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目的:探讨花生茎叶水提物、醇提物对小鼠镇静催眠的作用,并进行初步对比.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7d.观察花生茎叶水提物、醇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和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睡眠动物数和睡眠时间的影响,以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结果:花生茎叶水提物(生药60 g/kg)和醇提物(生药60 g/kg)均能减少小鼠走动次数和举双前肢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率.结论:说明花生茎叶水提物与花生茎叶醇提物均含有镇定催眠的有效成分,有镇定催眠的作用.
作者:陆永攀;李欣芮;李越铭;林建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8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弹性应变进行弹性成像检查,对病灶组织及其周围肝脏组织的SR进行测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取鉴别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的佳诊断界点,以临床诊断或者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良性病灶组弹性分级为A-C级,恶性病灶组弹性分级为C-E级,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可实现对肝脏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的有效鉴别,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琳丽;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胎儿畸形孕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2010年1月-2014年4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28例胎儿畸形孕产妇的心理特点,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缓解孕产妇的消极状态.结果:孕产妇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畸形孕产妇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悲观等情绪,加强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重视孕产妇心理特点,针对性疏导工作对缓解孕产妇的不良情绪起到显著促进意义.
作者:李燕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分娩并出现窒息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助产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复苏情况,计算复苏率.在产妇出院前发放自制护理满意调查表,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0例窒息新生儿复苏率为100%,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有28例窒息新生儿成功复苏,有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死亡,复苏率为93.33%,护理总满意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手段相比,助产护理能有效防止新生儿窒息死亡,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并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邓善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真武汤治疗肾性尿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0年2月-2014年2月吉安县固江卫生院15例肾性尿崩症患者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1剂/d,水煎取500mL,分两次温服,连用3周.3周1个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随后用该方炼蜜为丸,每丸6g,早上、中午各1丸,连续应用2~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完成了治疗并进行了随访,临床治愈14例,无效1例.结论:真武汤有温暖肾元、化生及布散津液的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罗志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3年4月武平县医院收治的6例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POEMS综合征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常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肝脾等脏器肿大、内分泌代谢改变、M-蛋白阳性、血液和骨髓象异常以及皮肤改变等症状,临床容易误诊.结论: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多系统损害疾病,临床上应认真分析、检查,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作者:梁昌和;修才英;艾鹏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炎患儿血清中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博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临床确诊为肺炎住院的患儿为肺炎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展开微生物以及微量元素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肺炎组患儿锌、铁、维生素A缺乏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存在显著的缺铁、锌、维生素A的现象,维生素A、锌、铁缺乏与小儿肺炎的发生以及病情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余文友;罗丽雅;张凤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老年病患围术期的安全性评估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贵州水矿集团总医院间治疗口腔颌面肿瘤患者11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手术治疗以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治疗组依照我院相关科室制定方案,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结果.结果: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其伤口暴露时间,减少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或避免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结论:针对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及处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其手术时间并降低并发生的发生情况.
作者:国秋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疗法用于治疗高危因素人群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一2014年3月中山市板芙医院收治的高危因素人群宫内早孕7周内行药物流产后的患者4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流产后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流血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仿生物电疗法用于治疗高危因素人群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治疗,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月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居住在广东省鹤山市沙坪镇2011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活动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3组,A组为系统管理治疗组240例,B组为间歇规范治疗组130例,C组为完全不规范治疗组130例.本次研究活动对A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社区卫生治疗与自我管理相互结合的防治方式.对B组患者实施间歇性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社区卫生治疗与自我管理相互结合的防治方式.对C组患者采取完全不规范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社区卫生治疗与自我管理相互结合的防治方式.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判定.结果:本次研究活动经过长时间的跟踪随访,发现A组慢性病控制情况明显优于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组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服务方式不仅操作简单方便,且经济有效.
作者:陈恩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讲述了在兵法交战中必先争夺主动权的战略思想,即要掌握、顺应事态发展的自然趋势,然后稍加引导推动,同事规避风险,就能取得后的胜利.而自己则付出小的代价,却可以以快的速度,简单的方式获得胜利.《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存成书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因势利导的疗原则在文中运用作为突出.“因势利导”,即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推动引导之意,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顺势思维的具体体现,其根据正邪交争的自然发展状态及趋势,采用适当的方法,扶正祛邪,达到控制疾病或治愈疾病.现将《内经》有关因势利导理论总结整理如下,希冀完善中医治法理论并对临床有所帮助.
作者:梁伟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芒宽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为观察组,临床期间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临床期间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显.
作者:陶自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ALB、AST以及TBIL生化指标方面,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所具有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马成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比较甲状腺小切口与常规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常规组(75例)和小切口组(75例),分别采用常规术式和小切口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复发率等.结果: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小切口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术式相比,甲状腺小切口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在减少术中创伤,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屈文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应用开塞露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大埔县妇幼保健院出生足月新生儿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两组新生儿情况,观察组进行新生儿游泳联合应用开塞露塞肛,对照组进行常规新生儿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第一次胎粪排出时间、胎粪排出量、胎粪变黄时间、黄疸指数变化、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速度、睡眠情况等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游泳联合开塞露可促进婴儿体重发育和增长,缩短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作用.
作者:赖静波;涂运珍;赵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在短小的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应用,选出合适肌松剂量以减少围手术时间,加快手术周转.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手术患儿,随机分为4组.A组以顺式阿曲库铵2倍ED95(0.1 mg/kg)为肌松剂;B组以顺式阿曲库铵2倍ED95(0.1 mg/kg)为肌松剂,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即给予拮抗剂.C组以顺式阿曲库铵1.5倍ED95(0.075 mg/kg)为肌松剂;D组不使用肌松剂,以咪唑安定0.1 mg/kg辅助气管插管.结果:顺式阿曲库铵1.5倍ED95(0.075 mg/kg)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清醒、拔管均优于其余3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倍ED95顺式阿曲库铵诱导平稳,苏醒及自主呼吸恢复迅速,能够早期拔管,适于短小手术对快速周转的要求.
作者:邢大军;姚翠翠;马星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患有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患者进行探究,将其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治疗效果,对死亡率和生存率进行观察,计算出高白细胞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变化不大,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儿童的关爱成了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儿童健康问题更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作者根据门诊药房在儿童合理用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确保儿童用药的规范性及合理性.
作者:孙晓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4年11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艾滋病患者584例[均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并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中并发弓形虫脑病的患者42例,使用阿奇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或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均明显改善,病灶缩小明显,好转出院,剩余4例患者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的确诊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出现误诊,需要医务人员进行全面诊断,并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与辅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自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间合并患有子宫肌瘤患者经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期间南涧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12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治疗的剖宫产无子宫肌瘤产妇12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剖宫产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经临床治疗分析,两组产妇治疗期间的出血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娩时发生的出血、宫缩乏力和胎儿窘迫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低体重儿发生率和早产儿的发生率上升.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子宫缩复情况,降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对减少患者后期手术带来的生理和经济上的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也会增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李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