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IV-1外膜蛋白gp120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史海龙;李军;崔亚亚

关键词:HIV-I型, gp120, 酿酒酵母
摘要:将从HIV-1型标准株的基因序列中扩增出的gp120分子短片段基因(417bp)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与pPICZB中,以电穿孔法转化酿酒酵母CYC3.经乳糖诱导表达后,gp120短片段多肽在CYC3中少量表达,在诱导表达24小时重组蛋白表达量及抗原性达到高,表达产物被降解,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月华胶囊对结核小鼠脾脏病理形态学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月华胶囊对结核小鼠脾的病理学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H37RV结核杆菌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月华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月华胶囊中剂量与西药联合组,建立空白对照组;光镜下观察脾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脾脏病理改变均较模型组轻;月华胶囊3个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脾病变较轻;与单用西药或月华胶囊的各剂量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脾病变轻.结论:月华胶囊能减轻结核杆菌对小鼠脾的病理损害,中剂量组效果优于低、高剂量组,所有用药组中联合用药组优于其它单独用药组.

    作者:曾姣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药物流产100例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护理措施,观察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适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分次三日服法,米索前列醇顿服法;服药前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人性化护理.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0例中完全流产93例,占93%;不全流产1例,占1%;失败6例,占6%.结论:提高护理水平,切实做好护理工作,能显著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确保孕妇身心健康.

    作者:李桃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析病例分析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的前四年主要在学校进行理论课学习,学习内容从基础到临床,覆盖面很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以理性认识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后一年进入临床实习,在各科轮转过程中,增加学生对病例的感性认识,掌握基本技能,锻炼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是采用病例分析方法引入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尝试.

    作者:凌和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谈谈意念活动在推拿手法教学及临床运用的体会

    推拿手法是推拿疗法治病的主要手段,手法技巧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的效应.笔者通过三十多年推拿临床、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意念在推拿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仅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强刚;潘道友;洪明星;陶君能;卜肖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穴位按摩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穴位按摩手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单纯穴位按摩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结果:穴位按摩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结果改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肠道炎性病灶的吸收直至痊愈.

    作者:刘焕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2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单用环丙沙星,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0.3%,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分别为57.6%、80.3%,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良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克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TCD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检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功能状态及其在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48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TCD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脑血管病变特征.结果:观察组颅内动脉MCA、ICA、ACA、PCA的Vp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测血流情况发现,观察组中仅有10.4

    作者:王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64例阴道炎患者的中医护理

    阴道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多种阴道粘膜炎性疾病的总称,是育龄妇女常见阴道感染疾病、多发病之一.在正常生理状态,阴道的组织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特点足以防御外界微生物的侵袭.如果遭到破坏,则病原菌即可趁机而人,借种种因素,导致阴道炎症.近年来,我们对64例阴道炎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与中医护理,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静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艾灸申脉穴结合干扰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本文通过对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进行分组治疗,通过总结,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服务.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处理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收缩压(160.12±12.20)mmHg,舒张压(72.28±7.12)mmHg;ISH共22例(36.67%,22/60);发生体位性低血压18例(30 00%,18/60).存在合并症者40例(66.67%,40/60),有并发症者35例(58.33%,35/60).20例患者掌握及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33.33%,20/60);能够按照医嘱按规律服药治疗24例(36.0%)(40.00%,24/60).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情复杂,具体其自身临床特点,应针对上述高血压特点进行干预:健康宣教、病情观察指、治疗指导、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并发症.

    作者:闻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摒西医统领辨证之弊端循中医思维建诊疗模式

    随着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中医现代化的社会意识逐渐增强.由中医还是西医病名统领辨证的争论也随之而来.主张由西医病名统领辨证者丢掉了中医病名的诊断过程和相应的鉴别诊断.应当明确的是,先辨西医的病,后辨中医证的作法有诸多弊端,不符合中医应有的临床思维规律.而是应先辨概念较大的中医的病,再在此病名统领下辨出中医的证,然后在证下辨出概念小的西医的病.这种过程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满足了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要求.

    作者:李子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护理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化脓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麻疹、百日咳疫苗的预防接种,以及抗生素的早期有效应用,本病的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现对临床2009年~2010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张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有更高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机会更多,而且感染率随透析时间延长而增高.实践证明,预防乙型肝炎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乙肝疫苗接种.但透析患者由于对乙型肝炎的了解和认识程度,经济等状况、患者的年龄、个体差异、用药及治疗情况;疫苗的种类、剂量、接种方案、接种方法等对接种后能否尽早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直接影响.我院从2003年开始对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乙肝疫苗免疫应答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郅;苏伟;尚有全;李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股后肌群损伤的手法治疗

    为了提高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减少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并寻求佳的治疗手法,通过对具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对股后肌群拉伤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法治疗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君;郭旭东;孟旭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像及血像检测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多以贫血、白细胞减少等为首发症状,骨髓各系受累较外周血轻,缺乏特异性,因此对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像未见特征性变化的患者要完善检查,防止延误诊断.

    作者:崔海龙;张贺;梁宝英;刘宇松;王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宣传教育和体格检查的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健康教育后观察组血压指数及体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门诊实施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降压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1例人工膝关节修复肿瘤性骨关节缺损术后的功能锻炼分析

    目的:探讨骨肿瘤病人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方法:术前使病人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掌握各种锻炼方法;术后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实施功能锻炼,尽早进行,循序渐进,直至能负重行走.结果:对21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随访3~42个月,全部病例存活,且膝关节活动度达到要求,并可负重行走,生活质量优良.结论:术前、术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龚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不同对比,不同用药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有较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素、尿激酶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可作为首选.

    作者:黄胜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在近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脑外伤后的急性和迟发性脑缺血所致.应用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使毛细血管通畅,微循环改善,侧支循环建立,使大脑前、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加,从而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缺血状态,缓解脑组织缺氧;同时电刺激小脑顶核可通过直接抑制缺血后的脑血管炎性反应,减轻缺血性脑损害.因此,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是治疗脑外伤后恢复期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唐湘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重症新生儿护理中护士的素质要求

    目的:通过理论探讨,以及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现象的剖析,明确重症新生儿护理的意义.和对护士的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性,明确基本护理和特殊护理的要求,促进护士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的提高.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归纳总结重症新生儿护理的基本要求.结果:通过对护士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熟悉NICU的操作程序,使重症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体现人性化的关爱.结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重症新生儿护理的有效保证,科学的护理观是护理学发展的前提.

    作者:祝一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