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唐湘鄂

关键词: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治疗, 颅脑损伤
摘要: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在近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脑外伤后的急性和迟发性脑缺血所致.应用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使毛细血管通畅,微循环改善,侧支循环建立,使大脑前、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加,从而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缺血状态,缓解脑组织缺氧;同时电刺激小脑顶核可通过直接抑制缺血后的脑血管炎性反应,减轻缺血性脑损害.因此,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是治疗脑外伤后恢复期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幼儿青霉素皮内注射两种皮肤清洁方法的对比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75%的酒精与生理盐水两种皮肤清洁方法对皮内试验结果的影响,浅谈用于皮内注射试验更为科学的方法.方法:将需要用到青霉素的430名1-3岁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75%的酒精清洁皮肤,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结果: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比75%的酒精清洁皮肤发生青霉素阳性反应的概率低.

    作者:唐琼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86例胆囊结石患者自然分成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胆囊切除术,治疗组采用保胆取石术.结果: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院前复查ALT等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不过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相对于胆囊切除术,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在不影响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的基础上,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于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陕西省康复治疗现状调查研究

    康复医学是促进病、伤、残者功能康复的一门新兴、独立的医学学科.作者通过对陕西省十个地区的近四万慢性病人的康复治疗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大量陕西省康复治疗的现状分析,为陕西康复医学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的文献资料.

    作者:杨延平;刘树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1月间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比较经直肠及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阳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32.43%;经直肠前列腺穿刺阳性率3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29%;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直肠组显著多于经会阴组(P<0.01).结论:经直肠与经会阴两种穿刺方式阳性率相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并发症少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

    作者:崔寿喜;沈亚勋;邹松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6例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患者按单双日分成研究组370例和对照组3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29%,显著优与对照组85.9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2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单用环丙沙星,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0.3%,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分别为57.6%、80.3%,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良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克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恶性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开腹组(A组)、腹腔组(B组)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组(C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辅助阴式组与开腹组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胃肠恢复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与腹腔镜组比较具有在直视下手术,减少术后残端癌的发病率.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小,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穴位按摩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穴位按摩手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单纯穴位按摩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结果:穴位按摩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结果改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肠道炎性病灶的吸收直至痊愈.

    作者:刘焕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近20年来,人工关节技术的发展迅速,髋关节置换术已逐渐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及骨股头无菌性坏死等患者的一项常规手术.比起手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内术后康复治疗则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和巩固了手术效果.本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对6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宝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诊断探讨

    本文通过比较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住本院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得出结论:CT是一种方便、迅速的诊断手段,并且患者很容易接受;其对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预测良恶性和估计预后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沈祖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CT辅助下不同微创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 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2组,A组76例行微创血肿碎吸术,B组 61例行穿刺引流液化术.对患者术后的残留血肿量、中线移位、再出血率及病死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肿量及中线移位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术中再出血率和病死率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 0.05),而病死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结论:脑出血病情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肿量,高颅内压,中线移位.微创血肿碎吸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能取得比单纯的穿刺引流术更好的效果.

    作者:刘百春;李子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急诊科发生的护理问题,其中由于护理差错引起纠纷问题8例,护患沟通不良引起纠纷问题53例,患者方面恶意引起10例,科室协调不到位引起纠纷问题8例,医疗费用引起纠纷问题7例,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我院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对我院在急诊科发生的护理问题共86起,事实求是地找出问题,分清责任,经过协调,都合理解决.结论: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明确医疗费用,避免护患矛盾.

    作者:陆美雄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丹参的功效和药理原理的研究

    丹参是具有很大药理作用的活血化瘀药,主要成份是丹参酮(Ⅰ、ⅡA、ⅡB)、异丹参酮(Ⅰ、Ⅱ)等,对近年来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蔡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彩超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性质及血流动力学,对指导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小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短效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或口服所致严重不良反应10例分析

    目的:分析舌下含服或口服硝苯地平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本院10例使用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时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结果:短效硝苯地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脑血管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引起神经紊乱;舌下含服较口服更快出现ADR,出现ADR的时间从服用后30min内到服用后6个月不等;确诊为硝苯地平所引发的ADR后给予停药、对症处理后可治愈,本组10例患者停服硝苯地平并对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为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短效硝苯地平应禁止在高血压急症、假急症患者使用舌下含服治疗,严格选择适应症及使用剂量,才能够发挥其治疗效果.

    作者:张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他们在生理功能退化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从而形成特有的心理特征.因此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恢复,保存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长期的临床护理中,通过对数百名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玉倩;徐锡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在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中近颊第二根管的意义探讨

    根管治疗的成功主要在于对根管系统的彻底清理和严密充填.资料显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失败率较高可能是因为近中第二颊根管的遗漏.研究表明上颌第一磨牙的mb2存在比例高但临床发现率和治疗率均偏低.所以要求我们临床医生在操作中要有意识的去寻找mb2根管,以提高mb2的临床诊治率.本文从临床筛选需要做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56例,运用口腔临床内科医师常规操作方法寻找并治疗mb2根管,为基层工作者提高上颌第一磨牙mb2的治疗率提供一个参考.

    作者:李苏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在骨科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体会

    目的:观察在骨科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总结在骨科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0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采取一般化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人性化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纠纷、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骨科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士形象和技术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朱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住院病例98例,随机分入腹腔镜手术组47例、剖腹手术组51例,记录术前病史、术中情况、住院时间,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53±23min比69±28 min,25±23ml比67±34 ml,P<0.01),静脉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腹手术组(分别为1.56±1.44天比3.27±1.73天,1.07±0.43天比2.06±0.44天,3.72±3.03天比6.15±2.43天,P<0.01).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选用腹腔镜手术优于剖腹手术.

    作者:王仲奇;尹红;张娟;秦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中毒临床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小儿中毒的主要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6例急性中毒患儿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来为患儿解毒,并对临床资料按中毒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总结分析.结果:25例患儿治愈,1例死亡.结论:小儿急性中毒的的重点是做好预防工作,中毒后快速有效的抢救是治疗小儿中毒的关键.

    作者:和学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