饮食、休息、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手段,均予厄贝沙坦300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口服每次6片,每天3次.观察2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前后两组蛋白尿、肾功能得到改善,但蛋白尿、肾功能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素琴;赵国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骨病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166例骨伤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86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组80例患者仅应用一般护理模式.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护理后,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患者,疼痛、红肿、压痛、焦虑等症状较常规护理患者明显减轻,住院时间亦大大缩短.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伏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关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作者:冯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掌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

    目的:探讨掌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21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患者,均采用掌板结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6-24个月的随访,对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21例患者治愈1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1例患者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效果良好,2例随访过程中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结论:掌板结合外固定架有利于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有效稳定骨折端,防止骨折碎片向掌侧移位,因此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理想手术方法,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安生;张春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实习学员心理解析及应对

    临床实习是每一位从医学员的必修课,是他们由学生到医务工作者的角色转换阶段,是将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重要阶段[1],是为临床工作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临床实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习学员毕业后的从医水平.结合以往带教经验,我们认为在临床实习中应认真分析学生心理状态及类型、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需求,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注重实际、培养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熟练技术技能的合格医务工作者.现就不同时期实习学员的心理反映及相应的应对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法淑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体会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者常见.加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可以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可有效防止疾病传播,而且对于治疗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解决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在抗病毒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护理.结果: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使病毒性肝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加强护理让患者予以配合,可有效防止疾病传播,而且对于治疗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析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妇科微创手术的新型技术,其因创伤小、时间短、痛苦少、出血少近十余年来,得到了广泛普及,被愈来愈多的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我院妇科2008年3月-2012年2月行腹腔镜手术的362例患者资料分析,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古丽扎·卡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

    小儿肌性斜颈是多种因素所致的患儿胸锁乳突肌纤维样变性,挛缩,推拿常为首选.其手法多种多样,诸医家各有特点,但也不外乎局部按摩、点穴和牵拉.推拿能改善局部血运,缓解或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使肿块消散和吸收,恢复颈部的正常活动功能.从治疗结果看,本病治疗愈早愈好,所需疗程越短.

    作者:陆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置管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作者:张道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阑尾炎声像图特征,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率.方法:对2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的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声像图特征明显,能直观的显示病变的阑尾.结论: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无创、经济的优势检查方法.

    作者:黄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怎样看化验单上的(+)、(-)

    化验单或报告单的结果常常用(+)、(-)来表示.这里的(+)、(-)并不是数学计算时加、减的符号,而是用来表示结果的阳性、阴性.有的人不太了解(+)和(-),阳性和阴性的实际意思,弄不清它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廖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疗效总结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的有效性.方法: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推拿、牵引、腰神经根封闭和腰背肌锻炼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或接近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可过85°左右,能恢复原工作,共42例.显著进步:症状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超过70°可恢复原工作,共26例.好转: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可担任较轻工作,共10例.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不能参加工作,共2例.结论:运用推拿、牵引、腰神经根封闭和腰背肌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是有效性的.

    作者:张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夏治平老师治疗阳痿经验总结

    夏治平老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6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男科疾病的治疗,本文对夏老治疗阳痿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陈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温馨护理提高剖宫产妇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馨护理对剖宫产妇舒适度的影响,旨在提高产妇舒适度.方法:对来我医院产科住院的90例剖宫产妇实施温馨护理为实验组,观察记录产妇舒适度情况,与同期设为对照组的9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剖宫产妇相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意义.结论:对剖宫产妇实施温馨护理,提高了剖宫产妇身心舒适度和产科服务质量.

    作者:李雪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肌肉注射导致皮下组织感染探讨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后发生皮下组织感染的情况.方法: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后,针对肌肉注射所导致的皮下组织感染发生机制采取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后,感染的发生率减少.结论:在临床肌肉注射工作中,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减少或者杜绝皮下组织感染的发生.

    作者:曾凤翔;徐恒;陈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循证护理贯穿于胃镜检查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BN)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工作理念,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护理,笔者统计本院2011年6月-12月作胃镜检查患者4846例,实施循征护理,让他们更好地配合检查,安全成功率100%,无一例意外,无一差错、纠纷.

    作者:马志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诊救治程序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程序各个环节中环环相扣实现一体化的方法,评价急诊救治过程中程序一体化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不同阶段两种急救模式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346例和实验组372例,并总结统计相关数据做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诊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的例数、现场急救成功例数、转运成功的例数、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的例数、收入ICU或专科病房两小时内死亡的例数,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救治程序形成有效一体化管理是保障急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仕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给予阿昔洛韦针静脉滴注.两组均以7次为1个疗程,治疗满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好转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刺络拔罐对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促进疱疹痊愈和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作用,疗效理想,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柴文卿;江和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维持性血透育龄妇女妊娠并成功分娩的护理体会

    维持性血透患者自然妊娠受孕率较低,且妊娠后合并症多,所以许多学者强调避孕[1].近年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展,有关报道逐渐增多,为透析患者实现做母亲的理想提供了机会.但总体上长期透析患者的妊娠后果都不太好.

    作者:郑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偏瘫患者中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偏瘫患者的应用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将入组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选40例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实验组),另40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训练.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进行测定.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日常活动及运动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偏瘫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赖家盈;张丽娟;江慕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