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封闭式玻璃化冷冻胚胎的临床效果分析

黄建洲;马文敏;冼卓杰

关键词:封闭式玻璃化冷冻胚胎, 程序化冷冻胚胎, 不孕症
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玻璃化冷冻胚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的冷冻胚胎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胚胎冷冻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程序化冷冻方式进行胚胎冷冻,观察组采取封闭式玻璃化冷冻方式进行胚胎冷冻,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育年限、内膜厚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胚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玻璃化冷冻胚胎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胚胎的复苏率和利用率,比程序化冷冻方式具有更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以获得更好的母婴结局.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19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染色体异常与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清远地区男性不育症患者与染色体异常、Y染色体微缺失之间的相关性,指导男性生育.方法: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多通道时实荧光聚合酶链式(PCR)技术对清远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97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及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结果:197例男性不育患者共检出异常染色体19例(9.6%),其中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共8例(42.1%),Turner综合征(嵌合型45,X)、性反转综合征46,X,del (X) (p22.1)及其它染色体异常各1例(5.0%),inv (Y)3例(15.8%),Yqh-和15pstk+各1例;Y染色体微缺失12例(6.1%),其中AZFc缺失检出7例(58.3%),AZFb+c和AZFa+b+c各2例(16.7%),AZFa缺失1例(8.3%).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无精子症、少弱精子症的重要病因,对于男性不育症患者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AZF微缺失检测有助于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为男性不育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付广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新产程图产程管理对初产妇产程时限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产程图产程管理对初产妇产程时限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000例为观察组,按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另选取10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按Friedman曲线管理产程.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限、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1)两组产妇潜伏期、第一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转剖宫产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对照组产妇人工干预总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riedman曲线管理产程相比,新产程管理标准虽然增加了总产程时长,但有效的降低了在第一产程中实施人工干预,提高了自然分娩率,不会增加并发症.

    作者:郭雅琴;周友芬;唐顺姣;马少群;洪艳华;吴嘉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来阳春市中医院实施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共有80例,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开腹术加以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短,同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产生率为7.50%(1例胆漏与2例结石残留),对照组为35.00%(4例胆道感染、2例胆漏、1例胆道出血、7例结石残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50%,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运用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可帮助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率,使患者更快的康复.

    作者:谢国裔;吴晓霞;黎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支气管镜诊断肺癌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并探讨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分别经钳检、刷检、支气管灌洗等途径进行取材,比较支气管镜不同取材方式对肺癌的检出率,比较不同取材方式对各形态特征的检出率,比较不同取材方式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支气管镜下联合取材对肺癌的检出率为100.00%,均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气管镜下不同形态特征方面,联合取材对各形态特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联合取材对各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可对肺癌予以准确检查,其诊断价值良好,尤其是经多途径联合取材,可有效提高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国栋;冼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饮食干预对继发型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目的:对选择抗结核医治继发型结核患者应用饮食干预的高尿酸血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惠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选择抗结核医治继发型结核124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按照所选的不同干预方案分成两组,将62例行常规干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62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行饮食干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食物应用频率、血尿酸水平及满意度予以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嘌呤含量较少食物应用频率较多所占比例87.10%对照组高,应用频率较少所占比例12.90%比对照组低,且嘌呤含量较高食物应用较多所占比例14.52%比对照组低,应用频率较少所占比例85.48%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选择抗结核医治继发型结核患者应用饮食干预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作者:李静;黄国楼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电针、手法联合超声波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手法联合超声波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6年12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电针联合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波推拿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下腰疼痛评分系统(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电针联合手法治疗,电针、手法和超声波推拿三种方式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

    作者:钟振宇;陈志华;伍中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预吸氧结合抬下颌法辅助新手医生胃镜进镜的优势

    目的:探讨预吸氧结合抬下颌法辅助新手医生胃镜进镜的优势.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同一医生和麻醉师负责操作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左侧卧位并头稍后仰,自然呼吸空气,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开始才同时吸氧,观察组的患者同样采用常规左侧卧,然后接上耳挂式鼻氧管吸氧3~5 min,4~5 L·min-1,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等麻醉师用药完全起效,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进入睡眠状态即停止注药,在进镜时护士轻轻抬下颌加以辅助进镜.比较两组进镜成功率及进镜操作时间;比较两组嘴唇、咽喉部、呛咳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麻醉后氧饱和度情况.结果:两组进镜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进镜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嘴唇损伤、咽喉部损伤、呛咳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预吸氧结合抬下颌法辅助新手医生进镜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缩短进镜操作时间,减少嘴唇和咽喉部的损伤,避免呛咳,终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麻醉后患者体内氧饱和度避免低氧血症发生,终在确保操作安全性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使胃镜检查操作更顺利.

    作者:刘善红;朱金早;肖文鑫;谭金娉;张勤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于2017月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90)实施传统救治流程,观察组患者(n=60)实施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对两组的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中冠状造影诊断正常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的建立和应用大大缩短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作者:欧构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DIC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PL并发DIC患者,按照是否使用小剂量肝素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出血情况、血常规、凝血及纤溶功能、完全缓解(CR)率等指标,分析小剂量肝素钠对防治DIC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D-二聚体(D-D)、出血情况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否使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对患者规范治疗后达CR效果不具有影响.结论:对于APL并DIC患者,使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出血情况,及时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作者:夏维林;陈喜填;吴桂香;张淳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大剂量顺铂分次给药联合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探讨大剂量顺铂分次给药联合培美曲塞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NSCLC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顺铂剂量为75 mg·m-2,培美曲塞剂量为500 mg·m-2,对照组顺铂第1天给药,观察组顺铂分3d给药完毕.对比两组化疗后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35.00%)及疾病控制率(95.00%)与对照组的40.00%、9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毒副反应并未增加,且在神经毒性(5.00%)、肌酐升高(1.52%)、恶心呕吐(40.00%)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6.06%、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顺铂分次给药联合培美曲塞在治疗NSCLC中并未降低疗效,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赵淑芬;梁基韵;程皖琴;罗美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李翠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青年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垂体激素水平变化差异分析

    目的:研究中青年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垂体激素水平变化差异.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放疗科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3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对比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1月的血清生长激素(GH)、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水平,并分析垂体照射剂量与垂体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血清GH、FSH、LH、PRL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与同组放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的FSH、LH水平均显著低于老年组,GH水平均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1月后中青年组的PRL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照射剂量与各项垂体激素水平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鼻咽癌患者与老年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后,其垂体激素水平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造成的垂体功能损害程度明显不同.

    作者:王教成;张相国;张群功;丘全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他莫昔芬片联合补肾填精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他莫昔芬片联合补肾填精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他莫昔芬片联合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他莫昔芬片联合补肾填精方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PR)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肾精亏虚症状评分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他莫昔芬片联合补肾填精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精子浓度,改善精子活力.

    作者:张俊;钟诚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汝南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15例,对患者进行B超和细胞学检查,确诊子宫肌瘤并排除肿瘤癌变,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5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均给予抗菌药物治疗,防治出现感染.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情况、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手术时间要比采用传统手术的对照组时间长,但其出血量要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都要短于采用传统手术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现,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6.67%)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6.3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案,需加强医生技术培训,并做好术前详细检查.

    作者:吴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性皮肤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性皮肤病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门诊诊治的100例细菌性皮肤病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应用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方法)和对照组(50例,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瘙痒、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瘙瘁、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瘙瘁、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性皮肤病疗效显著.

    作者:覃俊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4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和治疗后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陈荣辉;彭玉龙;张露;曹永新;邓惠君;黄连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三种药物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达那唑三种药物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台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抽取12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参考随机抽签法分三组,米非司酮组(n=43)在腹腔镜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进行辅助治疗,孕三烯酮组(n=43)应用孕三烯酮,而达那唑组(n=43)服用达那唑,就三组患者术后用药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米非司酮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7%,稍高于孕三烯酮组的9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达那唑组的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孕三烯酮组总有效率也高于达那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米非司酮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1.6%,均低于孕三烯酮组的30.2%、达那唑组的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孕三烯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于达那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达那唑三种药物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治疗中均有一定疗效,其中以米非司酮的疗效佳、毒副作用小.

    作者:甄文明;邹岚;伍洁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四肢骨折经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四肢骨折临床治疗中分别采取外固定支架疗法、经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在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9例)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患者(41例)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6.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未见血管神经损伤与螺钉处炎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43%;对照组患者术后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螺钉处炎症,3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20.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相对比外固定支架治疗而言不仅临床效果更好,还能减少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螺钉处炎症等并发症的可能,有利于患者预后发展.

    作者:方存迅;赵俊延;黄志明;叶小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深圳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菌种分类及分布情况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菌种分类及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14至2017年间分离的2934株真菌,主要观察菌种分类、不同来源样本类型分布和真菌数量年度变化情况.结果:4年共分离真菌2934株,包括白色念珠菌1578株、马尔尼菲青霉菌282株、热带念珠菌265株、光滑念珠菌223株、曲霉菌205株、克柔念珠菌108株和新型隐球菌87株等,主要分离自痰液(64.28%)、粪便(10.97%)、血液(7.46%)、尿液(7.23%)、咽拭子(3.34%)、脑脊液(2.35%)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2.04%)等临床样本.结论:深圳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念珠菌,尤以白色念珠菌为甚,其次是马尔尼菲青霉菌和曲霉菌,其临床感染主要出现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作者:马庆林;单万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不同麻醉药物用于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

    目的:将盐酸罗哌卡因分别与佐辛、芬太尼、舒芬太尼复合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9例实施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33例.Ⅰ组与佐辛相结合,Ⅱ组与芬太尼相结合,Ⅲ组与舒芬太尼相结合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在T1 (5 min)、T2(10 min)、T3(15 min)、T4(20 min)时患者的舒适度评分(BC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并记录三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Ⅰ组患者麻醉后T1、T2、T3的BCS评分明显高于Ⅱ组、Ⅲ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Ⅱ组、Ⅲ组(P<0.05);Ⅰ组患者手术结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更低(P<0.05).结论:将盐酸罗哌卡因与佐辛相结合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手术结束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能够使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

    作者:袁庆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