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
目的:利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利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自组方剂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吗丁啉片,奥美拉唑胶囊口服进行治疗;两组7天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38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8.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微型可吸收锚钉加克氏针修复止点撕脱锤状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对40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患者采用美国强生微型可吸收锚钉加克氏针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疗效,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未出现创口感染及锚钉植入后异物反应;所有随访病例,x线显示未见微型可吸收锚钉松动和脱落,合并骨折病例均骨性愈合,术后远侧指间关节稳定性良好,并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对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进行评价,优28例,良9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2.5%.结论:微型可吸收锚钉加克氏针对重建伸肌腱止点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时间短,效果肯定,是伸肌腱断裂止点重建较好的术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徐晶;袁见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留置针作为一种头皮针替代品,目前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具有对血管刺激小,柔韧性好,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有利于即时输液和紧急抢救的需要,而且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血管硬化、弹性下降的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更好的预防静脉渗漏.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具体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何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是预防干眼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翟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多发病,引起的后遗症不是一般医疗能够解决的,它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本文通过对3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宣传预防保健知识,提供康复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在家属的配合支持下,使患者掌握了科学合理的自我防护方法.从而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关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神经外科许多危重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在遭受严重创伤、应激等情况下会出现糖代谢改变,常伴发高血糖,导致许多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血糖越高,预后越差,血糖增高持续时间越长,继发性脑损伤加重越明显.我科对32例危重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尽早协助医师调控血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胰岛素强化治疗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现汇报如下.
作者:魏庆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有更高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机会更多,而且感染率随透析时间延长而增高.实践证明,预防乙型肝炎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乙肝疫苗接种.但透析患者由于对乙型肝炎的了解和认识程度,经济等状况、患者的年龄、个体差异、用药及治疗情况;疫苗的种类、剂量、接种方案、接种方法等对接种后能否尽早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直接影响.我院从2003年开始对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乙肝疫苗免疫应答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郅;苏伟;尚有全;李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胎头拨露时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用于会阴伤口缝合镇痛效果.方法:产妇第二产程胎头拨露时,用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行会阴侧切、缝合以观察镇痛效果.结果: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的镇痛效果时间长,效果好.结论: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可以用于会阴侧切、缝合,达到镇痛效果.
作者:田晓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3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具体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是:迅速帮助患者将毒物排出,可以通过反复洗胃处理,避免毒物的持续吸收;给予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待阿托品化后,可改为静脉注射,另早期应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严密观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尽可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中轻度及中度患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2%.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有效急救,并配合积极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救治质量,减少死亡率.
作者:吴金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原因,改进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统计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且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178例,通过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后,评价治疗后3天的排痰效果,以及痰的颜色、性状及量.结果:59例患者自行咳嗽排痰有效,81例患者雾化吸入后护士拍背协助排痰,27例患者排痰无效.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可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消炎、解痉、平喘,有利于改善肺的通气功能.患者的信任度、身体状况、雾化时间、雾化流量、雾化药物、雾化液的温度等是影响雾化吸入的因素.
作者:李莉;朱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在幼儿时期不常见,青年期发病者较多,近年来由于内窥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小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新生儿和年长儿多见.胃溃疡常发生于小婴儿,多为应激性溃疡,常有明显原发病.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长儿,一般为10岁左右.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约多3~5倍.男孩较女孩为多,一般统计约为2:1.由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临床上常易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本院自2000~2010年住院患者经X线钡餐检查,内窥镜检查确诊的4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及胸腔化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超声定位下经皮穿刺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抽吸或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并做好导管留置期间护理.结果:通过加强置管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提高灌注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结论:护士掌握此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的有关知识,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尹梅;高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在骨科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总结在骨科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0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采取一般化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人性化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纠纷、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骨科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士形象和技术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朱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7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传染科治疗的148例淤胆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药治疗,而对照组仅进行西医治疗.结果:淤胆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分别有61人和49人有效,有效率分别为82.43
作者:杨建蓉;杨红;李明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穴位按摩手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单纯穴位按摩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结果:穴位按摩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结果改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肠道炎性病灶的吸收直至痊愈.
作者:刘焕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及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本科肿瘤患者经颈内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346例次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导管通畅232例次,占67.05%.部分堵管102例次占29.48%;完全堵管12例次占3.47%.高凝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使用时间过长、静脉营养等为堵管的主要原因.结论:为了减少堵管几率,应掌握适应症指针、采用正压脉冲封管技术、合适的肝素封管浓度、适当安排药物输入前后顺序、严格掌握留置导管时间.
作者:丁露露;孔敏;张娅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老年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且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便秘可以是功能性异常,也可以是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表现,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长期便秘者可出现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和头晕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是粪石性肠梗阻,还可诱发或加重痔疮、肛裂、脱肛、良性前列腺增生等疾患.对于有便秘的老年人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和精心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止因便秘而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莉;梁海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总结儿童急性喉炎的救治方法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急性喉炎的患儿共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滴注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采取急救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和缺氧情况基本消失.但对照组有一例出现用药后情况未见好转而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手术.观察组则未出现该情况.观察组在缓解呼吸困难、吸气喉鸣和呼吸困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的时间短,出院时间也相对于对照住要短(P<0.01).但两组在犬样咳嗽该临床症状中则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儿童急性喉炎效果明显且起效较单纯静脉滴注治疗快.
作者:刘延;雷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和对照组(地塞米松)各2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53,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6.452,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出现失眠、高血压、高血糖、继发性感染、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及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动静脉内瘘术是将病人邻近的动静脉吻合起来,使之成为血流通道.优点是操作方便、血流量大、病人活动不受限制,如保护得当,可长期使用.为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2006年3月至2011年9月,我科对3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实施了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