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庆华
目的:探讨磨痂、异体皮覆盖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本组27例深Ⅱ度烧伤患儿分别在伤后48h内实施磨痂术,术后异体皮生物辅料覆盖创面,5~7天后更换外敷料,以后根据情况换药直至创面愈合.结果:22例创面于伤后15~19d达到一期愈合,功能和外观良好.结论:小儿深Ⅱ度烧伤实施磨痂术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减少瘢痕增生、减轻患儿痛苦和提高愈合质量.
作者:张卫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后腹膜腹腔镜下泌尿系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对本院2009-2011年间的 58例泌尿系手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进行分析,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并更好地维护器械.结果:本组5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切口一期愈合;器械状态良好.结论:结论积极、主动的护理配合有利于保证后腹腔镜泌尿系手术的成功,更好地维护器械良好.
作者:王和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睡眠呼吸絮乱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住院的45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及48例无脑卒中病史的住院检查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对比分析其睡眠呼吸情况.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Ⅲ、Ⅳ期睡眠时间明显较短,微觉醒指数较高,血氧饱和度的下降,SaO2<90
作者:陈艳;葛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临床工作中,神经外科急诊入院的患者存在入院急,病情重,随时面临生命危险的特点,患者家属对这突然产生的变故缺乏心理准备,可导致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反应,在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形成明显的不良情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不良后果.而做好此类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也是促进救治成功的因素之一.
作者:唐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更为全面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护理效果、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程度以及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且观察组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程度以及再出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改善神经缺损情况,减少再出血率.
作者:罗霞;王娟;董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监测2008至2010年ICU出院病例,并统计院内感染例数.结果:2010年院内感染例数明显低于2008年及2009年.结论:严格护理管理可以明显降低ICU医院感染率,缩短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田桂林;丁志红;谢丽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在近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脑外伤后的急性和迟发性脑缺血所致.应用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使毛细血管通畅,微循环改善,侧支循环建立,使大脑前、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加,从而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缺血状态,缓解脑组织缺氧;同时电刺激小脑顶核可通过直接抑制缺血后的脑血管炎性反应,减轻缺血性脑损害.因此,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是治疗脑外伤后恢复期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唐湘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总结,提出防范措施,防范职业暴露发生.方法:对既往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主要记录项目分析总结,如职业,工龄,暴露环节,预防用药效果.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以护理人员高,尤其是新从业人员;暴露环节集中在静脉注射和穿刺活动中,经过风险评估并及时干预,经随访并未发现由此引发职业暴露后感染.结论:职业暴露管理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严格标准防护措施落实,及时有效的干预,将有助于降低职业暴露风险,避免感染发生
作者:裴卫国;杨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血液的酸性环境是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原发原因.其他的诱发因素是由血液酸性环境引发的继发因素.也就是说,是因为血液呈现了酸性环境,才导致了血液内各细胞及细胞组成成分的功能障碍,从而诱导了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王海云;徐晔;高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臀部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多属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Ⅰ型(显露型).多数在小时后去上级专科医院就诊治疗.成人的臀部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多是小儿时期没有及时治疗而形成,所以比较少见,在基层容易误诊.
作者:胡世问;罗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讨论血细胞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阐述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别从标本、仪器及检验人员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结果:做到这三方面的要求,能够获得血细胞检验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结论:加强血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促进医院综合水平的提高.
作者:周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动静脉内瘘术是将病人邻近的动静脉吻合起来,使之成为血流通道.优点是操作方便、血流量大、病人活动不受限制,如保护得当,可长期使用.为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2006年3月至2011年9月,我科对3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实施了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实验室面向广大患者,化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与患者诊疗的准确性相关.因此当实验室内同一检测项目在两套以上分析系统检测或使用一些新方法、试剂、仪器时,必须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和偏倚评估,对这些项目在分析系统间的偏倚有了准确的评价管理依据,对不可接受偏倚的项目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稳定.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评价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人工流产的孕妇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在术前给予口服400μg米索前列醇同时阴道后穹窿放置200μg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术前不给予药物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宫颈评分、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孕妇的宫颈评分、完全流产率、清宫率、疼痛率及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软化宫颈,减轻疼痛,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有助于人工流产术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牟全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或肾结石的患者80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在全程实施护理干预,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结石一次性取尽71例,2-3次取尽9例,平均手术时间90分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肾结石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但围术期的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特别做好尿管留置和肾造瘘管的护理,大限度的降低了护理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尔清;杨雅婷;裴军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6例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患者按单双日分成研究组370例和对照组3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29%,显著优与对照组85.9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月华胶囊对结核小鼠脾的病理学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H37RV结核杆菌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月华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月华胶囊中剂量与西药联合组,建立空白对照组;光镜下观察脾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脾脏病理改变均较模型组轻;月华胶囊3个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脾病变较轻;与单用西药或月华胶囊的各剂量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脾病变轻.结论:月华胶囊能减轻结核杆菌对小鼠脾的病理损害,中剂量组效果优于低、高剂量组,所有用药组中联合用药组优于其它单独用药组.
作者:曾姣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调查青少年白发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59名青少年白发患者与118名非青少年白发者进行调查,涉及年龄、性别、首发部位、遗传等,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青少年白头与遗传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样本中青少年白头患者的百分比为23 3%,少白头发病与遗传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卡方=21.72 P<0.01),有少白头家族史的中患少白头的可能性是无少白头家族史的6.625倍(OR=6.625).结论:青少年白发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作者:朱海燕;戴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根管治疗的成功主要在于对根管系统的彻底清理和严密充填.资料显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失败率较高可能是因为近中第二颊根管的遗漏.研究表明上颌第一磨牙的mb2存在比例高但临床发现率和治疗率均偏低.所以要求我们临床医生在操作中要有意识的去寻找mb2根管,以提高mb2的临床诊治率.本文从临床筛选需要做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56例,运用口腔临床内科医师常规操作方法寻找并治疗mb2根管,为基层工作者提高上颌第一磨牙mb2的治疗率提供一个参考.
作者:李苏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及相关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手术切除病灶仅仅是疾病治疗关键步骤之一,疾病的顺利康复离不开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42例患者采取了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郑翠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