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
目的:探讨TP0453抗原在各期梅毒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表达状况、相关性及所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符合要求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观察组(初期梅毒组25例,二期梅毒组25例,隐性梅毒组25例及血清固定型梅毒组25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5例.通过酶联免疫分析吸附实验方法检测比较各组血清中的TP0453抗原特异性表达状况,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TP0453抗原在各期梅毒组血清中平均浓度表达为:初期梅毒组>血清固定型梅毒组>二期梅毒组>隐性梅毒组>对照组;(2)TP0453抗原浓度表达在初期梅毒组和其余各期梅毒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期梅毒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期梅毒的TP0453抗原浓度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0453抗原在各期梅毒组的浓度表达均远远大于对照组,尤其在一期梅毒中有较高浓度的表达,为梅毒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赵鲁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于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正规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在治疗3周行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治疗3周内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预后指标、截瘫平均级别以及平均Cobb角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及预后指标、截瘫平均级别以及平均Cobb角改变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不存在内固定物松动或脱出、截瘫等并发症.结论:针对脊柱结核并截瘫患者,在对其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的3周内及时地对其行手术治疗能够使其手术情况及预后显著改善,可优化疗效.
作者:梁道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持续、间断蓝光照射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梅州市兴宁鸿惠医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150例,均分成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性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间断蓝光照射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出现头痛发热、腹痛腹泻、皮疹瘙痒等不良状况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间接胆红素变化量为(98.2±5.9)μmol/L,而对照组治疗后的变化量为(82.5±4.7)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都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应用间断蓝光照射可以有效避免患儿出现不良状况的几率,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满意度.
作者:刘国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CHF患者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左室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治疗CHF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治疗风险不会明显增高.
作者:莫建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患者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效果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EP不孕患者18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下手术切除.其中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手术,对照组给予息肉钳夹术机械性清除.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3.33%(3/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2%(11/90).而术后1年妊娠率为42.22%(38/9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27.78%(25/90).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1±0.87)min、(11.86±2.33)mL,均低于对照组的(14.16±1.41) min、(12.69±2.7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EP不孕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2种手术均可取出EP,但电切除术更优于钳夹术.安全性好.
作者:谢静颖;范佳颖;黄燕清;朱亚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形态学编码上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方法:全面系统性的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肿瘤的临床诊断和形态学编码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讨论出现的各种问题,汇总和探讨应对的对策.结果:由肿瘤的病理诊断报告可知,本院医务人员打印的报告不合格或者没有及时填写的共1799份,不合格率约占15.97%.肿瘤的形态学编码比较,存在不精准或者遗失的共有485份,不合格率在4.31%左右.结论:对肿瘤形态学编码进行严格的规范和分类,注重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的普及,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现代信息化设备,逐步实现肿瘤形态学编码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作者:黎水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的监护室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长沙市湘雅二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患者58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8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38例患者实施监护室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且对照组与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患者实施监护室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莫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孤立肾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风险管理.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东莞康华医院68例行孤立肾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普通管理.对比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在管理之后均得到明显调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大出血、感染性休克、败血症以及肾衰竭的几率均小于对照组,总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孤立肾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之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春泉;安凌春;于世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并对其抢救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13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原因,并对抢救措施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造成昏迷的患者原因构成主要为原发性脑病41例,急性中毒33例,糖尿病并发症15例,意外事故11例,继发性脑病8例,其他5例.经积极抢救,救治成功患者102例,死亡11例,救治成功率为90.27%.结论:造成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原因较多,患者通常病情凶险,病情变化迅速,因此应尽早诊断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以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作者:林跃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和比较双球囊扩张技术、欣普贝生和催产素在宫颈成熟中的推动作用.方法:选择开平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引产产妇180例,随机临床数表法分组为3组,分别为球囊组(A组)、欣普贝生组(B组)、催产素组(C组),各60例.分别采用球囊扩张术、欣普贝生、催产素进行引产,比较3组的引产效果.结果:A组比B组、C组引产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性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欣普贝生和催产素对比,双球囊扩张术对促进宫颈成熟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邱春女;方绮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医从肝肾论治对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为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治疗方向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采用多西紫杉醇、表柔吡星、环磷酰胺联合化疗的基础上,辅以从肝肾论治所选的中药煎剂口服,随证灵活配伍;对照组联合化疗辅以口服鲨肝醇100 mg,3次/d,观察1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能降低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及程度,减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临床用量.结论:中医从肝肾论治治疗乳腺癌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效果理想,且能明显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黄利华;余文洁;古学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依帕司他与丹红注射液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DPN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帕司他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讨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PN患者,依帕司他与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加快康复速度.
作者:陈怀宁;李智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的1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3组,对照1组(中医对照组),对照2组(西医对照组),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50人,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8%;对照1组为84%;对照2组为86%;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对照1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0%、对照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0%、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
作者:陈伟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牵引结合注射施沛特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纳入揭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并将其分成结合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注射施沛特治疗,予以结合组患者牵引结合注射施沛特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价量表(HSS)中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较结合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与对照组8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结合注射施沛特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彭俊铭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提高骨科择期手术术前准备完善率中的应用.方法:由10人组成品管圈(QCC),分析择期手术术前准备不完善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择两组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到择期手术术前准备完善率中取得满意效果.改进现有的择期手术术前准备不彻底等缺点和不足,能够使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从而促使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黄菊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30例.PFNA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DHS组患者接受DHS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PFNA疗效优于DHS,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明显少于DHS组患者(P<0.05).术后随访12个月,近期Harris评分,PFNA组优于DHS组(P<0.05);远期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优于DHS,建议手术首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袁中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5.56%对照组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明显比对照组(22.22%)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具有显著的疗效,毒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良好.
作者:单醒瑜;陈花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采用祛风除湿通痹汤配合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肇庆市中医院从2013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回顾分析法,采用堆积的方式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治疗组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祛风除湿通痹汤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关节疼痛积分(2.45±0.65)分、膝骨关节病情严重指数(4.54±1.54)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4%,与对照组的87.45%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祛风除湿通痹汤配合针灸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
作者:杨文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龙血竭联合金霉素眼膏及护理干预治疗晚期癌症患者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晚期癌症Ⅱ期压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清洗创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及0.5%碘伏纱外敷治疗,观察组采用龙血竭联合金霉素眼膏及护理干预方法治疗.换药1次/d,1个疗程为7d,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出现新生健康肉芽组织时间(5.8±0.3)d,对照组出现新生健康肉芽组织时间为(7.1±0.6)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14.7±0.6)d,对照组愈合时间(18.2±0.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龙血竭联合金霉素眼膏及护理干预治疗晚期癌症患者Ⅱ期压疮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促进患者压疮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梁丽云;刘美荣;张世永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系统地分析扩张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扩张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袁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确诊后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美洛托尔和地高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生活质量评分(71.2±2.7)分,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生活质量评分(54.5±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扩张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能够有效地诊断患者的病情;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洛托尔和地高辛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叶曦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