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诊断探讨

沈祖根

关键词:胃肠道, 间质瘤, CT影像, 诊断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住本院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得出结论:CT是一种方便、迅速的诊断手段,并且患者很容易接受;其对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预测良恶性和估计预后有较好的作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病例分析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的前四年主要在学校进行理论课学习,学习内容从基础到临床,覆盖面很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以理性认识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后一年进入临床实习,在各科轮转过程中,增加学生对病例的感性认识,掌握基本技能,锻炼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是采用病例分析方法引入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尝试.

    作者:凌和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60例妊高症孕产妇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多年来我院的妊高症的护理体会,总结出如何有效的减少妊高症并发症的发生和如何安全分娩,促进患者痊愈.方法:分析我院60 例妊高症患者进行整体规范化护理效果.结果:60 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母婴死亡现象.结论:进行整体规范化护理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吴雁群;郁晓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的重要意义

    随着各种仪器及麻醉药品不断更新,手术室护士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作为手术室护士在麻醉期间要积极协助麻醉医生共同监测手术中病人的各项生理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作者:孙春杨;韩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艾蒿隔姜施灸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艾蒿、生姜施灸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将70例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均采用恰当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针灸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艾蒿隔姜施灸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传统针灸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1.4%,对照组治愈率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艾蒿隔姜施灸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艳;尹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2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入院当日即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照组在出现腹泻后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结果:观察组19例出现腹泻(发生率11.9%),对照组55例出现腹泻(发生率3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

    作者:梁水明;王桂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20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文关怀式护理,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仅实施常规护理2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满意度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关怀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全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秀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1月间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比较经直肠及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阳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32.43%;经直肠前列腺穿刺阳性率3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29%;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直肠组显著多于经会阴组(P<0.01).结论:经直肠与经会阴两种穿刺方式阳性率相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并发症少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

    作者:崔寿喜;沈亚勋;邹松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目的:对知情程度对患有癌症的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和具体心理护理措施以及相应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7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癌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在征求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的真实病情向患者告知,对患者在了解病情后的临床状态变化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具体措施和相应的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了解自己病情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了恐惧、烦躁不安、悲观失望、孤独、焦虑、拒绝治疗现象.经过我们对患者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细致的心理健康疏导,所有患者上述表现得到了有效控制,且都能够以良好健康的心态面对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在癌症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知情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与对其病情进行积极对症的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心态是保证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毛彩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及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本科肿瘤患者经颈内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346例次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导管通畅232例次,占67.05%.部分堵管102例次占29.48%;完全堵管12例次占3.47%.高凝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使用时间过长、静脉营养等为堵管的主要原因.结论:为了减少堵管几率,应掌握适应症指针、采用正压脉冲封管技术、合适的肝素封管浓度、适当安排药物输入前后顺序、严格掌握留置导管时间.

    作者:丁露露;孔敏;张娅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终病人护理特点以及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临终关怀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边缘性交叉科学,是针对危重患者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护理,是为了让临终患者在即将告别亲人,结束生命的后时刻,接受精心的护理和良好道德情操的抚慰.我们应该熟悉临终患者特点,以便于提供更好的护理.同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针对我国国情,临终关怀应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应大力提倡临终关怀.

    作者:汪成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颅内囊性病变CT分析

    目的是根据颅内囊性病变的发生部位、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CT扫描(平扫+增强),提高对囊性病变的认识,鉴别是囊性肿瘤还是囊性其他病变(炎症性、脑血管性、寄生虫性、先天性).是脑内病变还是脑外病变.给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王幼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及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但是往往忽视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致使贻误病情.不能早期发现,正确处理,将导致小腿肌肉坏死,重者截肢甚至死亡.自2002年2月~2010年10月,作者收治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strofascial Comart-ment Syndrom OCS)28例,早发现,早处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绍猛;李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按事先制定的表格,选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并调查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因素.结果:血液透析的依从性与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就业情况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P<0.05).60例男性患者有48例(80.00%)依从性可,40例女性患者中依从性可的24例(60.00%),大学以上学历40例,32例(80.00%)配合治疗;大学以下学历60例,30例(50.00%)配合治疗.有工作患者80例,64例(80.00%)配合治疗;无固定工作患者20例,10例(50.00%)配合治疗;此外还发现与经济状况、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透析次数等有关.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提供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作用,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液透析质量.

    作者:钟晓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陕西省康复治疗现状调查研究

    康复医学是促进病、伤、残者功能康复的一门新兴、独立的医学学科.作者通过对陕西省十个地区的近四万慢性病人的康复治疗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大量陕西省康复治疗的现状分析,为陕西康复医学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的文献资料.

    作者:杨延平;刘树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HIV-1外膜蛋白gp120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将从HIV-1型标准株的基因序列中扩增出的gp120分子短片段基因(417bp)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与pPICZB中,以电穿孔法转化酿酒酵母CYC3.经乳糖诱导表达后,gp120短片段多肽在CYC3中少量表达,在诱导表达24小时重组蛋白表达量及抗原性达到高,表达产物被降解,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

    作者:史海龙;李军;崔亚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利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利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自组方剂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吗丁啉片,奥美拉唑胶囊口服进行治疗;两组7天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38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8.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浅谈

    笔者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了阐述.

    作者:陶红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CT辅助下不同微创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 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2组,A组76例行微创血肿碎吸术,B组 61例行穿刺引流液化术.对患者术后的残留血肿量、中线移位、再出血率及病死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肿量及中线移位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术中再出血率和病死率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 0.05),而病死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结论:脑出血病情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肿量,高颅内压,中线移位.微创血肿碎吸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能取得比单纯的穿刺引流术更好的效果.

    作者:刘百春;李子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内镜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对经内镜检查确诊的42例结肠血管畸形患者予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多点注射硬化治疗.结果:首次硬化治疗后42例血管畸形患者均无复发性出血,两次治疗后有效率达100%.结论: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高龄不能耐受手术者,并可进行反复治疗.

    作者:朱振;陈磊;王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初产妇产程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产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的生产情况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进行分娩的74例初产妇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A组孕妇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B组孕妇在A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两组孕妇在护理后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们经过研究后发现,B组孕妇的自然分娩人数明显多于A组孕妇,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孕妇中手术产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初产妇在产程过程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该类孕妇的分娩方式更加理想,可以使母婴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

    作者:陈清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