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强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肛管及肛缘皮下的经脉丛瘀血曲张、扩大形成柔软的血管瘤样病变,或肛门皮肤因炎症刺激增生所致.痔疮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大便时反复多次地出血,会使休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手术治疗痔疮被认为是彻底治愈该病的方法,但术后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近年来,我们对痔疮手术患者进行中医护理56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操作便捷、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特点.它是研究、检测和鉴定标本中特定DNA片段的一种重要方法.实时定量PCR、荧光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在肿瘤学、免疫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医学检验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PCR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作简要的分析综述.
作者:岳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妊娠期宫颈内口松弛和前置胎盘用宫颈缝扎术矫治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住本院产科病区因宫颈内口松驰造成习惯性流产或部分前置胎盘的患者而需行宫颈缝扎术的病例12例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12例宫颈缝扎术的病例取得良好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颈缝扎术的围术期护理对治疗和手术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韩瑛;王任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06例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片口服.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加用极化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心电图的改善率均高于治疗组,不良反应无增多.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X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鄢萍;黄中清;王曼丽;林郁峰;努尔尼莎;米日古丽;苏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患者的价值观念、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患矛盾日趋突出、加剧,护患纠纷的发展呈逐步上升趋势.这是一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神经外科具有特殊性,病人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患者及家属一时难以接受,出现惊慌失措,情绪激动,易激惹.作为神经外科护士更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不仅要有洞察病情变化的能力,还必须掌握和运用各种沟通技巧,能够适当运用恰当的语言来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以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我科在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使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也促进了患者疾病的恢复.现将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宁剑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比较75%的酒精与生理盐水两种皮肤清洁方法对皮内试验结果的影响,浅谈用于皮内注射试验更为科学的方法.方法:将需要用到青霉素的430名1-3岁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75%的酒精清洁皮肤,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结果: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比75%的酒精清洁皮肤发生青霉素阳性反应的概率低.
作者:唐琼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实验室面向广大患者,化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与患者诊疗的准确性相关.因此当实验室内同一检测项目在两套以上分析系统检测或使用一些新方法、试剂、仪器时,必须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和偏倚评估,对这些项目在分析系统间的偏倚有了准确的评价管理依据,对不可接受偏倚的项目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稳定.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血液透析(HD)患者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近年来随着乙型、丙型肝炎等血液传播途径传染病患病率的上升,其感染率也呈升高趋势,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加重,尤其是非感染性科室以外的普通病房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淡漠,更易发生职业暴露.本文对普通肾内科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进行总结,现汇报如下.
作者:杨慧平;刘向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老年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且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便秘可以是功能性异常,也可以是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表现,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长期便秘者可出现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和头晕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是粪石性肠梗阻,还可诱发或加重痔疮、肛裂、脱肛、良性前列腺增生等疾患.对于有便秘的老年人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和精心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止因便秘而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莉;梁海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及并发症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5例胆道蛔虫病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肝内、外胆管及胆囊的内部回声、周围组织情况.结果:超声检查能判断蛔虫在胆道系统内的位置,诊断准确率高,并可检测其并发症.结论:超声诊断胆道蛔虫方法简便、准确,可动态观察,是确诊的主要检查手段,对有无合并症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王彩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护患有效沟通方法与效果.方法: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患沟通方法,护理组采用优化后的护患沟通流程.结果:经过观察,对照组与护理组对护患沟通的满意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实施护理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患有效沟通是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护患有效沟通可以增加患者与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及相关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手术切除病灶仅仅是疾病治疗关键步骤之一,疾病的顺利康复离不开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42例患者采取了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郑翠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垂体瘤显微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科28例经鼻蝶窦垂体瘤显微切除手术病例的护理,尤其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28例,术后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症2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其余均获得良好预后.结论:对于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朱廷芳;庞凤华;尹杏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观察瘘管隧道法切除并I期缝合治疗肛瘘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肛瘘患者13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使用瘘管隧道法切除并I期缝合治疗,对照组(使用肛瘘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的有43例,远期治愈的有12例,无效的有11例,其中复发的有4例,术后肛门变形的有1例,术后感染的有1例,无肛门括约肌伤引起大小便失禁;对照组痊愈的有31例,远期治愈的有11例,无效的有24例,其中复发的有12例,术后肛门变形的有4例,术后感染的有6例,肛门括约肌伤引起大小便失禁的有1例,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瘘管隧道法切除并I期缝合治疗肛瘘,其术后创口愈合快,术后疤痕小,感染率低,复发率低,对肛门括约肌伤害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兆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风胶囊对非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6例非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风胶囊配合中药汤剂及偏瘫复原丸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218例,无效18例,有效率92.4%;对照组有效81例,无效19例,有效率81.0%,两组比较,X2=9.271,P=0.002<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胶囊对非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海军;付海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院理疗科于2008年-2010年采用超短波加拔罐治疗急性支气管炎9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瑜;傅俊媚;纪素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于2011年1月对护理管理进行改革,使用风险管理法.比较2011年上半年与2010年下半年两时间段护理质量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果:2011年上半年,经过风险管理法的实施,我院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护理差错发生更少,与2010年下半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值得护理管理者应用.
作者:徐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主要从经鼻置胃管和经口留置胃管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3种方法来阐述.结果:对神经外科患者以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结论:经皮内镜胃造瘘术作为肠内营养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安全、有效,有效减少并发症.能有效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目的,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营养补充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营养补充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FEV1、FVC等方面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补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封玉琴;胡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在幼儿时期不常见,青年期发病者较多,近年来由于内窥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小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新生儿和年长儿多见.胃溃疡常发生于小婴儿,多为应激性溃疡,常有明显原发病.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长儿,一般为10岁左右.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约多3~5倍.男孩较女孩为多,一般统计约为2:1.由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临床上常易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本院自2000~2010年住院患者经X线钡餐检查,内窥镜检查确诊的4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