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云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恶性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开腹组(A组)、腹腔组(B组)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组(C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辅助阴式组与开腹组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胃肠恢复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与腹腔镜组比较具有在直视下手术,减少术后残端癌的发病率.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小,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干预、规范用药指导.结果:两组干预前收缩压(19.89±1.23)KpaVS(19.54±1.24)Kpa、舒张压(11.53±0.87) VS(11.49±0.91Kpa、依从性好42.00%VS40.00%无差异(P>0.05);实施综合干预观察组收缩压(17.01±0.89)Kpa、舒张压(10.12±0.76)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8.32±0.95)Kpa、(11.09±0.82)Kpa(P<0.05),依从性好74.00%高于对照组的46.00%(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改善治疗依从性,降低血压水平.
作者:王一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院理疗科于2008年-2010年采用超短波加拔罐治疗急性支气管炎9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瑜;傅俊媚;纪素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埋伏牙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例颌骨埋伏牙病人,采用PHILIPS多层螺旋CT,行颌面部螺旋容积扫描,并用齿科重建软件包及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表面遮盖成像和容积再现技术重建图像.结果:本组共22颗埋伏阻生牙,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能准确显示颌骨内埋伏牙的数量,牙冠牙根形态,唇腭侧位置,埋伏牙萌出方向并与其邻牙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齿科三维重建技术对埋伏牙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臀上皮神经炎是介于腰与臀之间的疾病,临床上并不少见,常以腰部疼痛而概之.臀上皮神经,是以腰1、2、3神经根的后支构成的一条皮支.穿过骶棘肌并行于其外缘,向下越髂嵴,穿出臀筋膜到表层分布在臀上部位,于越髂嵴处有静脉与动脉同行,在腰4棘突与髂嵴高点连线外1/3的下方呈散状分布,臀上部位即为臀上皮神经在体表的投影.选取我院于2010~2011年采用穴位按摩加穴位封闭治疗臀上皮神经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戴景州;宋彩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膝关节是人体结构较复杂的关节之一,而膝关节及邻近组织严重损伤后,经常使用手术内、外固定、韧带修复、移植等手段进行治疗,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手段均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膝关节功能障碍将给患者日常活动带来极大不便,需通过康复治疗改善和恢复患膝关节功能.本文旨在论述膝关节功能康复的现状,并进行展望.
作者:谢辉;刘兆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妊娠期宫颈内口松弛和前置胎盘用宫颈缝扎术矫治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住本院产科病区因宫颈内口松驰造成习惯性流产或部分前置胎盘的患者而需行宫颈缝扎术的病例12例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12例宫颈缝扎术的病例取得良好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颈缝扎术的围术期护理对治疗和手术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韩瑛;王任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总结近年来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发现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但相关研究较少,很多没有设置对照组,不具备对比数据,这在统计学上就不能体现客观性,而缺乏说服力.建议今后要提升研究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证据.
作者:张学如;王建春;王甜;雷潇潇;李熙;陈建国;李卉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作用.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10例,对照组均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8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能早期、直观、准确地明确不孕症病因,并可给予针对性治疗,腹腔镜可作为女性不孕症常规检查及治疗的必要手段.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经过对本科65例患者动脉血气采集的分析与总结,提高采集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采集失败与成功病例分析对比,找出失败原因,采集要点.结论:通过对失败与成功病例的研究对比,提高了穿刺及采集技术,减少了患者痛苦.
作者:李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1月间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比较经直肠及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阳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32.43%;经直肠前列腺穿刺阳性率3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29%;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直肠组显著多于经会阴组(P<0.01).结论:经直肠与经会阴两种穿刺方式阳性率相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并发症少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
作者:崔寿喜;沈亚勋;邹松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终关怀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边缘性交叉科学,是针对危重患者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护理,是为了让临终患者在即将告别亲人,结束生命的后时刻,接受精心的护理和良好道德情操的抚慰.我们应该熟悉临终患者特点,以便于提供更好的护理.同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针对我国国情,临终关怀应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应大力提倡临终关怀.
作者:汪成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成功的手术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手术认真、技术高超,良好的手术配合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随着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促使手术中医护配合默契程度的提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要素.
作者:韩璐;孙春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了提高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减少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并寻求佳的治疗手法,通过对具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对股后肌群拉伤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法治疗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君;郭旭东;孟旭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70例,应用侧前方入路,椎管减压,Z-Plate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年,66例恢复基本正常,3例生理弯曲未恢复,1例神经功能A级未恢复.结论:应用侧前方入路,椎管减压,Z-Plate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剑波;孙朝军;尹坤;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血液灌流在救治中毒病人中起到了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血液灌流就是将病人的血液经管路引入灌流器,血液经过灌流器内吸附剂的吸附作用而达到净化处理.我科自2010年11月-2011年10月采用血液灌流救治各类急性中毒病人67例,血液灌流人次226次.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及相关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手术切除病灶仅仅是疾病治疗关键步骤之一,疾病的顺利康复离不开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42例患者采取了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郑翠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影响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术中危险因素,探讨术中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对手术室护理和术后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不利的影响.方法:对6例手术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患者手术自身因素,患者年龄大于55岁,手术时间过长,麻醉因素等是导致压疮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术前对患者全面详细的评估,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预防计划,加强术中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做到及时处理,并采取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以下.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本文初步探讨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围绝经期的妇女产生的焦虑及抑郁的心理精神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80例处于围绝经期且有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的妇女随机分成数目相同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氟哌塞吨-美利曲辛片( 黛力新) +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照组则采用单纯雌激素替代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两种方式分别对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则有差异(P<0.01 ).结论:黛力新与雌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和焦虑障碍十分有效,比单纯雌激素替代疗法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行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为观察组;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后外侧小切口术比较安全,且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孙健;李亚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