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守梅;邓杰强
目的:研究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接收的5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患者骨折类型及手术情况、内固定方法,并且随访其后续疗效.结果:通过术后7~ 12个月的随访得知,50名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期为10个月,仅有4位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经过二次手术,伤口也得到良好愈合.按照Kolmenrt股骨远端功能评定标准,1年后患者中达到优的有31例,良13例,可6例,差没有,与术后半年的7例、22例、19例、2例相比,术后1年患者功能恢复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内固定方法,能大限度地获得骨折复位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民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博罗县镇医院手术室空气细菌浓度动态监测的实际情况.方法: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对博罗县镇医院洁净手术室与普通手术室的空气实施动态监测.结果:术前普通手术室与洁净手术室中菌落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洁净手术室的菌落总数明显少于普通手术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洁净手术室中空气的沉降菌明显少于普通的手术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洁净手术室与普通手术室相比,菌落数总体比较少,洁净情况比较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
作者:骆玉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以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疗法,观察组基于中医疗法的基础上,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73.3%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选择,中西医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中西医结合疗法比单纯中西医疗法具有更明显的疗效,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可保证治疗的佳效果.
作者:马韧凯;曹国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应用在社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天河区冼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预见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观察发现,临床上应用居家护理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沈小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CHF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芪苈强心胶囊,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评分、6 min步行距离试验及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较前延长,MLHF评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MLHF评分改善更明显,NT-proBNP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CHF临床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成守梅;邓杰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护理延伸和护理宣教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尿路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尿路结石患者1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延伸和护理宣教服务.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后的尿路结石复发率.结果:对照组随访率97.5%(78/80),出院后12个月内复发率为26.9%(21/78);观察组随访率100%(80/80),出院后12个月内复发率为3.8%(3/8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延伸联合护理宣教服务可有效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复发.
作者:陆荣枢;蔡慧;潘小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3组,即低通量血液透析组(单纯组1)、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单纯组2)以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联合组),各34例,对比各组治疗效果,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患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结果:入院时3组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各自治疗后,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改善,单纯组2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组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组2和联合组的甲状旁腺素清除率均优于单纯组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透析方法,其中高通量血液透析以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式对患者甲状旁腺素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彭蔚芳;刘金龙;刘素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指导排痰干预在5%高渗盐水超声雾化诱导排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治疗的200例需行雾化吸入诱导排痰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取5%高渗盐水诱导排痰,观察组患者采取指导排痰干预,对照组患者雾化吸入后自行排痰,比较两种排痰方法的成功率和期间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和痰液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诱导排痰成功率为97.0%,对照组为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痰留取量和鳞状上皮细胞及痰细胞总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后观察组患者呼气峰流速和血氧饱和度较雾化前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高渗盐水超声雾化诱导排痰效果较好,且指导排痰干预能够提高排痰成功率.
作者:樊瑞兰;宋涛;刘美霞;黄晓蓉;黄娥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共8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埋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能力测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各项护理能力测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5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有效的提高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熊晓英;潘小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高校人流女生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收治的56例高校人流女生,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高校人流女生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肖燕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在ICU重症患者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的实际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东莞康怡医院ICU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使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与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是96.7%,对照组满意度是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管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邱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罗定市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胃溃疡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孔繁周;李建汉;岑成灿;黎海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在新生儿反复呼吸暂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反复呼吸暂停新生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nCPAP法进行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nCPAP法可以明显改善新生儿反复呼吸暂停的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王少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治疗中,完整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观察研究从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来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124名,按其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结肠系膜完整切除术组)和对照组(结肠癌根治术),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2.94±1.02)d,并发症的发生率22.58%(14/62),对照组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11 ±0.97)d,并发症的发生率25.29%(17/6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完整系膜根治术较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病人恢复情况更佳..
作者:何龙海;秦禄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析患者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的实施意义.方法:抽选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用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肾上腺素水平变化情况,比较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前30 min、术后3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干预组SDS评分及肾上腺素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d肾上腺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满意率82.35%与对照组62.75%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给予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能显著降低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文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一级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作用,提高康复护理服务水平,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有计划地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结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药物使用剂量和药物品种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的实际临床效果.对患者进行Barthel以及Fugl-Meyer评分,并比较评分结果.结果: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以及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的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和83.3%,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具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使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输血前4项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在预防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及梅毒(TP)抗体4项血清学指标检测分析.结果:本组3000例患者中,HBsAg阳性412例,阳性率为13.73%.抗HCV阳性81例,阳性率为2.7%.TP特异性抗体阳性14例,阳性率为0.47%,抗HIV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10%.其中HBsAg、抗HCV双重阳性为15例,HBsAg、TP抗体双重阳性为1例.不同科室的患者均有输血相关病原学标志物检出,HBsAg、抗HCV遍布于各科室,检出率较高;HBsAg、抗HCV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在消化科和感染病科,抗HCV阳性多为输血次数多,透析患者.抗HIV抗体、TP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多集中在性乱和吸毒人群.结论:部分患者在输血前已感染相关传染性疾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输血相关传染病的传播和进一步感染,大限度减少临床输血风险.
作者:吴少梅;杨志钊;陈炎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8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万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在冠心痛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情况、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有效率等指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情况、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匹格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效果,但后者更能提高疗效,而且治疗安全、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彭学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影响,胰岛素泵的流程化护理.方法:回顾分析翁源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带泵的血糖分析及护理.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值比较,治疗后FPG、2hPG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的发生率治疗组0.07%与对照组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的正确使用对疗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系统全方位的护理是胰岛素泵的正常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
作者:莫秀娟;胡竹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