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冻贮载体在人类微量精子冷冻保存技术中的应用效果

池霖生;冼卓杰;陈棱焜;黄建洲

关键词:空卵透明带载体, 人类微量精子, 冷冻保存技术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冻贮载体在人类微量精子冷冻保存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搜集的20例正常精子者作为对照组,再选取同期本院搜集的以空卵透明带载体冷冻保存的10例注入睾丸精子患者(将人体内细胞成分全部去除)、10例附睾精子患者(将人体内细胞成分全部去除)作为A组,再搜集同期本院以改良Cryoleaf载体法冻贮载体冷冻保存的10例注入睾丸精子患者、10例附睾精子患者作为B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冷冻精子活动率和冷冻精子存活率.结果:A组和B组睾丸精子冷冻精子活动率显著低于A组、B组和对照组附睾精子活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附睾精子和对照组的冷冻精子活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睾丸精子冷冻精子存活率显著低于A组、B组和对照组附睾精子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对照组附睾精子患者的冷冻精子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卵透明带冻贮载体和改良Cryoleaf载体法冻贮载体在人类微量精子冷冻保存技术中的应用效果一致,临床需深入研究.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5岁以下喘息儿童血清多种因子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5岁以下喘息儿童血清白三烯(LT)、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抗菌肽37(LL-37)水平及KL-6、LL-37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喘息患儿100例,根据哮喘预测指数(API)及临床诊断结果分成API阳性组(n=34)、喘息性支气管炎组(n=31)、支气管肺炎组(n=35),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四组血清KL-6、LL-37、LT表达水平以及第1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即FEV1/FVC,分析KL-6、LL-37与FEV1/FVC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儿的KL-6、LTB 4、LTC 4、LTD 4、LTE 4水平高于对照组,LL-37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I阳性组的血清KL-6高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组与支气管肺炎组,血清LL-37低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性支气管炎组的KL-6水平低于支气管肺炎组,三组患儿的FEV1/FVC低于对照组,且API阳性组的FEV1/FVC低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血清KL-6与FEV 1/FVC呈负相关(r=-0.657,P<0.001),血清LL-37与FEV1/FVC呈正相关(r=-0.733,P<0.001).结论:通过测定5岁以下喘息儿童的血清KL-6、LL-37表达水平,能进一步分析喘息病因,其中血清KL-6、LL-37检测为评估惠儿肺功能变化提供了依据.

    作者:郭彩云;张金凤;魏楚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性皮肤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性皮肤病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门诊诊治的100例细菌性皮肤病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应用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方法)和对照组(50例,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瘙痒、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瘙瘁、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瘙瘁、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性皮肤病疗效显著.

    作者:覃俊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支气管镜诊断肺癌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并探讨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分别经钳检、刷检、支气管灌洗等途径进行取材,比较支气管镜不同取材方式对肺癌的检出率,比较不同取材方式对各形态特征的检出率,比较不同取材方式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支气管镜下联合取材对肺癌的检出率为100.00%,均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气管镜下不同形态特征方面,联合取材对各形态特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联合取材对各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可对肺癌予以准确检查,其诊断价值良好,尤其是经多途径联合取材,可有效提高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国栋;冼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水液缺乏型眼干燥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水液缺乏型眼干燥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东莞爱尔眼科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60例水液缺乏型眼干燥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无眼干燥症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使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行睑板腺检查、眼表疾病指数评分、泪液分泌试验,同时比较常规诊断方式与眼表综合分析仪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睑板腺缺失评分、眼表指数评分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表综合分析仪诊断灵敏度(96.67%)显著高于常规诊断(76.67%),但常规诊断特异度(15.00%)显著高于眼表综合分析仪(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水液缺乏型眼干燥症患者的诊断具有确切价值,且检出率较高,无误诊.

    作者:叶健章;尹转通;王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对子宫腺肌病进行诊断时采取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的诊断结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经清远市中医院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5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腹部组(腹部超声诊断)与阴道组(阴道超声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4.0%,腹部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5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及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组患者诊断合并巧克力囊肿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尤其是在诊断合并疾病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沈惠芬;柳健;刘蔚蔚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前促宫颈成熟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在足月妊娠引产前促宫颈成熟中开展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与欣普贝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并施予欣普贝生引产的20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作为甲组,另外选择同期接收并施予cook球囊引产的20例月足妊娠引产产妇作为乙纽,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1)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前的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宫颈成熟后,乙组的评分高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第一产程比乙组长,且甲组顺产率为60.00%、引产成功率为70.00%,均分别低于乙组的80.00%、9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产妇在急产、继发性宫缩乏力、羊水Ⅲ度污染等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产妇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的发生情况低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月妊娠引产前促宫颈成熟中应用cook球囊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左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高频超声联合乳腺X线点压放大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目的:高频超声联合乳腺X线点压放大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乳腺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及乳腺X线点压放大摄影检测.统计高频超声及高频超声联合乳腺X线点压放大摄影诊断乳腺癌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统计高频超声及高频超声联合X线点压放大摄影诊断乳腺癌典型病理特征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测乳腺癌符合率高于高频超声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误诊率、漏诊率与高频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对肿块、微小钙化、异常血管特征及腋窝淋巴结肿大诊断率均高于高频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乳腺X线点压放大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诊出率较高.

    作者:黄火莲;周新军;邵少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韶关市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身高体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观测了解韶关市0~14岁儿童保健门诊常规体检血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维生素D补充、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儿保门诊常规体检的472例儿童作为观测对象,观察该地0~14岁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韶关市(>0岁且<3岁)维生素D缺乏程度为37.95%;(≥3岁且<6岁)维生素D缺乏程度为67.46%;(≥6岁且≤14岁)维生素D缺乏程度为71.61%.(>0岁且<3岁)组与(≥3岁且<6岁)组、(≥6岁且≤14岁)组之间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岁且<6岁)组与(≥6岁且≤14岁)组之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岁且<3岁)组、(≥3岁且<6岁)组、(≥6岁且≤14岁)组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岁年龄段,血清25-(OH)D水平低于30 ng·mL-1对身高没有影响,2~3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于30 ng·mL-1对身高有影响,维生素D的缺乏会抑制儿童长高.1~3岁儿童,在控制身高一定的情况下,25-(OH)D水平会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少.结论:我市0~14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尚需改善,3岁以上儿童维生素D水平较3岁以下儿童偏低,维生素D缺乏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应重视对3岁以上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3岁前身高会受25-(OH)D水平的影响,会影响身高的正常生长,同时体质量的增加会使得维生素D的水平变少.

    作者:黄翠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桡骨头假体置换在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佛山市中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18例,对患者行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经过4~35个月的随访,1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治疗结果为合格,5例患者治疗结果为良好,12例患者治疗结果为优异,4例患者存在轻微异位骨化,无需治疗,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性并发症.结论: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存在较大的困难性,但对患者行人工桡骨头置换疗法,效果较好,可以优化临床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有利于患者预后发展.

    作者:吴家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腹横纹小切口经腹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龙川县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腹横纹小切口经腹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经腹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阴囊血肿等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作者:刘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因检测在热敏感相关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60例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并于门诊跟踪的60例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患儿性别、血型、年龄、发病季节、家族史,首次发作时的发作方式、1d内惊厥次数、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情况、原发性感染病及9例发作频繁的患儿(其中5例后期转化为癫痫)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复杂型热性惊厥好发于男童(男∶女=3.28∶1.00),以B型血儿童较多(33.3%),主要发病年龄以1~3岁(61.7%)的幼儿为主,多在夏季发病(31.7%),多数无惊厥家族史,以全面性发作为多(86.7%),在24 h内发作1次,持续时间大于15 min的占15.0%(9/60),2次的占40.0%(24/60),大于2次的占45.0%(27/60),惊厥持续时间以5 min(70.0%)多见,脑电图检查结果多无异常(83.3%),惊厥多继发于急性咽炎后.此外,有部分患儿在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后转变为癫痫(8.3%).9例基因检测的患儿,4例未转癫,5例转癫患儿的基因检测结果发现,4例为SCN1A新发突变,1例为GABRG2新发突变.结论:儿童复杂型热性惊厥好发于1~3岁的幼儿,男童多见,多发生在夏季,多数无家族史,临床表现以全面性发作为主,多继发于急性咽炎,每次病程内多发作≥2次,完善脑电图多数无异常放电,部分患儿多次发作后可转变为癫痫,对9例多次热性惊厥发作的患儿完善基因检测可发现:SCN1A新发突变是热敏感型癫痫的主要致病突变,其次为GABRG2基因,首次发作的平均年龄为5.4月,多数继发于急性咽炎后,MRI检测多数无异常,首次脑电图检测可以为正常,可以表现为大发作和局灶性.临床医师首次接诊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应注意仔细询问病史,多次发作惠儿需完善相关基因检查,及早发现转化为癫痫可能,及早干预,改善预后.

    作者:陈思敏;叶星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负压吸引联合局部氧疗对压疮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负压吸引联合局部氧疗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粤北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4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压疮患者,分为两组对比研究,对照组19例,观察组21例,两组均采用负压吸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给氧治疗仪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创面变化,包括创面长度、宽度及深度变化,创面的渗出及组织类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第3周及第5周,观察组患者创面长度、宽度及深度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渗出及组织类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周及第5周,观察组创面渗出及组织类型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负压吸引与局部氧疗联合的方法治疗压疮,效果明显,有效促进了创面愈合与组织生长.

    作者:宋茂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预吸氧结合抬下颌法辅助新手医生胃镜进镜的优势

    目的:探讨预吸氧结合抬下颌法辅助新手医生胃镜进镜的优势.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同一医生和麻醉师负责操作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左侧卧位并头稍后仰,自然呼吸空气,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开始才同时吸氧,观察组的患者同样采用常规左侧卧,然后接上耳挂式鼻氧管吸氧3~5 min,4~5 L·min-1,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等麻醉师用药完全起效,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进入睡眠状态即停止注药,在进镜时护士轻轻抬下颌加以辅助进镜.比较两组进镜成功率及进镜操作时间;比较两组嘴唇、咽喉部、呛咳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麻醉后氧饱和度情况.结果:两组进镜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进镜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嘴唇损伤、咽喉部损伤、呛咳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预吸氧结合抬下颌法辅助新手医生进镜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缩短进镜操作时间,减少嘴唇和咽喉部的损伤,避免呛咳,终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麻醉后患者体内氧饱和度避免低氧血症发生,终在确保操作安全性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使胃镜检查操作更顺利.

    作者:刘善红;朱金早;肖文鑫;谭金娉;张勤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miR-23a和E-cadherin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对miR-23a和E-cadherin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收集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外科手术切除的,经过病理诊断的大肠癌标本165例,配对的距离大肠癌5 cm以上的癌旁组织标本129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iR-23a和E--cadherin在165例大肠癌和129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iR-23a和E-cadherin的表达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表达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cadherin的表达在年龄、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的表在大肠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3a表达增加和E-cadherin表达减少在大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iR-23a和E-cadherin具有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标记的可能.

    作者:刘址忠;谢艳;李林波;邓丽娟;魏婵;司会强;杜亚平;王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在治疗肩周炎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90例,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45例,采取针灸结合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应用针灸结合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快速,疼痛程度减轻明显,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肩周炎治疗方式.

    作者:袁小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黄芪加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黄芪加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商水中立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黄芪加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NIHSS评分为(8.98±1.78)分,观察组为(3.77±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黄芪加血府逐瘀汤加减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代卫强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两种微创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新诊断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PCNL组和RLU组,每组70例.MPCNL组行MPCNL治疗,RLU组行RLU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石清除率.结果:MPCNL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显著低于RL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RL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PCNL比较,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结石清除率,可是手术步骤更为繁琐.

    作者:陈远祥;华庆生;邹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隐匿性骨折采用X线平片和CR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X线平片和计算机X线摄影(CR)检查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阳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以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行X线平片诊断的100例患者为X线组,行CR诊断的100例患者为CR组,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以及对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辨识准确率.结果:CR对隐匿性骨折诊断阳性率为96.00%,X线平片对隐匿性骨折诊断阳性率为3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对肋骨、前臂、肩关节、肘关节、胫腓骨、跟骨、骨盆、胸腰段、脊椎及桡骨骨折的辨识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与X线平片在髋关节骨折的辨识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隐匿性骨折选择CR诊断效果显著优于X线平片,CR还可有效辨别不同部位骨折情况,值的借鉴.

    作者:李旭军;陈任政;陈智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汝南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15例,对患者进行B超和细胞学检查,确诊子宫肌瘤并排除肿瘤癌变,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5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均给予抗菌药物治疗,防治出现感染.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情况、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手术时间要比采用传统手术的对照组时间长,但其出血量要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都要短于采用传统手术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现,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6.67%)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6.3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案,需加强医生技术培训,并做好术前详细检查.

    作者:吴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4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东莞市东莞台心医院收治,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95.8%比对照组的70.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腰椎JOA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采取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吴雪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