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

王振滔

关键词:常规化疗, 中晚期肺癌, 中医治疗, 中医证候
摘要:目的:评估中晚期肺癌患者行中医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肺癌进入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出58例进行分组对照,均处于疾病中晚期,其中29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化疗治疗,29例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治疗,并对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状况以及中医证候状况等进行比较.结果:29例对照组患者近期有效率31.03%(9/29),29例治疗组患者是51.72%(1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率68.97%(20/29),治疗组86.21%(2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9例(31.03%)出现不良反应,而治疗组有3例(1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处于中晚期的肺癌患者,在予以常规化疗的同时,通过施以中医治疗,除了能提升其近期疗效以及中医证候改善率外,同时还能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更高.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筛查11~14周NTT增厚与胎儿心脏畸形的关系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11~14周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T)增厚与胎儿心脏畸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博罗县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检出11 ~ 14周NTT增厚69例,根据NTT厚度分为三组,2.5 ~ 3.5 mm列为A组23例,3.6 ~ 4.5 mm列为B组22例,>4.5 mm列为C组24例.检查测出NTT≥3.6mm病例建议于孕16 ~20周行羊水刺穿对细胞染色体的核型进行检查;对于NTT≥2.5 mm病例,建议于孕18 ~ 24周行中期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均随访至分娩后3月,观察妊娠结局,并保留脐带血,拟必要时行染色体核型检验.结果:心脏畸形在A组、B组、C组中依次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NTT厚度的增加,胎儿心脏畸形的几率也增加.

    作者:巫伟芳;李慧斌;朱桂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郴州市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 7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及吸氧,观察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后的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 1/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生命体征[呼吸频率(RR)、心率(HR)].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者FEV 1/FVC、PEFR、PaO2、SpO2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动脉血PaCO2、RR及HR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两组患者之间比较,观察组患者FEV1/FVC、PEFR、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动脉血PaCO2、RR及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

    作者:唐继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X线与MRI检查对腕关节不稳定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X线与磁共振(MRI)检查在腕关节不稳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腕关节不稳定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X线联合MRI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敏感性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观察组检出率及敏感性(86.49%、86.49%)较对照组(54.05%、54.05%)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像学分析发现,MRI诊断结果可通过T1信号变化,较为清晰地判断患者腕关节情况,X线可通过正位片和侧位片对病灶进行观察.结论:X线联合MRI检查可提高腕关节不稳定诊断的检出率及敏感性.

    作者:袁昌咸;彭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晕车症从脾胃论治浅探

    “晕车症”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目前在临床上并不属于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部胀闷、恶心欲吐、面色苍白、汗多、心慌等,与脾胃脏腑阴阳失衡而致的临床表现相类似.故笔者通过论述脾胃的生理机能及特性,联系经典理论,从脾胃的角度探析晕车症发生的病机,结合各医家有效临床经验,探析晕车症的治法.

    作者:陈明珠;陈止心;林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穴位按摩与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穴位按摩与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分娩效果.方法:回顾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分娩初产妇100例资料并根据干预方式随机分组.药物镇痛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穴位按摩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镇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实施镇痛前后疼痛的程度;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阴道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分娩、剖宫产.结果:在实施镇痛前,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镇痛后,穴位按摩组产妇疼痛程度显著低于药物镇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穴位按摩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比药物镇痛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穴位按摩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药物镇痛组,阴道助产分娩率、剖宫产率显著比药物镇痛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与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分娩效果对比,中医穴位按摩效果更好,可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

    作者:陈爱莲;肖日华;黄健桃;高艳纳;陈伟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CRP、D-D水平与血栓性肺栓塞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与血栓性肺栓塞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龙川县中医院确诊治疗的血栓性肺栓塞患者200例,依据栓塞面积分为低塞组、中塞组和高塞组,检测全血CRP及血浆D-D,分析上述因子与栓塞面积的关系.结果:高塞组患者CRP、D-D水平明显高于中塞组,中塞组患者CRP、D-D水平明显高于低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CRP、D-D水平与栓塞面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CRP、D-D水平与血栓性肺栓塞的栓塞面积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柳森燕;江碧静;钟春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海丰县老区人民医院10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平均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96.0%、2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癫痫发作次数.

    作者:袁锋;梁守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季节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带菌的影响

    目的:了解季节对东莞地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带菌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东莞光明眼科医院收治的281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对其做结膜囊细菌培养,并分成春夏组(5月~10月)及秋冬组(11月至次年4月).结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7.21%,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春夏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4.38%,秋冬组阳性率为3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带菌率较高,并且季节因素对其带菌率有一定影响.

    作者:封亮旗;吴启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3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吴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中输血量(361.0±126.3)mL和术后引流量(89.0±24.9)mL明显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1.0±3.0)周,感染率为6.67%;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6.9±2.9)周,感染率为40.00%.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感染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和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治疗前和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加快骨折端的愈合,降低感染率.

    作者:柯懂贤;程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8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超声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病理诊断,并以此作为对照标准,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诊断,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经腹部超声进行诊断,观察不同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51例,诊断符合率高达92.73%,而对照组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符合39例,诊断符合率仅为73.58%.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更高,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妇产科急腹症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并且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显著优于经腹部超声.

    作者:彭爱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上运用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兴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鼻中隔偏曲患者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曾海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腹股沟疝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南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2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Bassini疝修补术,给予观察组腹股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罗锐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复方甘草酸苷对肺结核治疗临床增效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治疗中运用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的发生率(7.5%)与对照组的发生率(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治疗中运用复方甘草酸苷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

    作者:宋巍;朱可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特点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血管直径超过2mm的共计724段,其中,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共计672段(92.82%),不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共计52段(7.18%).经ICA检查显示,74例患者中,轻度狭窄42支,占56.8%;中度狭窄31支,占41.9%;重度狭窄37支,占50.0%;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74例患者中,轻度狭窄41支,占55.4%;中度狭窄31支,41.9%;重度狭窄38支占51.4%,两种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新型的检查方法,具有快速、无创的特点,在CT图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的情况下,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有着较高的特异度、敏感度,有利于冠心病的前期诊断.

    作者:林伟添;侍丽;黄建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方法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东莞市大岭山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确诊收治的120例肾铸型结石患者,将其均分为三组,甲组40例实施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乙组40例实施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丙组40例实施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不同手术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与乙组、丙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与丙组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治疗肾铸型结石效果显著,可结合采用标准通道结合微通道,清除结石效果显著,应用安全.

    作者:戴勇;米其武;焦万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雷火灸中脘穴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火灸中脘穴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88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雷火灸中脘穴辅助治疗),对照组44例(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73%、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7%、疼痛评分(1.71±0.50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5.9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73%、疼痛评分(2.49±0.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雷火灸中脘穴辅助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梁敏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胺碘酮与稳心颗粒联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稳心颗粒联合作用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接受诊治的57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两组患者均应用胺碘酮,观察组则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结果:在疗效及相关治疗指标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占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程度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效果确切.

    作者:刘其荣;杨凌霜;高建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运用心理护理方案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治疗依从性分析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方案运用于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前后其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情况.方法:从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展开详细的分组分析,即甲组与乙组,每组40例.其中对甲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乙组患者在甲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乙组均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积极运用心理护理方案,能够改善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李黎;梁彩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心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218例脑瘫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患儿在治疗期间通过运动和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心理干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采用心里干预治疗方法的患儿在治疗完成之后,其依从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患儿之间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脑瘫患儿治疗,采用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依从性,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王兴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活血化瘀汤联合穴位埋线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汤联合穴位埋线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郑市中医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颅脑外伤术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汤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56 d,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睡眠质量(PSQI)、生存质量(SF-36)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PSQI、SF-36、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56 d后NIHSS、PSQI、VAS评分均较低,而SF-36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可显著改善其术后神经功能、睡眠质量及疼痛症状,且有助于提升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