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英
目的:对接受延续护理的青光眼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月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收治的212例青光眼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加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存质量和临床效果以及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较好,使病人对疾病的了解有所加深,为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青光眼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对医护人员提高护理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华英;肖思瑜;尹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精子DNA碎片与体外受精(IVF)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至2015年收治的男性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质扩散试验的方法进行精子DNA碎片与体外受精的检测,将精子中的DNA碎片率(DFI)、精液基本数据、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进行分析,对精子DNA碎片率(DFI)、精子分析得出的各项参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精子DFI和精子活动率呈现负相关,采用密度梯度法对前期和后期的精子DFI进行分析,发现前后精子DFI和精子DNA碎片与IVF结局的受精率呈现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能够直接影响精子的活力和精子DNA碎片与IVF结局的受精率,其指标检测能够有效预测精子DNA碎片与IVF结局的受精率.
作者:蔡昭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发病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黔西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4年12月9日至2016年3月8日收治的发生腹泻合并惊厥的患儿,探讨临床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儿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病情痊愈;26例患儿经治疗后病情好转,9例患儿经治疗后未见病情变化.主要因素包括电解质紊乱、发热性惊厥、病毒性脑炎、中毒、低血糖等5类,经卡方比较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电解质紊乱、发热性惊厥较其他几项发病因素概率更大.结论:及时准确的找出具体因素并且采取对应方法,可及时给予患儿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涂贵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痛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明显低于观察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优良,微创且并发症少.
作者:曾妃发;李春;王永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采用清热化痰法配合低剂量激素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AE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无创辅助通气、祛痰、抗生素抗菌及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常规剂量激素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将激素的用量减半,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前后两组的以上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ECOPD患者采用清热化痰法配合低剂量激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文;连乐燊;蒋紫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查过程中血涂片镜检作用及筛选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检验科收录的350例患者资料,按照随机抽样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单一进行镜检标本筛选,观察组在镜检标本筛选基础上进行血细胞分析,各175例,其在年龄、病症、样本等方面无差异性;根据检查结果,对血检异常患者2次检验,利用血涂片镜检查做进一步分析,再详细计算全自动血检仪假阳性百分比率,两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本次350例分组检查中,观察组血常规异常28例,异常率16%,其中,血涂片镜检中,17例确诊异常,此组血常规检查异常的假阳性率60.7%.结论:血液分析仪检查之后,可适当用血涂片镜检实施二次确诊,进一步提高标本检查的准确率.
作者:蒙瑜;蒋强;莫友琼;严棘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多元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的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患者128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多元的护理模式.围手术期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多元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中,应用多元护理模式,护理效果佳.
作者:谭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系统地探究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选取河源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在这一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医疗法.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5%,并发症发生率25.0%.经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进;张翼飞;杨国雄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阴道镜检查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英德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共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焦虑感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查前比入院前焦虑感明显降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阴道镜检查中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小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行口腔修复治疗的70例患者,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较常规口腔修复治疗组患者的82.9%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为2.9%,较常规口腔修复治疗组患者的11.4%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丰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广州市正骨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江翠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86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均为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给予观察组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给予对照组仅应用苯巴比妥治疗.结果:观察组惊厥控制时间(11.05±2.65)min短于对照组的(15.36±4.87)min[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4.7%以及复发率6.9%等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与34.9% (P< 0.05).结论:应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法治疗热性惊厥患儿,可有效缩短患儿惊厥控制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率与复发率.
作者:陈小元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在治疗免疫性不孕抗体阳性患者中使用自拟中药消抗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不孕抗体呈阳性的139例女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中药消抗灵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服药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状况.结果:连续服药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拟中药消抗灵治疗免疫性不孕抗体阳性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王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痛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7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提高冠状动脉供血量、降低心肌耗氧、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等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绞痛发生率等指标,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观察组显效23例,观察组显效例数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86.67%,观察组96.67%,观察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痛合并心绞痛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邓燕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30例在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老年脑卒中患者,采集患者感染发生部位的分泌物或引流液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4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69.05%,革兰阳性球菌占26.19%,真菌占4.76%;病原菌前3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占百分比分别为28.57%、19.05%、16.67%.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药物敏感性均较低,对亚胺培南、头胞哌酮舒巴坦的药物敏感性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药物敏感性极低,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药物敏感性极高.结论:导致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较多,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
作者:李皆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CT复查在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东莞市石碣镇医院确诊治疗的DTICH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和给予脑内迟发型血肿清除术治疗,首次CT检查在外伤后0.5 ~3.0h进行,CT复查在外伤后12 ~ 72 h,统计分析两次CT表现特点.结果:所有患者首次CT检查时未发现脑内血肿征象,其中CT表现特点为灰白质不清的低密度影17例、局部轻度脑占位效应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硬膜下血肿7例、硬膜外血肿2例;所有患者CT复查时均出现脑内血肿,其中CT表现特点为额叶血肿20例、颞叶8例、顶叶3例、枕叶3例.结论:DTICH患者脑内血肿发发生较晚,脑外伤发生后首次CT检查时发现灰白质不清的低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可通过CT复查提高诊断DTICH的准确性.
作者:刘奕仕;黄冬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对安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GE LOGIQ S8型超声仪,检测过程中记录患者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房内径(LAD)、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E峰)和舒张晚期大血流速度(A峰)等,并测定血浆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不同心功能组患者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心力衰竭超声指数与心功能分级具有正相关性.超声所反映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各项参数与血浆NT-ProBNP显著相关,D/S、E值、EF值、左房内径、肺动脉压力及瓣膜反流程度等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较大(P<0.05).结论:心脏超声诊断参数能全面可靠的反映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汤北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CHF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芪苈强心胶囊,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评分、6 min步行距离试验及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较前延长,MLHF评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MLHF评分改善更明显,NT-proBNP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CHF临床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成守梅;邓杰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在ICU重症患者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的实际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东莞康怡医院ICU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使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与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是96.7%,对照组满意度是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管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邱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评估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施予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进入广州市天河区冼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诊治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都选用孕激素实施治疗,根据药物剂量的不同,将所选病例分成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30例,评估3组患者给药治疗后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月经出血量、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剂量组患者的不适反应率显著低于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予以低剂量(1 00 mg)、中剂量(200 mg)、高剂量(400 mg)孕激素,都能取得较显著的用药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温丽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