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脑血管病的早期原因与干预

王海云;徐晔;高静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 早期原因与干预
摘要:血液的酸性环境是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原发原因.其他的诱发因素是由血液酸性环境引发的继发因素.也就是说,是因为血液呈现了酸性环境,才导致了血液内各细胞及细胞组成成分的功能障碍,从而诱导了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目的: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50例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护理措施:发作时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结果:50例患儿未发生并发症,家长对高热惊厥知识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和掌握42例(84.00%,42/50);护理满意度96.00%(48/60);随访12月-24年,平均(17.45±4.45)月,高热惊厥复发4例8.99%(5/50).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老年骨折患者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心理状态良好,焦虑抑郁的心理得到改善.结论:了解老年骨折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做好完善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是老年骨折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中全面康复的有效保证.

    作者:王丽华;杨厥江;张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护理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的配合及护理患者,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器 管理结果,58例患者愉快接收手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显著,手术过程顺利.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是一项新的,有效的治疗输尿管及肾结石的微伤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护理配合及护理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霍正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癀片外敷治疗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癀片外敷治疗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50

    作者:黄志华;欧阳玉霞;骆谏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理支持在小儿麻醉心理中的影响

    小儿的心理状态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其住院和接受医疗期间可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机体低抗力下降,而削弱机体对麻药的耐受力,不利于麻醉诱导及管理,而且还会造成小儿的精神创伤.文章初步探讨了小儿麻醉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作者:亢忠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病人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为2-3%,并以每年千分之一的速度增长.由于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明显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科18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心理综合分析,我们在工作中重视心理护理和知识宣教,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态配合治疗.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病人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梁爱琴;王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和对照组(地塞米松)各2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53,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6.452,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出现失眠、高血压、高血糖、继发性感染、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及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疗效,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应用依达拉奉针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与同期常规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78.33%(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甘油三脂、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的浓度均值有明显降低(P <0.01),脑血流量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实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玉柱;蔡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关于HPV感染与宫颈CIN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CIN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24例宫颈CIN患者,对这些患者的宫颈组织使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我院检查治疗的1024例患者中,96.8%的患者被检查出有HPV感染,HPV16、52、58、33以及31亚型排在前五位.结论:对于宫颈癌来说,HPV是导致其出现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对HPV感染患者进行定期检查,以便能够尽早发现治疗.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在胆囊颈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原发性胆囊颈管因且解剖部位复杂、容易并发感染等原因曾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禁忌症之一,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术者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胆囊颈管结石也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行.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进行了4500例胆道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76例为胆囊颈管结石,现将其具体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发热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小儿发热患者,分成观察组(中医内治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36例.2周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2周后,两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中医内治法治疗能减少发热反复性,降低小儿肝肾功能损害及病原菌耐药性,利于患儿后期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铁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声门下吸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声门下吸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可吸引气管切开导管,这种导管配有一个终止于声门下区(气囊上方)独立的附加管腔,可通过位于气囊上方的开口吸引声门下分泌物,以恒定的负压每2小时对声门下分泌物进行间断吸引,滞留物粘稠时与气囊上腔隙冲洗配合使用.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切开导管.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声门下吸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有预防作用,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作者:陶春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儿童急性喉炎的救治与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总结儿童急性喉炎的救治方法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急性喉炎的患儿共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滴注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采取急救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和缺氧情况基本消失.但对照组有一例出现用药后情况未见好转而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手术.观察组则未出现该情况.观察组在缓解呼吸困难、吸气喉鸣和呼吸困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的时间短,出院时间也相对于对照住要短(P<0.01).但两组在犬样咳嗽该临床症状中则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儿童急性喉炎效果明显且起效较单纯静脉滴注治疗快.

    作者:刘延;雷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月华胶囊对结核小鼠脾脏病理形态学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月华胶囊对结核小鼠脾的病理学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H37RV结核杆菌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月华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月华胶囊中剂量与西药联合组,建立空白对照组;光镜下观察脾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脾脏病理改变均较模型组轻;月华胶囊3个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脾病变较轻;与单用西药或月华胶囊的各剂量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脾病变轻.结论:月华胶囊能减轻结核杆菌对小鼠脾的病理损害,中剂量组效果优于低、高剂量组,所有用药组中联合用药组优于其它单独用药组.

    作者:曾姣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出院后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地促进了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预防糖尿病足的再复发.方法:对35例出院后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随访,定期进行宣教指导护理重点.结果:2例溃疡患者在第一次随访时即愈合.1例患者在户外运动时不慎受伤,及时就诊处理后痊愈.1例患者因经常出差胰岛素注射不及时,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足再发入院治疗.结论:坚持对出院后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随访,可减少患者的错误观点及行为,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地防止了糖尿病足的再发.

    作者:褚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肩盂骨折内固定治疗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肩盂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积极意义及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疗效分析.方法:从2009年4月-2011年10月期间,我们对本院的肩盂骨折病人利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骨折部位,以便术后早期恢复.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5~25个月,骨折愈合优良率达到86.7%.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恢复肩盂骨折患者的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勇;谭永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睡眠呼吸絮乱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睡眠呼吸絮乱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住院的45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及48例无脑卒中病史的住院检查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对比分析其睡眠呼吸情况.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Ⅲ、Ⅳ期睡眠时间明显较短,微觉醒指数较高,血氧饱和度的下降,SaO2<90

    作者:陈艳;葛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供应室工作人员如何防止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危害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病源体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皮肤、黏膜,或被含有病源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源体感染的情况.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危害因素来源于长期接触污染的器械、各种消毒因子等有害物质,及各种仪器设备产生的高温、噪音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因此,如何避免职业危害,做好日常防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是供应室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刘琍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科51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按入院年份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均为2009年入院患者;观察组26例,均为2010年入院患者.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肺部发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创面围手术护理

    对29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配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9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4例发生局部边缘皮肤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3月至5年,皮瓣成活良好,患者行走良好,外观满意.提示对患者耐心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术后认真仔细观察皮瓣,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付生芳;郑芙蓉;张家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