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对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任杰;李凌雪

关键词:匹多莫德, 小儿,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重钢总医院收治的64例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展开比较分析,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2例,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干湿啰音消失时间为(2.84±0.31)d、咳嗽消失时间为(4.44±0.08)d,同对照组的75.00%、(4.81±1.31)d和(6.56±0.16)d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临床上匹多莫德效果较为理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治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外科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的方式及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龙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外科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经外科手术治疗,痊愈患者80例,痊愈率为90.9%,死亡患者1例,死亡率为1.1%.结论: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病情发展比较快,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恶化,增加病死率.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可采用简单的手术方式,待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在进行彻底的手术.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徐茂国;程家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心脏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蒋淑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期望的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期望的现状.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德庆县高良镇卫生院住院1-3d的患者,以及工作时间在1年以上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3方人群对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期望现状.结果:不同观察对象对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期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各个医疗单位有必要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训,以增强其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李树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不同剂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瑞芬太尼不同剂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样分析2013年4月-2014年5月重庆江津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需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分别按照瑞芬太尼输注剂量大小划分为两组.甲组120例输注小剂量(0.2 μg·kg-1·min-1)瑞芬太尼,乙组120例输注大剂量(0.4μ.g·kg-1·min-1)瑞芬太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用药3min后,乙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采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血液动力学所产生的影响较小,安全高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吴廷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型血清学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血型血清学诊断78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惠儿资料,系统阐明溶血三项试验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78例患儿资料,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鉴定患儿ABO、Rh血型及溶血三项试验,并对疑似ABO以外新生儿溶血病用母亲血筛查不规则抗体.结果:在78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中,共有52例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总阳性率约为66.67%,其中新生儿ABO溶血49例,,所占比例为94.23%,新生儿RH (D)溶血3例,所占比例为5.77%.O-A型26例(50%),O-B型23例(44.23%).经数据分析,O-A型与O-B型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32.69% (17/52),血清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59.62% (31/52),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94.23% (49/52).血液采集时间为0~6 d和超过6d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2.06%和30.00%.两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液采集时间为0~6d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采集时间超过6d组.结论: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并采用溶血3项检测对有效诊断新生儿溶血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隐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思密达灌肠方案实施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口服锌制剂与思密达保留灌肠方案联合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排便情况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口服锌制剂与思密达保留灌肠方案联合对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洪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小切口甲状腺切除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甲状腺瘤患者,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16±9.52) min,切口长度为(5.28±1.14)cm,术中出血量为(41.16±10.05)mL,住院时间为(5.21±0.37)d与对照组患者的(66.86±11.32)min、(6.84±1.21)cm、(75.54±16.21)mL和(8.86±0.5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效果良好.

    作者:李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体会,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宣恩县民族医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38例进行研究,对本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过我院观察和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有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抗生素对症治疗之后症状消失,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具有病情变化快、复杂等特点,通过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对抢救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覃金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二陈汤加减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二陈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用药后中耳炎病情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高金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影响鼻窦炎829例内窥镜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829例影响鼻窦炎内窥镜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所医治鼻窦炎患者82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影响内窥镜术后疗效相关因素.结果:临床结果显示,829例患者均经内窥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1%(730例);且借助综合评判法得出:术后是否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是影响鼻窦炎患者临床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要想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需按时检查内窥镜,从而在确保消除鼻腔水肿、肉芽的同时,为快速痊愈奠定基础.

    作者:许田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 1年5月-2013年6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0例,按临床治疗意愿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肺结核闭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肠胃反应、尿酸升高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吸收性强.

    作者:周鸿雁;余向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大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78例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2.3%.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方便,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朱映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前列腺电切汽化术后期排尿困难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分析

    目的:对前列腺电切汽化术后期排尿困难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丰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前列腺电切汽化术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临床研究.结果:本组96例患者中术后排尿困难者32例,其中尿道狭窄10例、膀胱功能异常以及逼尿肌无力7例、腺体组织残留6例、膀胱挛缩3例、尿道水肿和感染各2例、碎组织条和血块堵塞各1例.经相应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造成前列腺电切汽化术后期排尿困难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引起重视,严格执行手术操作,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与ECT心肌影像学资料分析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与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ECT)心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确诊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存在慢性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或者是左前支传导阻滞征象的患者定义为观察组,无上述症状者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展开心电图、ECT心肌显像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不稳定心绞痛发病率、心功能≥Ⅲ级的人数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ECT心肌显像进行检查的临床意义显著,可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估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作者:陈桐生;李丽;陈瑞娥;梁永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脱离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术应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应用在脱离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钢总医院收治的80例行脱离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对照组应用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湿化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湿化不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离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术应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廷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刍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广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进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法进行治疗,在术前3d、术后2d、术后28 d给予患者常规平扫与磁共振加权成像,比较在不同b值情况下平均ADC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b值为50、400、1000 s/mm2时,肝癌病灶介入治疗前后平均A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放疗前后平均AD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介入治疗前后平均AD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肿瘤体积小于治疗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恩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BCG治疗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研究进展

    膀胱尿路上皮癌占膀胱癌总数的90%以上,其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NMIBC)和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MIBC).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并在术后采用膀胱灌注治疗以防复发.卡介苗(Mycobacterium bovis BCG)是由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通常作为膀胱内灌注的药剂并在非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灌注BCG虽然能够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率,但由于其大剂量的使用和较强的副作用等原因经常造成治疗的失效.本文将重点针对BCG的临床应用、作用机理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做一综述,特别探讨了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来对BCG进行重组改造,以获得高效、低毒副作用的重组BCG(rBCG),并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邓婉鑫;黄卫人;邵志会;王金;赵国屏;蔡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俯卧位通气对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文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由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俯卧住通气方法,对照组采用仰卧位通气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血酸碱度(pH值)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俯卧位患者氧合指数及动脉血气明显改善(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显著改善呼吸衰竭患者氧合状况,在实施过程中,要安全有效地转换病人的体位,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严密监护,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才能确保俯卧位通气的有效实施.

    作者:李廷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与体会

    目的:研究应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方式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重庆市重钢总医院诊治的产后尿潴留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条件反射诱导排尿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方式对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江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手术治疗的1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枢椎骨折4例,其中1例为陈旧性骨折,其他13例为下颈椎骨折脱位,6例伴有小关节突交锁及后柱骨折,1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结果:经1~20个月随访,术后颈椎骨折复位及骨愈合良好,未发生内固定钉棒松动、断离等不良并发症,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1例患者在手术操作显露时发生静脉丛出血,经处置后血止,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实现三柱固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同时可进行椎管减压及植骨,在治疗颈椎骨折及脱位损伤有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