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医护器械配合默契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韩璐;孙春杨

关键词:手术室, 医护配合
摘要:成功的手术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手术认真、技术高超,良好的手术配合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随着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促使手术中医护配合默契程度的提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要素.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寰枢椎椎小关节错缝的推拿治疗

    寰枢椎错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如:闪挫,外伤,以及落枕后治疗不当等造成)导致寰枢关节正常解剖位置改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肌肉僵硬,颈部活动完全受限,枕部有麻木感,自觉头颅向前下坠.无力支持;或有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恶心,呕吐,甚至耳鸣,耳聋等.因此类颈椎病发作突然,症状重,病人非常痛苦,而药物,针灸,理疗等,治疗收效甚微,极大的影响病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笔者临床遇到17例寰枢椎椎小关节错缝的患者,经手法整复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及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戴景州;宋彩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针灸治疗亚健康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中医针灸进行亚健康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中医针灸亚健康治疗半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以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的评价.结论:中医针灸亚健康治疗在改善人们睡眠指数和总体症状等相关的单个症状方面优于阳性的对照,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充足的作证据能够说明中医针灸治疗亚健康比其他的亚健康治疗疗法更有效,因此,需要我们对中医针灸治疗亚健康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陈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痤疮9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阳明二经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12-27岁的青少年患者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三组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显著差异;中药组内服枇杷清肺饮,针刺组用毫针选取单纯合谷、迎香、四白、地仓、曲池、天枢等穴位针灸,针药结合组则以枇杷清肺饮及针刺结合.枇杷清肺饮每日早晚内服一次,针刺穴位下针得气后,一次持续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适当泻法,隔天行刺一次,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以1个月为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取得一定的疗效,针药结合组疗效佳.针药结合组在改善寻常痤疮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和结节等方面;改善面部皮损炎症等方面和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这三项指标与其它两组有明显性差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三种治疗方法都可减少寻常型痤疮的丘疹刺头,改善皮损的严重程度和减轻其炎症,但总体上来说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针药结合组改善患者的体质,同时加强治疗效力.中药攻其内,针灸攻其个,针药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作者:韩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EMR切除食管平滑肌瘤1例

    有大量文献报道,早期内镜治疗的远期疗效与外科手术切除的疗效相似,故EMR等微创手术的实施和推广,将使更多肿瘤患者减少手术创伤和减轻经济负担,且创伤小、患者痛苦少,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并终降低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内镜微创黏膜切除将是今后治疗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发展方向.

    作者:毛应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按事先制定的表格,选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并调查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因素.结果:血液透析的依从性与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就业情况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P<0.05).60例男性患者有48例(80.00%)依从性可,40例女性患者中依从性可的24例(60.00%),大学以上学历40例,32例(80.00%)配合治疗;大学以下学历60例,30例(50.00%)配合治疗.有工作患者80例,64例(80.00%)配合治疗;无固定工作患者20例,10例(50.00%)配合治疗;此外还发现与经济状况、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透析次数等有关.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提供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作用,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液透析质量.

    作者:钟晓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眼科风险因子提示卡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风险因子提示卡护理的护理效果,寻找降低安全风险的方法.方法:将采用风险因子提示卡护理与常规护理的2组患者,在跌倒/坠床、严重疼痛、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医患纠纷等危险因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严重疼痛、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医患纠纷几方面风险因子提示卡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P<0.05).讨论:风险因子提示卡护理可以加强安全隐患的检测及排查,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丽娟;常俊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进行腹部切口手术者1069例,术前对患者进行饮食、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的切口护理、预防感染以及康复教育等.结果: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069例,手术平均时间为1.8小时,患者住院时间为3-10,平均6d,均手术成功,切口愈合出院.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裂开是常见并发症,医护人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充分的预防,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加快腹部切口的愈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慧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股后肌群损伤的手法治疗

    为了提高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减少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并寻求佳的治疗手法,通过对具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对股后肌群拉伤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法治疗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君;郭旭东;孟旭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助产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防护对策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妇产科中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某地区12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态和工作压力等情况.结果:调查表明,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工作压力情况和正常的护士相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态差.结论:助产士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积极做好其心理保健工作.

    作者:陈碧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住院患儿易发生意外伤害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我院儿科病房收治一月至14周岁的患儿,允许1-2位家属陪护.在患儿住院期间,由于患儿好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家长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容易发生烫伤、坠床、跌倒、指甲剪划伤皮肤等意外伤害.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治愈患儿的疾病,保障患儿的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善于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近几年来,我科对病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得患儿的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减小.

    作者:崔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方法:对61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3.3%(61/457),再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变化及骨窗张力增高(去骨瓣患者),手术后血压仍持续增高且波动幅度大;70.5%(43/61)再出血发生在手术后24h内.结论: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后血压高且波动幅度大及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妥善止血和术后保持血压平稳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作者:戴翠萍;黄羽桃;钟金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总结78例肝脏疾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出现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为环境影响、使用免疫抑制剂、代谢紊乱、负性心理等.护理重点是术前重视评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精神症状,并加强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谭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水飞蓟宾治疗酒精性脂肪肝80例分析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酒精性脂肪肝(AF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对照组80例,应用肌苷片及葡醛内酯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观察组有效64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3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作者:钱东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桡动脉采集动脉血气方法与技巧浅析

    目的:经过对本科65例患者动脉血气采集的分析与总结,提高采集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采集失败与成功病例分析对比,找出失败原因,采集要点.结论:通过对失败与成功病例的研究对比,提高了穿刺及采集技术,减少了患者痛苦.

    作者:李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的预防保健及康复指导

    脑卒中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多发病,引起的后遗症不是一般医疗能够解决的,它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本文通过对3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宣传预防保健知识,提供康复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在家属的配合支持下,使患者掌握了科学合理的自我防护方法.从而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关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发热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小儿发热患者,分成观察组(中医内治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36例.2周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2周后,两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中医内治法治疗能减少发热反复性,降低小儿肝肾功能损害及病原菌耐药性,利于患儿后期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铁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卫生领域.他是指对患者及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会产生伤害的潜在危险因素去收集、识别、采取行动的过程.而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医院手术室是综合性技术性比较强、护理风险比较大的科室.人员流动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加之手术新技术不断涌现,意外事情发生日渐增加,因此手术室的风险管理极为重要.

    作者:吕丽娟;宋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对失血的探讨

    目的:探讨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失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7年11月~2011年4月4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中先行切除髋关节周围关节囊.对照组采用传统取出股骨头后再切除关节囊.对其术中总出血量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术中总出血量平均出血量430ml±68ml(280ml~700ml),对照组术中总出血量平均出血量为680ml±124ml(360ml~1030m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运用先行切除髋关节周围关节囊可减少出血量.

    作者:刘义辉;刘雯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脉冲电脑整体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而使颈椎体,椎间盘及关节增生变形,刺激或压迫,神经及周围组织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症状:①颈型及软组织型;②神经根型;③脊髓型;④椎动脉型;⑤交感神经型;⑥混合型.我科应用电脑整体治疗仪治疗颈椎病,共48例.有效率为98%,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方法安全,无任何副作用.整体治疗仪的作用:①疏通经络,通过经络经穴,调整人体五脏六腑功能,使其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②良好的止疼作用,即疼物质排除,组织营养改善,组织损伤和修复加速.4 松解粘连,使瘢痕组织的增生减缓、吸收、软化.

    作者:黄艳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体检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分析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中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方法:对健康体检49122人体检资料中确诊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122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男性2.95%;女性1.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为23.95%.结论:本次调查糖尿病发病率结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50-60岁为高发年龄,女性7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与全国水平相近.

    作者:吕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