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马成艳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 酒精性肝病患者,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对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ALB、AST以及TBIL生化指标方面,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所具有的临床效果显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急诊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纽,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使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获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梗死血管再通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较高.结论:在治疗急诊心肌梗死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杨顺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与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其中护理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护理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组所有患者对护理服务均表现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0%.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同时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

    作者:李福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黄帝内经》中的因势利导治则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讲述了在兵法交战中必先争夺主动权的战略思想,即要掌握、顺应事态发展的自然趋势,然后稍加引导推动,同事规避风险,就能取得后的胜利.而自己则付出小的代价,却可以以快的速度,简单的方式获得胜利.《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存成书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因势利导的疗原则在文中运用作为突出.“因势利导”,即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推动引导之意,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顺势思维的具体体现,其根据正邪交争的自然发展状态及趋势,采用适当的方法,扶正祛邪,达到控制疾病或治愈疾病.现将《内经》有关因势利导理论总结整理如下,希冀完善中医治法理论并对临床有所帮助.

    作者:梁伟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的初步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8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弹性应变进行弹性成像检查,对病灶组织及其周围肝脏组织的SR进行测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取鉴别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的佳诊断界点,以临床诊断或者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良性病灶组弹性分级为A-C级,恶性病灶组弹性分级为C-E级,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可实现对肝脏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的有效鉴别,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琳丽;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观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调节,观察并比较患者在通气前后的症状以及各项指标.结果:患者机械通气24 h后以及结束机械通气时的生命体征均明显优于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时,使用机械通气可以获得良好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成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应用体会及效果.方法:从本院外科腹外疝患者中选取64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为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外科腹外疝病人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效果显著.

    作者:易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并研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1年7月-2013年8月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机械通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基础上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消除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情况,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评估及处理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老年病患围术期的安全性评估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贵州水矿集团总医院间治疗口腔颌面肿瘤患者11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手术治疗以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治疗组依照我院相关科室制定方案,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结果.结果: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其伤口暴露时间,减少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或避免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结论:针对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及处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其手术时间并降低并发生的发生情况.

    作者:国秋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襄阳市中医医院收集的2400例血培养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动细菌鉴定以及药敏分析仪鉴定真菌、革兰阳性菌以及药敏试验,后统计、整理并分析血培养中分离出的各种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阳性标本检出191例,阳性检出率为8.0%,其中为常见的是革兰阴性菌,检出92例,占到48.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检出82例,占到42.9%,为少见的是真菌,检出17例,占到8.9%.经药敏试验研究分析,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强,达到100%;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高达100%.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分布范围较广,且耐药性有很大差异,临床医师应重视血培养工作,早期检测血培养分离菌株,分析其耐药性,合理选用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避免并控制耐药菌株产生和增加.

    作者:运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水蛭在妇科中的应用

    论述了水蛭在妇科临床中治疗多种疾病的应用概况,并对其毒副作用进行探讨,认为水蛭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沙婕;蔡平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配方颗粒剂处方调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处方调配的质量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调剂错误的现象.方法:对中药配方颗粒包装上存在的信息进行研究,并从调剂的角度来探讨包装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意见.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在调配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并且配方颗粒的包装、药名的清晰度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要对包装进行改装.结论:要避免中药配方颗粒的厨房调剂出现差错,需要提高药物包装质量与药剂的管理水平,保证药剂不受到任何污染,发挥药剂的作用.

    作者:伍延婷;闫亚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心理及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心理及情绪的影响,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巧家县中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术前1d进行访视,而对照组未进行访视.术后回访3~5d,并对比入院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比值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肢体活动、心率、呼吸及血压比值变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将传统的单一配合变为以患者为主的整体优质护理,在减轻术中患者痛苦及心理焦虑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锡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不同微创手术式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手术式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湛江久和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行阴式子宫肌瘤剥除组,B组40例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组.结果:两组分别采用不同微创手术式剥离子宫肌瘤后,病情均得到改善,其中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都能促进病情改善,但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疗效更为显著,且具备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较轻,较快恢复肠功能,住院时间短,恢复后体表不留疤痕等优点.

    作者:周颖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的60例胆囊疾病的患者(包括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痛苦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康复更快,术后4~6d出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简单,是安全可行的,术后的并发症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如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2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慢性鼻窦炎治疗,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经鼻外径路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配以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较好,手术后恢复较快,复发率低,是目前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选择.

    作者:段金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真武汤治疗肾性尿崩症15例小结

    目的:探讨真武汤治疗肾性尿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0年2月-2014年2月吉安县固江卫生院15例肾性尿崩症患者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1剂/d,水煎取500mL,分两次温服,连用3周.3周1个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随后用该方炼蜜为丸,每丸6g,早上、中午各1丸,连续应用2~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完成了治疗并进行了随访,临床治愈14例,无效1例.结论:真武汤有温暖肾元、化生及布散津液的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罗志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患有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患者进行探究,将其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治疗效果,对死亡率和生存率进行观察,计算出高白细胞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变化不大,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门诊药房调剂儿童合理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儿童的关爱成了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儿童健康问题更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作者根据门诊药房在儿童合理用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确保儿童用药的规范性及合理性.

    作者:孙晓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究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术后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手术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或常规的气管切开术,总结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情况,再对经皮气管切开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特殊护理,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护理应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按照规范的手术程序实施气管切开,经皮气管切开手术与常规气管切开相比,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术式,在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手术的26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而常规术式的手术成功率为69.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皮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较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恢复效果,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在气管切开术中行经皮气管切开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在患者手术前后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恢复效果,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赖品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IF-1α和Bcl-2在牙髓炎中的表达水平研究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正常牙髓和炎症牙髓中的免疫定位,探讨HIF-1α和Bcl-2在牙髓炎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取自临床因阻生或正畸拔除的健康第三磨牙、前磨牙的牙髓,以及确诊存在炎症的第三磨牙牙髓,通过链霉素-过氧化物酶(SP)法对所收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HIF-1α和Bcl-2在炎症牙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在正常牙髓中几乎无表达,而在急性牙髓炎中呈强阳性表达,在慢性牙髓炎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Bcl-2在正常牙髓中呈阳性表达,而在急性牙髓炎中炎细胞浸润区呈强阳性表达,在慢性牙髓炎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结论:HIF-1α和Bcl-2可能在牙髓炎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

    作者:高铭武;李洪伟;彭志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