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翠娥
卫生监督稽查是对卫生行政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检查和监督,本文作者分析了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的职责、重要性以及对卫生行政执法的作用,即有助于掌握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日常,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卫生行政执法管理作用的发挥,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同时,提出了加强卫生监督稽查的策略,包括树立强烈的卫生监督稽查意识、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稽查制度、制定合理的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计划、加强对监督稽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开展专项稽查工作等,以供参考.
作者:林燕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评价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伴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4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窦缓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伴室性早搏有明确疗效,能提高心率,防治早搏,改善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田;张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并糖尿病患者护理的特殊性,能控制患者糖尿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创伤治愈,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36例,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合理功能锻炼,坚持使用药物等综合治疗及护理.结果: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了血糖,加快了病情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并获得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及健康教育,达到了控制疾病的目的.
作者:乐云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使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高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3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行血液透析治疗后给予心理、置管、预防感染、氧疗、饮食等专项护理.治疗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肾功能恢复相对于对照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在血液透析的同时,良好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芒宽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为观察组,临床期间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临床期间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显.
作者:陶自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及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将要求紧急避孕的140例妇女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各70例.对照组口服左炔诺孕酮片,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片,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比用药后对月经的影响.结果: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用药后对月经的影响对比,观察组妇女的月经延迟率及月经过多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对月经周期及月经量影响小.
作者:李裕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帕金森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以帕金森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探究其发病机制.结果:早期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下肢、下颌持续抖动,静坐症状明显,发作时日常活动未受到影响,入睡减轻,后症状逐渐缓解.病情进展时,表情淡漠、动作缓慢僵硬、自觉转弯行走速度缓慢;并逐渐视物模糊、记忆力降低.患者均有复发缓解病史,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及半卵圆中心、双侧多个脑叶白质内T1、T2信号影,则呈稍长斑片状,提示为MS.结论:MS通常也会累及椎体外系的黑质纹状体系等神经系统,掌握帕金森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则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吴毅;杜福文;苏远东;林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患有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患者进行探究,将其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治疗效果,对死亡率和生存率进行观察,计算出高白细胞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变化不大,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脑利钠肽(BNP)可通过排钠利尿调节血管通透性,扩张心外膜和冠状动脉阻力血管,扩张肺动脉,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抗动脉硬化,抗心肌纤维化,抗血管组织增生等机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该文就BNP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胡玉琼;李家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老年病患围术期的安全性评估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贵州水矿集团总医院间治疗口腔颌面肿瘤患者11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手术治疗以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治疗组依照我院相关科室制定方案,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结果.结果: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其伤口暴露时间,减少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或避免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结论:针对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及处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其手术时间并降低并发生的发生情况.
作者:国秋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用酶联免疫放大法测定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血药浓度,分析性别、年龄差异性对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8日-2014年7月20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儿童34例,均静滴5 g/m2甲氨蝶呤持续24 h,结合四氢叶酸解救,分别在给药结束后0h、24 h、48 h后采血,样本均采用酶联免疫放大法.结果:MTX血药浓度有着较明显的年龄及性别差异,男童和女童在7~8岁中高,在给药结束后24 h后女童的血药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结论:在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根据年龄和性别的差异随时调整用药方案,能够有效保证用药安全,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章雅萱;余定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花生茎叶水提物、醇提物对小鼠镇静催眠的作用,并进行初步对比.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7d.观察花生茎叶水提物、醇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和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睡眠动物数和睡眠时间的影响,以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结果:花生茎叶水提物(生药60 g/kg)和醇提物(生药60 g/kg)均能减少小鼠走动次数和举双前肢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率.结论:说明花生茎叶水提物与花生茎叶醇提物均含有镇定催眠的有效成分,有镇定催眠的作用.
作者:陆永攀;李欣芮;李越铭;林建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早期锻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接收的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其术后非切口疼痛率及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地减少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有助于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作者:区悦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4月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阻塞性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儿624例,均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观察手术对患儿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见并发症病例;术后1个月时全部病例C3、C4、IgA、IgG、IgM水平均较术前有所下降,sIgA有所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较术前有所上升,CD8+数量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体液免疫指标及细胞免疫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为阻塞性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儿进行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不会降低其免疫功能.
作者:许田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胆结石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4.63±15.25)min,切口长度(3.12±0.52) cm,术中出血量(42.53±12.15)mL,排气时间(10.65±2.11)h,住院时间(4.94±2.64)d,疼痛程度(2.21土0.61)分,并发症发生率8.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老年胆结石术后恢复快,效果好.
作者:陶文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褪黑素治疗伴有睡眠障碍的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IBS伴有睡眠障碍入选标准参照罗马Ⅲ标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IBS患者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0~70岁),进行电子肠镜检查,均在直乙状结肠交界处取活检做褪黑素受体(MR)免疫组化检查,并记录IBS症状积分及睡眠质量指数积分,给予褪黑素3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疗程4周.结果:IBS患者MR表达与IBS症状相关(P=0.02,r=0.345 Pearson相关),褪黑素治疗2周、4周较治疗前IBS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褪黑素治疗2周,睡眠质量无改善(P=0.15),褪黑素治疗4周,睡眠质量改善(P<0.05).结论:IBS患者结肠黏膜MR表达异常,与IBS症状相关,褪黑素治疗IBS症状改善提示褪黑素与IBS发病有关.
作者:陈晓敏;江敏;罗云;施月芳;桂琴;吴跃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居住在广东省鹤山市沙坪镇2011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活动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3组,A组为系统管理治疗组240例,B组为间歇规范治疗组130例,C组为完全不规范治疗组130例.本次研究活动对A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社区卫生治疗与自我管理相互结合的防治方式.对B组患者实施间歇性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社区卫生治疗与自我管理相互结合的防治方式.对C组患者采取完全不规范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社区卫生治疗与自我管理相互结合的防治方式.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判定.结果:本次研究活动经过长时间的跟踪随访,发现A组慢性病控制情况明显优于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组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服务方式不仅操作简单方便,且经济有效.
作者:陈恩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比较甲状腺小切口与常规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常规组(75例)和小切口组(75例),分别采用常规术式和小切口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复发率等.结果: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小切口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术式相比,甲状腺小切口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在减少术中创伤,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屈文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环孢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大理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MDS患者60例,运用抽签法则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环孢素.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应用于MDS获得了更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胡学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消化系统药物联用现状分析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2010年8到2013年5月共抽查6857张门诊处方并整理分析,明确消化系统药物治疗中用药不合理处方以及医嘱,并参阅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分析评价以及总结.结果:抽查分析的处方中,点评统计其中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处方380张,其中消化系统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30张,占全部不合理处方的7.9%.结论:分析不合理用药现状以及原因,提出相应改善措施.医生、药师以及护理人员共同协作改善消化系统药物联用不合理现状,规范消化系统药物情况,有利于提高用药治疗效果.
作者:左来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