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强;颜向东;钱光泽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和曲美他嗪联合预处理对大鼠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64只大鼠平均分为观察组(阿魏酸钠十曲美他嗪)与对照组(单纯曲美他嗪).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指标变化.结果:术毕、术后6h、24 h,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丙二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心房颤动、再灌注损伤所致心律失常)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和曲美他嗪联合预处理能减轻大鼠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强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丁丹;王雪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应用于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2医院收治的86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药物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及疱疹消除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69%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佳,治疗中患儿恢复耗时短,药物安全性高.
作者:全翠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两种他汀类药物(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调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匹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调控变化.结果:治疗6周时,两组患者内皮素(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氧化氮(N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ET-1、hs-CRP下降幅度及NO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ET-1、hs-CRP、TC、TG及LDL-C水平均较治疗6周时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HDL-C水平均较治疗6周时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调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且匹伐他汀短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程度较阿托伐他汀好.
作者:李霭燕;黎灿文;陈泳晖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孕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分娩的孕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科心理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产后3d、产后3周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77.0%)明显高于对照组(61.5%),而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23.0%,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8.5%,11.5%);观察组产后3d及3周的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3周后抑郁症的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1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林芬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研究回肠造口术的方法、适应证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37例行回肠造口术患者,分析其适应证和并发症,并总结回肠造口术的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结果:预防性回肠造口52例,发生吻合口瘘后治疗性回肠造口85例.发生并发症18例(13.1%):肠造口缺血坏死1例、肠造口肠管狭窄3例、肠管外翻脱出2例、肠造口旁疝1例、肠造口出血4例、转流不完全2例、造口旁皮肤溃烂3例与肠管回缩2例.结论:回肠造口术是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的重要手段,预防和处理回肠造口的并发症极其关键.
作者:赖东明;张育超;郑森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驻马店市159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分布特征情况,为临床MDRO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送检的1859份标本,其中检出病原菌433株,发生多重耐药的病原菌有12种,检出MDRO 108株.对细菌进行分离,检测MDRO的发生及分布情况.结果:平均多重耐药发生率为24.94%(108/433),大肠埃希菌在MDRO构成比中占比多;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发生率高.MDRO检出率前三的标本依次为伤口分泌物及脓液、尿、阴道分泌物.各科标本MDRO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者为普外科.伤口分泌物及脓液主要由泌尿外科送检;尿液标本主要源于普外科;阴道分泌物、胎膜、羊水均由妇产科送检;痰液、全血、大便及其他标本主要来源于内科.结论:目前,本院内MDRO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普外科、妇产科及泌尿外科.临床上需根据其流行特点和分布特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创伤、泌尿系疾患病人及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加强监测,以防止MDRO的产生及传播.
作者:陈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丁苯酞和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出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1%、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梗死可以促进患者缺损神经功能的修复,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红梅;赵春水;胡玉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淇县人民医院104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52例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及心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复发率3.85%均低于对照组的19.23%、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控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缩短起效时间,快速降低血压,避免再次复发,安全性高.
作者:贾周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讨论研究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填塞球囊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小榄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产后出血患者共46例,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分别应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和常规宫内纱布填塞止血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从临床治疗情况来看,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和治疗24 h后血红蛋白均更高、止血操作时间和临床治疗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预后质量来看,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发生率和子宫动脉结扎率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子宫填塞球囊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止血操作时间,降低临床风险,提高止血成功率,对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六民;李博林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平衡针灸在骨关节损伤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河南省省立医院骨科就诊的骨关节损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为上肢骨关节损伤.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采用平衡针灸配合综合康复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38例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75.9±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7±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关节损伤功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平衡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的疗效,缩短病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是一项简便易行的治疗项目.
作者:郭立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罗定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05例老年重度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51)患者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并采用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而观察组(n=54)患者则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的血气相关指标差异[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4 h后,观察组的PaO2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aCO2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0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应用于老年重度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迅速纠正血气指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森;卢月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龙川县中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共计80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疱疹干燥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等症状变化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较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林林雁;梁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效果.方法:收集CSC患者280例(312眼),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组,单号纳入对照组(140例,157眼),双号纳入观察组(140例,155眼),对照组仅采用激光光凝眼底治疗.观察组在激光光凝治疗基础上加用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平均敏感度及视力改变情况.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视力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观察组患眼视力平均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激光光凝治疗相比,对CSC的治疗,激光光凝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的总体疗效由于单纯激光光凝治疗.
作者:李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比较单纯穿孔缝合手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近远期疗效,为急性胃穿孔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省孟津县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一组、研究二组,各54例.研究一组急性胃穿孔患者接受单纯穿孔缝合手术治疗,研究二组急性胃穿孔患者接受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研究一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研究二组,术中出血量低于研究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总有效率高于研究二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比较,研究一组复发率明显高于研究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而言,单纯穿孔缝合手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在近远期方面均有优势与不足,需要综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卫俊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诺和灵30R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诺和灵30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情况、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2hPBG、HbA1c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非常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还能减少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梁月开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至2016年3月方城县中医院收治的9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术治疗,观察组46例实施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随访1年,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螺丝松动、感染、内固定断裂、内固定松动)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降低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刘玉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加味四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开封市中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30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对总体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FEV1/FVC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治疗COPD稳定期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操作简便.
作者:韩圣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的6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左心房内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的治疗方案可降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窦性心率维持率.
作者:聂明;金培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前囊膜切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眼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30眼)行飞秒激光辅助前囊膜切开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30例(30眼)行传统手法撕囊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囊膜口大小、位置,术后随访1年,观察人工晶体偏移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囊膜口直径大小及偏中心情况,发现观察组直径大小合适、均匀,基本无偏离中心情况发生,对照组囊膜口直径较大,椭圆形较多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1年两组患者人工晶体偏移情况,观察组无患者位置偏移,稳定性好,而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偏移,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前囊膜切开白内障手术由于激光的精确性,明显提高了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降低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秀杰;雷智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司坦唑醇与环孢素A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探讨药物对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专一附院2015牟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环孢素A治疗,观察组使用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VEGF、PLT、WB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PLT、WB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坦唑醇与环孢素A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较单用环孢素A确切,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PLT、WBC水平均显著提高,且不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杨琪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