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本文通过对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进行分组治疗,通过总结,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服务.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ERCP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英文首写字母(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通过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并进行可预见性的护理,降低了患者ERCP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与程度.对我院今年完成85例ERCP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可有效防治ERCP术后并发症,并对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于呼吸科人文关怀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5月在某医院呼吸科收治患者150例,其中男70例,女80例,年龄51-72岁,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结果:150例呼吸科患者经过上诉人性化护理之后,显效150例(100%),有效142例(98.80%),无效2例(1.40%),总有效率98.80%.结论:可见,呼吸科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陈朝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农村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本地区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症的因素与高龄、饮食、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等有关.结论:完善农村养老机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幸福程度,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作者:苏燕凤;罗翠云;何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治疗液体外渗所致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均为III度的静脉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使用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湿敷,对照组使用50
作者:万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0年12月对46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管再通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能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改善左室重构.
作者:孙凌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彝汉族胃ca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ca发生率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统计对比2009年7月-2011年8月在本院行胃镜及C14呼气试验阳性者.结果:彝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胃ca发生率高于汉族.结论:胃ca发生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饮食习惯环境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HP)是世界上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引起胃肠道多种疾病的感染因素.1994年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HP为一级致癌物[1],为胃癌等一类致癌原[2].有学者提出胃ca发生机制的模型:HP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ca.目前已初步认定,HP是胃ca发生的启动因子之一[3].
作者:郭方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经桡动脉穿刺行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在全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现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1例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手部血管易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手部血液循环因术后未恰当处理而出现障碍甚至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护理中需做好穿刺、术后拔管的配合,对手术血运的情况进行严密观察.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时,在围术期实施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及监护,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治疗安全性提高,促进手术成功完成.
作者:贺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阳明二经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12-27岁的青少年患者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三组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显著差异;中药组内服枇杷清肺饮,针刺组用毫针选取单纯合谷、迎香、四白、地仓、曲池、天枢等穴位针灸,针药结合组则以枇杷清肺饮及针刺结合.枇杷清肺饮每日早晚内服一次,针刺穴位下针得气后,一次持续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适当泻法,隔天行刺一次,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以1个月为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取得一定的疗效,针药结合组疗效佳.针药结合组在改善寻常痤疮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和结节等方面;改善面部皮损炎症等方面和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这三项指标与其它两组有明显性差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三种治疗方法都可减少寻常型痤疮的丘疹刺头,改善皮损的严重程度和减轻其炎症,但总体上来说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针药结合组改善患者的体质,同时加强治疗效力.中药攻其内,针灸攻其个,针药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作者:韩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新癀片外敷治疗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50
作者:黄志华;欧阳玉霞;骆谏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笔者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了阐述.
作者:陶红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其皮损特征是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牛皮癣患者病情春季,冬季加重,夏季缓解.牛皮癣虽不直接影响生命,但是对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有直接影响.故对于牛皮癣,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作者:徐淑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穴位按摩手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单纯穴位按摩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结果:穴位按摩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结果改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肠道炎性病灶的吸收直至痊愈.
作者:刘焕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原发性胆囊颈管因且解剖部位复杂、容易并发感染等原因曾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禁忌症之一,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术者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胆囊颈管结石也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行.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进行了4500例胆道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76例为胆囊颈管结石,现将其具体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理论探讨,以及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现象的剖析,明确重症新生儿护理的意义.和对护士的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性,明确基本护理和特殊护理的要求,促进护士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的提高.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归纳总结重症新生儿护理的基本要求.结果:通过对护士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熟悉NICU的操作程序,使重症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体现人性化的关爱.结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重症新生儿护理的有效保证,科学的护理观是护理学发展的前提.
作者:祝一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2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入院当日即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照组在出现腹泻后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结果:观察组19例出现腹泻(发生率11.9%),对照组55例出现腹泻(发生率3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
作者:梁水明;王桂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诊治的12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各类妇科急腹症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经腹部、经阴道、经直肠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相结合的联合超声声像特征,并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研究.结果:经腹、经阴道/直肠、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5%、92.1%、95.6%,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及特异性明显高于前两种方法.结论:联合超声技术可显著提高妇科急腹症的正确诊断率,是妇科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蔡芳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护患有效沟通方法与效果.方法: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患沟通方法,护理组采用优化后的护患沟通流程.结果:经过观察,对照组与护理组对护患沟通的满意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实施护理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患有效沟通是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护患有效沟通可以增加患者与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成功的手术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手术认真、技术高超,良好的手术配合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随着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促使手术中医护配合默契程度的提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要素.
作者:韩璐;孙春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了提高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减少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并寻求佳的治疗手法,通过对具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对股后肌群拉伤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法治疗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君;郭旭东;孟旭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