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奇;尹红;张娟;秦云
在护理中,为孕产妇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不仅要助产技术先进高效,更要重视护理服务质量.探讨产房助产士情商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提出提高护理质量,除了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加强自身修养外,还应注重情商的培养.
作者:潘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是根据颅内囊性病变的发生部位、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CT扫描(平扫+增强),提高对囊性病变的认识,鉴别是囊性肿瘤还是囊性其他病变(炎症性、脑血管性、寄生虫性、先天性).是脑内病变还是脑外病变.给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王幼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对经内镜检查确诊的42例结肠血管畸形患者予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多点注射硬化治疗.结果:首次硬化治疗后42例血管畸形患者均无复发性出血,两次治疗后有效率达100%.结论: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高龄不能耐受手术者,并可进行反复治疗.
作者:朱振;陈磊;王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诊治的12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各类妇科急腹症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经腹部、经阴道、经直肠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相结合的联合超声声像特征,并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研究.结果:经腹、经阴道/直肠、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5%、92.1%、95.6%,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及特异性明显高于前两种方法.结论:联合超声技术可显著提高妇科急腹症的正确诊断率,是妇科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蔡芳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或肾结石的患者80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在全程实施护理干预,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结石一次性取尽71例,2-3次取尽9例,平均手术时间90分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肾结石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但围术期的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特别做好尿管留置和肾造瘘管的护理,大限度的降低了护理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尔清;杨雅婷;裴军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但是往往忽视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致使贻误病情.不能早期发现,正确处理,将导致小腿肌肉坏死,重者截肢甚至死亡.自2002年2月~2010年10月,作者收治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strofascial Comart-ment Syndrom OCS)28例,早发现,早处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绍猛;李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总结心血管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后临床特点及术后处理.方法:对2例心血管病合并甲减的病例特点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及教训.结果:2例患者虽然病程均有所迁延但经过优甲乐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心血管病合并甲减的患者早期发现甲状腺素水平异常,早期给予替代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作者:潘先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7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传染科治疗的148例淤胆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药治疗,而对照组仅进行西医治疗.结果:淤胆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分别有61人和49人有效,有效率分别为82.43
作者:杨建蓉;杨红;李明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经过对本科65例患者动脉血气采集的分析与总结,提高采集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采集失败与成功病例分析对比,找出失败原因,采集要点.结论:通过对失败与成功病例的研究对比,提高了穿刺及采集技术,减少了患者痛苦.
作者:李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78例肝脏疾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出现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为环境影响、使用免疫抑制剂、代谢紊乱、负性心理等.护理重点是术前重视评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精神症状,并加强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谭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HBP)患者心理状态与其血压水平的相关性,认识心理干预辅助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方法:对153例门、急诊高血压患者在空腹、安静休息10min后常规测量血压,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焦虑抑郁水平调查,统计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53例高血压患者中抑郁及(或)焦虑症患病率40.5%,HAD分段与患者血压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二者互为因果,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董宇霞;胡嘉坤;董宇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全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4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全麻术后24h内恶心、呕吐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全身麻醉产生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分析了妇产科门诊病人的特点,提出了如何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以便为临床上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借鉴.方法:从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人,针对不同的病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加强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8天以内出院的达76.67%,而对照组仅为62.5%;观察组赢得了近75%的患者基本满意以上的评价,而对照组仅为64%,而且在满意、基本满意各项中,观察组的比例都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极为必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确对待和配合治疗,对于控制疾病发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治愈率也大大提高.
作者:李映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垂体瘤显微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科28例经鼻蝶窦垂体瘤显微切除手术病例的护理,尤其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28例,术后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症2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其余均获得良好预后.结论:对于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朱廷芳;庞凤华;尹杏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性治疗,社区护理工作可深入病人家庭,重视健康指导,保证正确用药的措施,督促定期复诊是并发症得以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方法,良好沟通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社区护理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余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微型可吸收锚钉加克氏针修复止点撕脱锤状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对40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患者采用美国强生微型可吸收锚钉加克氏针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疗效,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未出现创口感染及锚钉植入后异物反应;所有随访病例,x线显示未见微型可吸收锚钉松动和脱落,合并骨折病例均骨性愈合,术后远侧指间关节稳定性良好,并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对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进行评价,优28例,良9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2.5%.结论:微型可吸收锚钉加克氏针对重建伸肌腱止点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时间短,效果肯定,是伸肌腱断裂止点重建较好的术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徐晶;袁见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院儿科病房收治一月至14周岁的患儿,允许1-2位家属陪护.在患儿住院期间,由于患儿好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家长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容易发生烫伤、坠床、跌倒、指甲剪划伤皮肤等意外伤害.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治愈患儿的疾病,保障患儿的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善于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近几年来,我科对病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得患儿的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减小.
作者:崔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院骨科属于全国重点专科,骨科手术量大,作为必备的骨科内固定的动力系统,电钻在骨科内固定的手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科备有高压电钻和日立牌电钻,高压电钻除不可浸泡清洗外,可高温灭菌是其优点.而日立牌电钻较之价格低廉而多用,但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只能采用低温灭菌,作为必备的骨科动力系统,我科严格清洗流程及使用流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制定详尽的使用和维护的措施,为骨科手术提供安全的动力系统,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香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进行分组治疗,通过总结,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服务.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