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应用于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的疗效.方法: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确诊为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采取常规给氧急救治疗,B组采取气管插管正压通气进行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气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低于B组总有效率的9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H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pH高于A组,PaCO2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政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对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8例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8+T细胞(CD8+%)下降,CD4细胞(CD4+%)、CD4+ %/CD8+%出现明显性的上升,观察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60/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6%(49/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哮喘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马群;丁建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揭阳市榕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8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孕妇接受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孕妇接受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对比两组孕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丙泊酚用量和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意识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麻醉有效率为97.67%,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麻醉起效后的心率、麻醉起效后的平均动脉压和麻醉起效后的氧分压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接受无病人工流产术的孕妇实施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可以有效提高麻醉和镇痛效果,使孕妇的人工流产术顺利进行.
作者:吴东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4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经腹腔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总体效果理想,可优化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钟伟枫;陈南辉;陈智林;钟凯华;万沛;刘思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奥司他韦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对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来中山市中医院就诊的小儿水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肌注干扰素治疗的对照组(n=20)以及奥司他韦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的观察组(n=2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退烧时间为(1.74±0.33)d,瘙痒消失时间为(2.06±0.49)d,结痂时间为(3.63±0.67)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并观察半个月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半个月后,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L-6、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进出现1例高烧,1例腹泻,症状较轻,而观察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奥司他韦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对治疗小儿水痘高效安全.
作者:徐雁冬;何德根;王信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于2017月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90)实施传统救治流程,观察组患者(n=60)实施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对两组的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中冠状造影诊断正常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的建立和应用大大缩短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作者:欧构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预吸氧结合抬下颌法辅助新手医生胃镜进镜的优势.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同一医生和麻醉师负责操作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左侧卧位并头稍后仰,自然呼吸空气,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开始才同时吸氧,观察组的患者同样采用常规左侧卧,然后接上耳挂式鼻氧管吸氧3~5 min,4~5 L·min-1,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等麻醉师用药完全起效,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进入睡眠状态即停止注药,在进镜时护士轻轻抬下颌加以辅助进镜.比较两组进镜成功率及进镜操作时间;比较两组嘴唇、咽喉部、呛咳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麻醉后氧饱和度情况.结果:两组进镜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进镜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嘴唇损伤、咽喉部损伤、呛咳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预吸氧结合抬下颌法辅助新手医生进镜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缩短进镜操作时间,减少嘴唇和咽喉部的损伤,避免呛咳,终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麻醉后患者体内氧饱和度避免低氧血症发生,终在确保操作安全性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使胃镜检查操作更顺利.
作者:刘善红;朱金早;肖文鑫;谭金娉;张勤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讨论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到阳春市中医院就诊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乳痈方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乳痈方进行治疗的同时采取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现象,并对患者的乳房红肿状态、脓肿形成、痛感、乳房肿胀物、乳头凹陷以及乳房瘘管情况采用积分法进行记录,并对参与诊疗的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乳房肿胀、乳房肿物等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取乳痈方结合外治法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文春娅;陈少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究72 h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惠东县人民医院100例急性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发病时间均在72 h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性状、腹胀程度、住院时间以及排便有效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干预72 h后大便性状评分、腹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排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2 h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促进其预后的改善.
作者:胡桂琼;张惠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中青年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垂体激素水平变化差异.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放疗科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3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对比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1月的血清生长激素(GH)、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水平,并分析垂体照射剂量与垂体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血清GH、FSH、LH、PRL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与同组放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的FSH、LH水平均显著低于老年组,GH水平均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1月后中青年组的PRL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照射剂量与各项垂体激素水平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鼻咽癌患者与老年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后,其垂体激素水平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造成的垂体功能损害程度明显不同.
作者:王教成;张相国;张群功;丘全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四肢骨折临床治疗中分别采取外固定支架疗法、经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在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9例)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患者(41例)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6.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未见血管神经损伤与螺钉处炎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43%;对照组患者术后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螺钉处炎症,3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20.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相对比外固定支架治疗而言不仅临床效果更好,还能减少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螺钉处炎症等并发症的可能,有利于患者预后发展.
作者:方存迅;赵俊延;黄志明;叶小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析黄连阿胶汤加减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阴虚火旺型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72例老年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6例.给予对照组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连阿胶汤加减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及停药4周,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黄连阿胶汤联合右佐匹克隆的治疗方案可获得较为理想效果,可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乔平;崔永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菌种分类及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14至2017年间分离的2934株真菌,主要观察菌种分类、不同来源样本类型分布和真菌数量年度变化情况.结果:4年共分离真菌2934株,包括白色念珠菌1578株、马尔尼菲青霉菌282株、热带念珠菌265株、光滑念珠菌223株、曲霉菌205株、克柔念珠菌108株和新型隐球菌87株等,主要分离自痰液(64.28%)、粪便(10.97%)、血液(7.46%)、尿液(7.23%)、咽拭子(3.34%)、脑脊液(2.35%)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2.04%)等临床样本.结论:深圳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念珠菌,尤以白色念珠菌为甚,其次是马尔尼菲青霉菌和曲霉菌,其临床感染主要出现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作者:马庆林;单万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龙川县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腹横纹小切口经腹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经腹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阴囊血肿等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作者:刘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4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东莞市东莞台心医院收治,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95.8%比对照组的70.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腰椎JOA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采取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吴雪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分别经钳检、刷检、支气管灌洗等途径进行取材,比较支气管镜不同取材方式对肺癌的检出率,比较不同取材方式对各形态特征的检出率,比较不同取材方式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支气管镜下联合取材对肺癌的检出率为100.00%,均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气管镜下不同形态特征方面,联合取材对各形态特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联合取材对各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可对肺癌予以准确检查,其诊断价值良好,尤其是经多途径联合取材,可有效提高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国栋;冼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广宁县中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45例在其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44/45)、86.67%(39/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22%(1/45)、4.44%(2/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悸、咳、痰、喘)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治疗前、治疗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真武汤加减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未加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向飞;谢银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后的镇痛策略.方法:选择郑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罗哌卡因与地佐辛.根据不同的穿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解剖定位穿刺;观察组40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4例(10.00%),恶心2例,血管损伤与皮肤瘙痒各1例;对照组并发症17例(42.50%),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各4例,局部麻醉药物毒性反应2例,恶心与皮肤瘙痒各3例、血肿1例,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麻醉效果理想,能够积极预防并发症.
作者:邴海龙;王朋飞;李正凯;吕东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电针、手法联合超声波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6年12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电针联合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波推拿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下腰疼痛评分系统(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电针联合手法治疗,电针、手法和超声波推拿三种方式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
作者:钟振宇;陈志华;伍中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取钩钢板固定植骨融合与铆钉韧带修复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化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7年12月纳入的6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的23例患者采取钩钢板固定植骨融合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37例患者采取铆钉韧带修复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关节稳定性、神经功能、运动范围及疼痛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钢板固定植骨融合与铆钉韧带修复在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治疗中均具有一定治疗价值,但铆钉韧带修复安全性更高,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苏时豪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