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慧
目的:探讨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加味牵正散组),对照组(西药组),每组45例.疗程4周,4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7%.加味牵正散疗法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疗法(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2.2%明显好于对照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瘫,临床上获得较好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疗法,且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施楚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休克患者实施不同麻醉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5月-2013年6月普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现状给予不同程度麻醉处理方式,20例患者给予气管插管静吸性麻醉;15例患者给予气管中静脉麻醉;10例患者给予全静脉性全麻;7例患者给予安氟醚、二氧化氮等吸入麻醉;5例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其余3例患者为神经阻滞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处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给予相应麻醉处理后,57例患者临床表现较为正常,2例患者由于出血量过多抢救无效,终死亡;1例患者由于脏器功能损伤死亡;手术过程中未出现由于麻醉处理不当死亡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正常患者明显高于死亡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患者手术实施后相关指标上,与手术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休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有效的麻醉方法,还要采取相应有效的辅助手术措施,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提升休克患者存活率,因此对于休克患者来说,对症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王亚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妇产科无痛人流术中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万州区中医院行无痛人流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应用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麻醉,余下41例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情况.结果:两组病例的麻醉起效、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人流术的病例实施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麻醉,能够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并减少丙泊酚应用量.结论:对行人流术的病例实施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麻醉,能够减少丙泊酚应用量.
作者:吴继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疼痛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疼痛科住院的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8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及心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SAS评分为(40.4±4.5)分,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5.3±5.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疼痛科患者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疼痛,稳定患者情绪.
作者:吴华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直是当前护理工作中的热点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儿科的护理工作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相关护理经验,分析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对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熊梦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与其他治疗方式之间的对比.方法:根据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3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收治的188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4例,实验组通过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环丙沙星或头孢噻肟单方治疗,其他收敛、利尿、保肝等方式采用无差别对症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29%,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P<0.05),实验组死亡12人,对照组死亡27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较环丙沙星或头孢噻肟单方治疗更具有优势.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分析二甲双胍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庆油田总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疗程4周,以餐后7个时间点血糖值、游离脂肪酸为检测指标.结果:疗后两组各时间点血糖值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和二甲双胍均有一定控制血糖的作用,且前者效果更佳.
作者:高惠娟;刘燚;刁迎斌;刘海彤;杜媛媛;袁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对存在阴道炎的妊娠期患者早期治疗炎症对胎膜早破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阴道炎妊娠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对阴道炎不积极治疗,观察组在检查出阴道炎后加强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阴道炎类型差异及发生胎膜早破比例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阴道炎症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发生率上,对照组为18.60%,观察组为4.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间诊断出阴道炎需积极治疗,控制炎症,降低胎膜旱破率.
作者:马钰;陈添翠;熊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于口腔溃疡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予以对比.方法选取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卫生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用锡类散,设为对照组(36例),一组用思密达,设为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明显低于观察组9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愈合时间、年复发率与发作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采用思密达联合维生素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锡类散,可加快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与复发次数.
作者:陈淑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接收全喉切除术患者100例,按临床意愿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常规组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临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全喉切除术患者临床综合性护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意义重大.
作者:刘梅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唇腭裂修复术中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和控制呼吸两种麻醉方式的优势和劣势.方法:选取2012牟12月1日-2014年5月1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唇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诱导,七氟醚吸入麻醉,全程采用控制呼吸.实验组采用七氟醚诱导并维持,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结果:术中患者的各项体征参数表现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清醒和并发症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采用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麻醉,患者清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赖伟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小水囊联合山莨菪碱缩宫素在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卫生院引产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十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小水囊联合山莨菪碱缩宫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宫颈成熟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引产后2h阴道流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引产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42.0% (P<0.05).结论:超小水囊联合山莨菪碱缩宫素引产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引产方法,引产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引产.
作者:梁雅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有效性.方法:以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双颌前突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支抗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后者采用传统强支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唇倾角、下中切牙唇倾角、上中下切牙长轴交角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中切牙唇倾角、下中切牙唇倾角、上中下切牙长轴交角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上中切牙唇倾角等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未出现矫治器松动、脱落、口腔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安全有效.
作者:罗泽龙;陈名幸;陈文炬;罗剑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低位结肠癌患者行肠道造瘘口术的效果与术后系统护理对提升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方法:资料选自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低位结肠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及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肠道造瘘口术及系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 (P< 0.05);且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位结肠癌患者行肠道造瘘口术,并在手术实施系统护理,能进一步提高低位结肠癌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罗雪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东莞仁康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评价药物疗效,并比较两组的相关血液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关血液检查指标均有所减小,但观察组各血液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8.5%明显大于对照组7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并且,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避免患者出现脑部血栓.
作者:杞锦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临床诱因与防治策略.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怀集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诊治的258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129例.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研究对象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并发症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并发症方面存在着绝对性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需要临床医师深入研究后制定出综合性防治策略,从源头上控制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苏华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34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且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其中67例患者予以阿昔洛韦静脉滴注,作为对照组;67例患者予以更昔洛韦静脉滴注,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与观察组的97.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疼痛减轻、止疱、止痛时间还是结痂、皮损痊愈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更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安全可行.
作者:丘新凤;黄树现;张能云;黄惠芬;谭桥枝;何以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8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创伤较小,维持患者脊柱原本的解剖结构,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董应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乙状结肠镜在大肠癌普查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东莞市康华医院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于确诊433人次结肠癌患者的病理学数据进行归纳.结果:对以上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发现乙状结肠镜普查中得到的相关数据的规律.结论:乙状结肠镜对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的尽早发现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四肢创伤的骨科手术中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四川省会东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患者在四肢创伤的骨科手术中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结果:Pilion骨折15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4例,肱骨干骨骨折16例,胫骨多段骨折12例,桡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13例,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平均优良率为91.4%,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对修复患处和骨支架的固定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创口小等特点.
作者:余永志 刊期: 2015年第08期