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脑静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49例临床观察

冼凌军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疏血通注射液, 醒脑静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摘要: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西药对症处理基础上,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应用)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各49例,两组于治疗14天后观察患者的疗效、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显著.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大咯血患者窒息的护理体会

    咯血是我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种内科急症,它可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疾病引起.可为痰中带血、咯大量成口鲜血.大量咯血常因救治不及时或延迟抢救治疗而发生窒息致命.咯血应与口腔、咽部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呕血鉴别.大咯血是指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600毫升或单次咯血量超过300毫升即可诊断为大咯血[1].我科于2011年5月25日收治一例大咯血病员,救治成功.现将急救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目的:为防止医院财产及婴儿被盗,而设计的一种防盗报警装置.方法:通过财产或婴儿佩带的无线身频信号的RFID智能电子标签,由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财产或婴儿所在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结果:该装置能及时报警提示,能有效保护财产和婴儿安全.结论:该装置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和价格低廉,能在物品及婴儿被盗时报警.

    作者:赵璟;蔡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发育落后儿童经感觉统合训练后的粗大运动能力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发育落后儿童经感觉统合训练后的粗大运动能力变化.方法:选择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的粗大运动发育落后儿童25例,训练期间接受过2次PDMS-GM评估,评估间隔6个月.用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评估(Peabody Development Measure Scale Gross Motor,PDMS-GM)的固定、移动和操作能区的原始得分进行分析.结果:PDMS-GM的固定能力分值和移动能力分值在两次评估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操作能力分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过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粗大运动发育落后儿童固定和移动能力水平明显改善.

    作者:朱晓芸;李惠;苏怡;侯方华;翟淳;朱默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对颈椎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方式及其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在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随时、个体、集中授课、提供视听教材和发放书面材料等教育方式对84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结果教育前,患者对自我保健知识熟悉者只有24例(28.6%),教育后则增加至80例(95.2%),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健康教育后,重视保健运动、主动参与保健运动、主动改变不良工作姿势、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重视颈椎保护的病例明显增多,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每天运动时间由教育前的(5.3±1.5)min延长至教育后的(37.2±3.5)min(P<0.01);经健康教育后,3、6、12个月复发的病例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颈椎病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改善颈椎运动能力,延长颈椎病复发周期.

    作者:朱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慢性痛风患者的辩证施护

    痛风是一种与现代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的疾病.随着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和发病低龄化,痛风患者急慢性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江影斯;冯琼芳;赖春秀;冯惠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与护理

    本文首先介绍了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了带状疱疹的病因,引出目前国内主要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法、穴位注射法、非药物疗法5种,其中中药内置法主要有分型辩证施治法、基本方随症加减法、专病专方治疗法、中药成药治疗法、中药注射液剂治疗法,介绍了每种中医治疗法的用药类型、治疗效果等,后分析了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方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来排毒、活血和止痛.

    作者:付秀华;唐明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头皮针治疗脑心综合症2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头皮针对脑心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对28例脑卒中引起的脑心综合征患者应用头皮针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头皮针治疗组心电图恢复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时间提前.结论:头皮针对脑心综合征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雷;崔燕;周文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感染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感染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180例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患者平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就诊医院门诊提供的一般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本研究专门设计的系统的强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治疗与护理后,对照组发生感染并发症14例,发生率为15.6%;治疗组发生感染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4.4%.观察组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地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相关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40例糖尿病肾病及同期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观察存活率、死亡原因、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结果:糖尿病肾病组1年和2年存活率较非糖尿病肾病组低(P<0.05,P<0.01),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和严重感染;糖尿病肾病组Alb和Hb较非糖尿病肾病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DN组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是低血压35%、低血糖35%和感染30%,与非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是一组高危人群,存活率低,营养状况差,应加强饮食指导;重视透析透析期间护理,降低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香港社区康复医疗概况

    香港是亚太地区开展社区康复早的地区,通过介绍香港社区康复发展的经历及现状,目的在于了解香港社区康复的发展历程;总结香港社区康复的特点以及问题,以供同道参考、借鉴.

    作者:陈文广;林志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体会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为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对本院门诊2007年以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禁戒酒精治疗和控制酒精疗法对比研究评述

    对于酒精禁戒疗法和控制疗法的争论由来已久.当代长期跟随和对比试验给这项争论添加了新的证据.通过对比新禁戒疗法和控制疗法临床效用,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酒精问题的手段和疗法.相比于禁戒疗法,控制疗法虽然在稳定性和对严重酒精依赖患者的有效性上仍然存在争议,但其所承认的前提在于人类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对于治疗既定目标的动态规划也成为了决定治疗强迫性行为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新的讨论,集合禁戒疗法和控制疗法研究的优势,复合型的治疗方法充分地考虑到个体的需求并且逐渐地成为主要的针对酒精问题的疗法.

    作者:刘一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头皮式留置针应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我科进行头皮式静脉留置针操作的住院患者180例,分析留置针的正确应用方法、日常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8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置管时间3-8天,平均置管时间5.4天,有12例出现静脉炎,16例出现管道堵塞,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无拔管患者,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皮式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只要正确选择穿刺血管,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熟练的穿刺技术是静脉留置针成功应用的关键.

    作者:黄燕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脐疗研究综述

    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一定剂型(如糊、散、丸、膏等)外敷于肚脐部位,或对肚脐施以适当的化学、物理等外在刺激手段(如针灸、按摩、拔罐、仪器照射治疗等),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用于中医临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临床广泛用于内、外、儿、妇各科,尤其对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更为有效.由于其具有方法简便、起效迅速、节约药物、副作用小等优点,易于病人接受和临床推广.近年来有关脐疗的研究逐年增多,无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还是临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近十年来脐疗研究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李继伟;孙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医疗、心理护理与疾病康复的关系

    良好的医疗、心理护理是促进疾病康复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自身素质,有精通专业知识、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才能取得治疗和康复的满意效果.

    作者:朱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临床应用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及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原因,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91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测、症状观察和分析结果: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其中症状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要表现者11例,占34 4%,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20例,占62.5%.导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有饮食不当(37.2%)、运动量过大(10.7%)、用药不当(21.5%)、胰岛素用量未及时调整(7.2%)等.结果: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加强疾病知识的教育,促进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孟秀云;孟小茜;崔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后患者意愿自行选择分成两组.A组50例行胶原酶盘外治疗组;B组50例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组.临床疗效采用改良MacNab评分及VA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第4天,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疗效.结果:术后有效率分别为:A组84.7%,90.3%,92.4%,94.2%;B组:92.8%,93.0%,93.7%,96.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6个月疗效远高于胶原酶盘外治疗.

    作者:李捷;方勇;陈庆民;刘剑强;孔令法;朱宏达;张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预冲液对预防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预冲液对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化疗患者预防导管堵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留置PICC导管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在输液前抽取生理盐水10毫升冲管,输液后抽取稀释肝素液15毫升脉冲式封管.对照组42例,输液前后均用稀释肝素液冲管和脉冲式封管.对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导管堵塞发生率,实验组为16.6%,对照组为1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预冲液和使用稀释肝素液预冲液在预防导管堵塞上无显著差异,而使用生理盐水作为预冲液更安全简单价廉.

    作者:杨燕;付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足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本院的手足手术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预防手术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005-2010年共362个样本的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手足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结果:362例手足手术的病例研究结果表明术后发生感染的有28例,感染率为7.73%,Ⅰ型手术切口患者5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Ⅱ型手术切口患者160例,发生感染的有10例,为总感染病例的35.71%,Ⅲ型手术切口患者197例,发生感染的有18例,占感染病例总数64 29%.结论:手足手术多以Ⅱ型手术切口和Ⅲ型手术切口为主,要严格控制感染源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的发生率,手足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过程中的操作以及手术的切口方式都有相关性.

    作者:孙秀燕;陈斌;韩昕健;石俊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糖尿病的饮食护理

    探讨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