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宫内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的诊断

黎晓晖

关键词:异位妊娠, 宫内早孕, 流产, 卵巢外非囊性包块,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摘要:目的:研究不典型异位妊娠以及宫内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影像科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20例不典型异位妊娠以及宫内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患者,对全部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20例患者中,有11例不典型异位妊娠,9例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11例不典型异位妊娠,8例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1例误诊异位妊娠合并盆腔炎.结论:对不典型异位妊娠患者以及宫内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患者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诊断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征探析

    目的:探析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老年组;选取同期60岁以下的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中青年组.将两组患者结肠息肉的特点、临床表现、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在320例患者中,左半结肠患病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P<0.05);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型息肉;老年人发病率为45%,明显高于青年的20% (P<0.05);老年结肠息肉患者中,有55%的老年患者有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结论:老年人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易发部位为左半结肠,所以老年人在检查结肠息肉时,尽量检查全肠,降低漏诊率,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作者:李胜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主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于接受主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田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天麻钩藤饮与中医护理用于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天麻钩藤饮与中医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中心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对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总有效率81.3%;观察组使用天麻钩藤饮及中医护理,总有效率为95.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患者使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及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粟冬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06-2015年广东省仁化县育龄妇女死因分析

    目的:分析仁化县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方法及科学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06-2015年仁化县妇幼卫生监测报袁和育龄妇女死亡登记表,到公安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查死亡原因及相关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5年育龄妇女共死亡204例.育龄妇女死亡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交通意外、心脑血管疾病、其他意外伤害(自杀、溺水、中毒及其他非正常死亡)、传染病.恶性肿瘤的前3位死因是子宫颈癌、乳腺癌、肠癌.结论:降低意外伤害和恶性肿瘤的发生,是降低仁化县育龄妇女死亡的关键.在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工作中,应该加强育龄妇女交通文化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防癌、主动筛查和自我保健意识,有效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作者:苏丽红;朱勇;周慧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站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庭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家庭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家庭功能.

    作者:曾艳芳;徐庆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物流产者怀孕时间与药物剂量关系探讨

    目的:探究怀孕时间与药物流产剂量的关系,以达到提高药物流产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随机抽取本站从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100例药物流产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小剂量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大剂量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药物流产孕妇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8%,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86%,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流产孕妇晚期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低于早期药物流产的成功率(P<0.05);两组孕妇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和90%,观察组孕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孕妇中使用小剂量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但可以提高孕妇的引产成功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风险,避免相关后遗症的产生.

    作者:段发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及诊疗现状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或妊娠期子宫体或下段发生的破裂.子宫破裂的危害性极大,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导致子宫破裂的因素较多,分析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及诊疗现状对提高子宫破裂防治水平、保障母婴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正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血压并发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高血压并发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对母儿影响的结局.方法:选择曾在本院治疗的173例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孕妇分娩后母儿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产妇的比率及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并发症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指标中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高血压并发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而言,通过严密监测孕妇生理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院内治疗措施,不会增加母儿的不良结局.

    作者:聂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西药联合加味参附汤治疗6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西药联合加味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阿托品治疗,给予观察组西药联合加味参附汤治疗,以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西药联合加味参附汤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郑文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23例宫角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保守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完全流产17例,不全流产5例,失败1例,治愈率为95.65%.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治疗率.

    作者:谭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目的:分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在对两组患者肇事肇祸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肇事肇祸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的精神状态和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适理的改善对策,减少精神障碍患者的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作者:黄海锋;邓兰芳;林振东;黄郁孟;李维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评价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增加,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9%较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9.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

    作者:马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诊断35例报告

    目的:研究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35例,对其临床症状、CT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不典型肺结核在影像学特征上,具有多样性生、复杂性,主要征象有片状实变阴影、阻基性生肺炎、淋巴结肿大和块状阴影等.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CT影像缺乏特异性,容易导致误诊,必需综合利用多种诊断方法,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刁劲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清胰汤联合丹参辅助治疗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丹参辅助治疗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SDHVD并发肠功能障碍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管注入清胰汤联合静脉滴注丹参作为辅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管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丹参作为辅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丹参辅助治疗SDHVD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满意.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66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选择背带式子宫缝合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达到及时止血的目的,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具备极高的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卢楚红;陈慧霞;尹玲英;黄秋虹;张兵;彭思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咳嗽、胸闷、气促、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ICC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造成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畅的原因,就堵塞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采用随机方法选择本院接受PICC置管患者80例,把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观察组40例患者,选择加强导管维护措施.而对于对照组40例患者,选择常规导管维护措施.在导管堵塞率方面,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观察,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重视PICC相关护理工作,才能减少导管堵塞问题的发生,从而保障用管安全,延长PICC导管有效寿命.

    作者:胡建琼;廖碧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贝前列素治疗慢性右心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贝前列素治疗慢性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右心衰竭患者13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改善通气、给予强心剂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前列素,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B型利钠肽(BNP)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率64.6%、总有效率8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无效率13.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7.7%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P<0.05).结论:贝前列素治疗慢性右心衰竭能有效减轻右心负荷,改善右心功能,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

    作者:冯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廷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的临床病理.方法:随机抽取GEP-NENs患者55例,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予以分析.结果:肿瘤原发部位为直肠、胰腺、胃、阑尾、十二指肠、结肠及输卵管.78.2%为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21.8%为功能性NENs.内镜检出率为97.6%,见黏膜溃疡、隆起或出现菜花状赘生物.G1级50.9%,G2级32.7%,G3级16.4%.神经内分泌瘤(NET)为76.4%,神经内分泌癌(NEC)为20.0%,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CE)为3.6%.结论: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GEP-NENs,应采取病理诊断确定.

    作者:李胜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