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治疗X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鄢萍;黄中清;王曼丽;林郁峰;努尔尼莎;米日古丽;苏妤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X综合征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06例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片口服.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加用极化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心电图的改善率均高于治疗组,不良反应无增多.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X综合征安全有效.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用中药液灌肠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31例单用抗生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液灌肠及联合抗生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金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在胆囊颈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原发性胆囊颈管因且解剖部位复杂、容易并发感染等原因曾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禁忌症之一,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术者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胆囊颈管结石也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行.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进行了4500例胆道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76例为胆囊颈管结石,现将其具体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干眼症的健康教育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是预防干眼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翟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与减少医院内感染发生的体会

    院内感染早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频繁地诊治和护理病人,频繁地接触与病人有关的各种仪器及其环境,诊治、护理、接触直接与工作人员的手有关,而手部的清洁度直接影响院内感染率.有研究证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感染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30%,我们在2010年对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发现问题,制定和调整医务人员手卫生控制对策,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温换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止血带的集中式供应

    目的:评价医院临床用止血带集中式供应的实用性.方法:通过统一回收和集中处理方法,提高效益和改善卫生质量.结果:经过专人回收,由供应室集中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和包装后统一下发.明显节约了清洗剂和消毒剂的用量,减少了开支,降低了成本.结论:医院止血带集中式供应,提高了卫生质量,方便了临床科室,节约了使用成本.

    作者:骆桂端;邱玉萍;吴仁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鼻内镜手术术前三种鼻腔备皮法比较

    目的:对常规备皮法、单纯鼻毛修剪器备皮法及改进备皮法进行鼻腔术野备皮效果的比较,探讨鼻腔备皮的佳方法,减少不适,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对120例经鼻内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常规备皮法、单纯鼻毛修剪器备皮法和改进备皮法,比较三组备皮区的清洁率、备皮时病人及护士的疲劳不适感、备皮区损伤出血率、病人认可的负性心理影响、备皮所需时间等情况.结果:C组改进备皮法在病人及护士感到颈部疲劳不适、备皮区损伤出血率、病人认可的负性心理、平均备皮所需时间等方面优于A组常规备皮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备皮区清洁率方面无差异;C组改进备皮法在备皮区清洁率及备皮所需时间方面优于B组单纯鼻毛修剪器备皮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病人及护士感到颈部疲劳不适、备皮区损伤出血率、病人认可的负性心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善姬;吴丽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和护理

    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措施和护理经验.回顾我院2010年5月-2011年9月抢救的19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总结抢救及护理经验.体会到手术室护士做好心理护理,备齐抢救药物和物品,术中病情观察,医护的密切配,同时做好协的调与联络工作,以及与器械护士术中密切配合等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每个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责.

    作者:黄春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体检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分析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中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方法:对健康体检49122人体检资料中确诊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122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男性2.95%;女性1.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为23.95%.结论:本次调查糖尿病发病率结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50-60岁为高发年龄,女性7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与全国水平相近.

    作者:吕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42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999年5月-2000年6月4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为24例,占57%;其次为胎盘因素的为10例,占23%;阴道分娩损伤的为5例,占11%;凝血功能障碍为3例,占0.7%.42例产后出血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阴道分娩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出血.

    作者:唐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颅内囊性病变CT分析

    目的是根据颅内囊性病变的发生部位、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CT扫描(平扫+增强),提高对囊性病变的认识,鉴别是囊性肿瘤还是囊性其他病变(炎症性、脑血管性、寄生虫性、先天性).是脑内病变还是脑外病变.给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王幼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微创综合治疗90例探讨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2月一2011年2月收治的1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A组)和开腹组(B组)各9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治疗,开腹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东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穴位按摩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穴位按摩手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单纯穴位按摩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结果:穴位按摩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结果改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肠道炎性病灶的吸收直至痊愈.

    作者:刘焕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Mammotome乳腺微创手术中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附789例报告

    目的:总结应用Mammotome(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进行乳腺病灶切除或活检中超声引导技术的经验.方法:对789例1327个乳腺病灶进行了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所有病灶均行超声术前诊断、定位,术中引导旋切刀刺入并监测切割过程,术后明确病灶被切除.结果:1327个乳腺病灶被切除,超声引导成功率100%.其中病理诊断为乳腺癌16例,13例行乳腺癌根治术,3例行保乳术,术后病理组织中均未见有癌细胞残留.良性疾病773例,短期内复查原病灶区均未见复发.结论:超声能准确定位并引导旋切刀进行切割,术者对于超声技术应用的熟练程度对于减少穿刺次数和完整切除病灶至关重要.

    作者:李卓容;莫可良;邓海萍;覃贵铭;滕慧;何志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聚合酶链反应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操作便捷、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特点.它是研究、检测和鉴定标本中特定DNA片段的一种重要方法.实时定量PCR、荧光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在肿瘤学、免疫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医学检验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PCR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作简要的分析综述.

    作者:岳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20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文关怀式护理,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仅实施常规护理2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满意度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关怀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全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秀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痤疮9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阳明二经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12-27岁的青少年患者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三组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显著差异;中药组内服枇杷清肺饮,针刺组用毫针选取单纯合谷、迎香、四白、地仓、曲池、天枢等穴位针灸,针药结合组则以枇杷清肺饮及针刺结合.枇杷清肺饮每日早晚内服一次,针刺穴位下针得气后,一次持续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适当泻法,隔天行刺一次,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以1个月为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取得一定的疗效,针药结合组疗效佳.针药结合组在改善寻常痤疮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和结节等方面;改善面部皮损炎症等方面和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这三项指标与其它两组有明显性差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三种治疗方法都可减少寻常型痤疮的丘疹刺头,改善皮损的严重程度和减轻其炎症,但总体上来说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针药结合组改善患者的体质,同时加强治疗效力.中药攻其内,针灸攻其个,针药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作者:韩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干预、规范用药指导.结果:两组干预前收缩压(19.89±1.23)KpaVS(19.54±1.24)Kpa、舒张压(11.53±0.87) VS(11.49±0.91Kpa、依从性好42.00%VS40.00%无差异(P>0.05);实施综合干预观察组收缩压(17.01±0.89)Kpa、舒张压(10.12±0.76)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8.32±0.95)Kpa、(11.09±0.82)Kpa(P<0.05),依从性好74.00%高于对照组的46.00%(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改善治疗依从性,降低血压水平.

    作者:王一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桡动脉采集动脉血气方法与技巧浅析

    目的:经过对本科65例患者动脉血气采集的分析与总结,提高采集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采集失败与成功病例分析对比,找出失败原因,采集要点.结论:通过对失败与成功病例的研究对比,提高了穿刺及采集技术,减少了患者痛苦.

    作者:李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骨伤专科职业暴露分析

    目的: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总结,提出防范措施,防范职业暴露发生.方法:对既往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主要记录项目分析总结,如职业,工龄,暴露环节,预防用药效果.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以护理人员高,尤其是新从业人员;暴露环节集中在静脉注射和穿刺活动中,经过风险评估并及时干预,经随访并未发现由此引发职业暴露后感染.结论:职业暴露管理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严格标准防护措施落实,及时有效的干预,将有助于降低职业暴露风险,避免感染发生

    作者:裴卫国;杨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宣传教育和体格检查的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健康教育后观察组血压指数及体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门诊实施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降压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