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癀片外敷治疗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黄志华;欧阳玉霞;骆谏英

关键词:新癀片, 留置针, 静脉炎
摘要:目的:观察新癀片外敷治疗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50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杜仲现代药理研究综述

    对杜仲近20年来,在降压、抗肿瘤、降血脂作用、免疫增强作用、对骨质的影响和对血糖的影响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及预防和治疗

    目的:了解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方法:查询相关文献并分析和归纳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结论:加强对药物的监测和合理用药等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杨旭丽;艾卫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度肝外伤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度肝外伤手术治疗经验,提高重度肝外伤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分析22例重度肝外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4例.结果:22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17例(占77.3%),死亡5例(占22.7%).死亡原因:严重失血性休克2例,合并严重脑挫伤1例,术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准确进行伤情评估,早期诊断、快速扩容、彻底清创、采用合理术式、及时处理合并伤,是重度肝外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例.它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及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2011年1月~2011年至今共收治了13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的患者,通过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和早期的功能锻炼,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秦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关于HPV感染与宫颈CIN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CIN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24例宫颈CIN患者,对这些患者的宫颈组织使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我院检查治疗的1024例患者中,96.8%的患者被检查出有HPV感染,HPV16、52、58、33以及31亚型排在前五位.结论:对于宫颈癌来说,HPV是导致其出现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对HPV感染患者进行定期检查,以便能够尽早发现治疗.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一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创伤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入院后均常规彻底清创,治疗组采用VSD覆盖创面,每次覆盖时间为7-9d,持续吸引到肉芽丰满后行游离植皮,根据病原学检查持续抗感染.对照组视创面情况1-2d更换一次敷料,清除坏死组织,创面较大者放置引流条,敏感抗生素抗感染的同时每5-7d行一次病原学检查,比较两组疗效和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优15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为96%.对照组:优12例,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4%.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术后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将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较彻底的清除,同时刺激新鲜肉芽生成,控制潜在感染机率并增加愈合率,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用于会阴侧切缝合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胎头拨露时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用于会阴伤口缝合镇痛效果.方法:产妇第二产程胎头拨露时,用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行会阴侧切、缝合以观察镇痛效果.结果: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的镇痛效果时间长,效果好.结论: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可以用于会阴侧切、缝合,达到镇痛效果.

    作者:田晓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恶性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开腹组(A组)、腹腔组(B组)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组(C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辅助阴式组与开腹组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胃肠恢复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与腹腔镜组比较具有在直视下手术,减少术后残端癌的发病率.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小,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利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利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自组方剂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吗丁啉片,奥美拉唑胶囊口服进行治疗;两组7天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38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8.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手术切口感染又称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外科病人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控制好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腹部外科手术SSI相关的因素很多.本文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以酮症起病的新发2型糖尿病33例分析

    目的:随机选取我院33例以酮症起病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与感染,血脂,血糖,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监测血糖,血脂,C肽水平.结论:感染是以酮症起病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原因;糖脂毒性与其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冯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刮痧疗法治疗妇科术后发热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刮痧疗法治疗妇科术后发热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砭石刮板在背部腧穴和曲池、合谷进行刮痧.结果:痊愈29例,显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结论:刮痧疗法治疗妇科术后发热行之有效.

    作者:叶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出院后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地促进了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预防糖尿病足的再复发.方法:对35例出院后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随访,定期进行宣教指导护理重点.结果:2例溃疡患者在第一次随访时即愈合.1例患者在户外运动时不慎受伤,及时就诊处理后痊愈.1例患者因经常出差胰岛素注射不及时,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足再发入院治疗.结论:坚持对出院后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随访,可减少患者的错误观点及行为,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地防止了糖尿病足的再发.

    作者:褚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鼻肠管堵塞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鼻肠管堵塞的原因,总结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胃癌手术病人术后行鼻肠管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病人出现鼻肠管堵塞,其中鼻肠管打折1例,营养液阻塞2例.结论:鼻肠管打折、营养液阻塞是肠内营养鼻肠管堵塞的常见原因;妥善固定鼻肠管、避免营养液过于黏稠、预防营养液沉淀可有效减少鼻肠管堵塞的发生.

    作者:王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输液误区及护理建议

    目前,我国医疗方面的设施设备仍不能得到保证,特别是社区和乡村的卫生室更是如此.为了解当前输液误区,以及输液过程前后的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正确输液,保证患者安全,特结合病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于2011年10月25日对某社区医院近二个月就医输液的患者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社区小医院输液过程,发现其中的误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便为社区输液提供正确的护理.

    作者:蔡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是确保手术成功的要素

    手术室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各个环节,只有科学预见护理风险,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才能真正确保手术病人的手术护理安全.

    作者:王辉;顾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沟通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它包括意见、情感、思考等的交换,借助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等方法来表达.实践表明,沟通无时无地不存在,在给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环境、护理指导或卫生宣教、搜集病史、实施护理措施等过程中,都包含着沟通,有效的沟通是护士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确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用自己的语言、行为与患者进行心理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及要求,有针对性的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满足其需求,以减轻其痛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林小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肩盂骨折内固定治疗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肩盂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积极意义及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疗效分析.方法:从2009年4月-2011年10月期间,我们对本院的肩盂骨折病人利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骨折部位,以便术后早期恢复.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5~25个月,骨折愈合优良率达到86.7%.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恢复肩盂骨折患者的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勇;谭永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以便为临床上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借鉴.方法:从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人,针对不同的病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加强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8天以内出院的达76.67%,而对照组仅为62.5%;观察组赢得了近75%的患者基本满意以上的评价,而对照组仅为64%,而且在满意、基本满意各项中,观察组的比例都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极为必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确对待和配合治疗,对于控制疾病发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治愈率也大大提高.

    作者:李映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2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入院当日即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照组在出现腹泻后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结果:观察组19例出现腹泻(发生率11.9%),对照组55例出现腹泻(发生率3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

    作者:梁水明;王桂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