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平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危重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Osserman分型,选择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Ⅲ型与Ⅳ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成血浆置换治疗纽、糖皮质激素组与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每组各36例,分别使用血浆置换的治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以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对3种治疗方式治疗后患者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对这3组的无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治疗危重重症肌无力的过程中,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产生较高的疗效,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没有较大的不良反应.
作者:胡华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8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弹性应变进行弹性成像检查,对病灶组织及其周围肝脏组织的SR进行测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取鉴别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的佳诊断界点,以临床诊断或者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良性病灶组弹性分级为A-C级,恶性病灶组弹性分级为C-E级,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可实现对肝脏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的有效鉴别,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琳丽;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2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慢性鼻窦炎治疗,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经鼻外径路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配以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较好,手术后恢复较快,复发率低,是目前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选择.
作者:段金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云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康复速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廖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效果.方法:对83例不同程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愈7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98.79%.结论:应用有效、适宜的护理手段,可提高高压氧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陈庆尧;徐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论述了水蛭在妇科临床中治疗多种疾病的应用概况,并对其毒副作用进行探讨,认为水蛭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沙婕;蔡平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间合并患有子宫肌瘤患者经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期间南涧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12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治疗的剖宫产无子宫肌瘤产妇12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剖宫产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经临床治疗分析,两组产妇治疗期间的出血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娩时发生的出血、宫缩乏力和胎儿窘迫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低体重儿发生率和早产儿的发生率上升.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子宫缩复情况,降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对减少患者后期手术带来的生理和经济上的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也会增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李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ALB、AST以及TBIL生化指标方面,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所具有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马成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患有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患者进行探究,将其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治疗效果,对死亡率和生存率进行观察,计算出高白细胞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变化不大,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评价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伴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4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窦缓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伴室性早搏有明确疗效,能提高心率,防治早搏,改善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田;张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花生茎叶水提物、醇提物对小鼠镇静催眠的作用,并进行初步对比.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7d.观察花生茎叶水提物、醇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和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睡眠动物数和睡眠时间的影响,以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结果:花生茎叶水提物(生药60 g/kg)和醇提物(生药60 g/kg)均能减少小鼠走动次数和举双前肢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率.结论:说明花生茎叶水提物与花生茎叶醇提物均含有镇定催眠的有效成分,有镇定催眠的作用.
作者:陆永攀;李欣芮;李越铭;林建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涤痰汤灌肠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江油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肺性脑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涤痰汤灌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汤灌肠配合无创呼吸机应用于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有效提高其治疗有效率,维持其呼吸功能正常,满足其机体所需的氧气,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保证患者意识的清醒,大限度的救治患者.
作者:张文源;吴颂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使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高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3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行血液透析治疗后给予心理、置管、预防感染、氧疗、饮食等专项护理.治疗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肾功能恢复相对于对照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在血液透析的同时,良好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及药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33例慢性咳嗽的病例,综合分析慢性咳嗽的各种常见病因及相关治疗.结果:133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终确定病因的有131例,2例病因未明.造成慢性咳嗽的病因中,以咳嗽变异型哮喘为主要病因,占39.1%,其次分别是鼻后滴漏综合症22.6%、胃食道反流15.8%、慢性咽喉炎13.5%,该四种病因相对其他病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据病因针对性治疗后,有效128例,5例无效,有效率为96.2%.结论:慢性咳嗽的病因较多,其中以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漏综合症、胃食道反流和慢性咽喉炎居多,该四种病因可作为独立病因,简化诊断思路,能快速有效确定病因类型,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德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NEC患儿(观察组)与62例非NEC患儿(对照组),观察并分析可能诱使新生儿出现该种疾病的多种因素,从而明确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NEC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肺炎、败血症、机械通气以及呼吸衰竭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以及发病前服用益生菌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微量喂养的OR值为0.073,非营养性吸吮的OR值为0.231,两者均为NEC的保护因素,而肺炎的OR值为4.031,败血症的OR值为14.597,呼吸衰竭的OR值为18.215,均为NEC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炎、败血症以及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微量喂养以及非营养性吸吮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官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消化系统药物联用现状分析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2010年8到2013年5月共抽查6857张门诊处方并整理分析,明确消化系统药物治疗中用药不合理处方以及医嘱,并参阅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分析评价以及总结.结果:抽查分析的处方中,点评统计其中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处方380张,其中消化系统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30张,占全部不合理处方的7.9%.结论:分析不合理用药现状以及原因,提出相应改善措施.医生、药师以及护理人员共同协作改善消化系统药物联用不合理现状,规范消化系统药物情况,有利于提高用药治疗效果.
作者:左来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采用钢板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术中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且术后的随访患者康复较好,无脱钉、断钉、钢板松动、断板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骨折愈合,是固定此类患者较好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作者:李晓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中,应用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37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方案,观察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评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而言,应用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显著改善了骨折恢复情况,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
作者:毛鸿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早期锻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接收的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其术后非切口疼痛率及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地减少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有助于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作者:区悦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居住在广东省鹤山市沙坪镇2011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活动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3组,A组为系统管理治疗组240例,B组为间歇规范治疗组130例,C组为完全不规范治疗组130例.本次研究活动对A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社区卫生治疗与自我管理相互结合的防治方式.对B组患者实施间歇性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社区卫生治疗与自我管理相互结合的防治方式.对C组患者采取完全不规范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社区卫生治疗与自我管理相互结合的防治方式.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判定.结果:本次研究活动经过长时间的跟踪随访,发现A组慢性病控制情况明显优于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组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服务方式不仅操作简单方便,且经济有效.
作者:陈恩晃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