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霞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999年5月-2000年6月4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为24例,占57%;其次为胎盘因素的为10例,占23%;阴道分娩损伤的为5例,占11%;凝血功能障碍为3例,占0.7%.42例产后出血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阴道分娩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出血.
作者:唐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穴位按摩手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单纯穴位按摩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结果:穴位按摩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结果改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肠道炎性病灶的吸收直至痊愈.
作者:刘焕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全身骨折中跟骨骨折的发生率大概为2%,是临床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如果没有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会出现疼痛、行走困难、足部浮肿等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2007 年 1 月至 2009 年 1 月,我院共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70 例,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疗效明显.
作者:蒋金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作用.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10例,对照组均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8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能早期、直观、准确地明确不孕症病因,并可给予针对性治疗,腹腔镜可作为女性不孕症常规检查及治疗的必要手段.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分析了妇产科门诊病人的特点,提出了如何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纸塑包装作为一种优良的灭菌包装材料,不但美观、可透视,而且灭菌后保存期较长,在医院各种灭菌中得到较多使用.近年来本医院采用纸塑密封袋包装活检钳、拉舌钳、开口器、急救包、冠动脉造影包、介入包等不常用包,减少了其重复消毒灭菌的次数,降低了物品的损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谢月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他们在生理功能退化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从而形成特有的心理特征.因此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恢复,保存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长期的临床护理中,通过对数百名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玉倩;徐锡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母乳喂养是婴儿期理想的喂养方式,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多种免疫抗体,是一种抵抗疾病的有益物质,可使新生儿早早获得天然免疫功能,增强新生儿抵御疾病的能力.可是由于我国孕产妇普遍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与喂养知识的缺乏,加之现代医学对产后护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产妇发生乳房胀痛、乳腺管阻塞或乳汁分泌少、无乳汁分泌者众多.为了使婴儿出生后能及时得到母乳喂养,我们对226例产后泌乳不畅、乳房胀痛、乳汁分泌少或无乳汁分泌的产妇进行对症按摩护理,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资料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DSA导向下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等微创治疗在治疗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16例重症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共19个椎体,PVP术式5例,共6个椎体,PKP术式11例,共13个椎体.所有病例均在DSA导向下完成手术.结果:13例患者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4~27月,平均随访16.3个月,术后1~24h患者腰背部疼痛均缓解,两组术后2周及随访时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结合不同类型骨折的特点,综合选择,对术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运用DSA导向可在术中协助准确定位,即时观察骨水泥分布,有效预防骨水泥渗漏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谭志宏;许鸿智;陈博来;宁飞鹏;鲁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ICU成组责任制护理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以便更好地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ICU设立护理组长,实施成组护理,分层管理,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实施成组责任制护理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比以往有明显提高.结论:成组责任制护理模式保证了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可行的护理管理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杨晓娟;郑洁;孙晓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声门下吸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可吸引气管切开导管,这种导管配有一个终止于声门下区(气囊上方)独立的附加管腔,可通过位于气囊上方的开口吸引声门下分泌物,以恒定的负压每2小时对声门下分泌物进行间断吸引,滞留物粘稠时与气囊上腔隙冲洗配合使用.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切开导管.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声门下吸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有预防作用,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作者:陶春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一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创伤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入院后均常规彻底清创,治疗组采用VSD覆盖创面,每次覆盖时间为7-9d,持续吸引到肉芽丰满后行游离植皮,根据病原学检查持续抗感染.对照组视创面情况1-2d更换一次敷料,清除坏死组织,创面较大者放置引流条,敏感抗生素抗感染的同时每5-7d行一次病原学检查,比较两组疗效和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优15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为96%.对照组:优12例,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4%.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术后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将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较彻底的清除,同时刺激新鲜肉芽生成,控制潜在感染机率并增加愈合率,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实施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使2型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促进血糖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健康教育.结果:48例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使有并发症的患者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结论: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社区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加强社区护理不仅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国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院内感染早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频繁地诊治和护理病人,频繁地接触与病人有关的各种仪器及其环境,诊治、护理、接触直接与工作人员的手有关,而手部的清洁度直接影响院内感染率.有研究证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感染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30%,我们在2010年对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发现问题,制定和调整医务人员手卫生控制对策,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温换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我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随机抽取我省二十多个县市3~12岁的儿童血清共12342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城市、农村的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94.3%、63.8%,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5.接种疫苗的儿童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未接种的儿童,P<0.05.城市儿童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农村儿童,P<0.05.结论:儿童乙肝HBsAg阳性率较1992年显著下降,且城市效果显著优于农村.
作者:江小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是根据颅内囊性病变的发生部位、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CT扫描(平扫+增强),提高对囊性病变的认识,鉴别是囊性肿瘤还是囊性其他病变(炎症性、脑血管性、寄生虫性、先天性).是脑内病变还是脑外病变.给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王幼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磷脂酶A2(PLA2)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u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所致的腰腿痛密切相关,抑制PLA2的产生,可以缓解减缓椎间盘的退变、缓解临床症状.中医药与西药干预治疗LIDP可影响LIDP模型或患者髓核、黄韧带、血清中PLA2等的代谢,从而达到缓解LIDP的症状体征并延缓其进展的目的.
作者:黄济炎;章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臀部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多属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Ⅰ型(显露型).多数在小时后去上级专科医院就诊治疗.成人的臀部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多是小儿时期没有及时治疗而形成,所以比较少见,在基层容易误诊.
作者:胡世问;罗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20年来,人工关节技术的发展迅速,髋关节置换术已逐渐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及骨股头无菌性坏死等患者的一项常规手术.比起手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内术后康复治疗则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和巩固了手术效果.本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对6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宝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2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单用环丙沙星,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0.3%,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分别为57.6%、80.3%,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良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克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